天天看點

綠會法律部主任張娜:我為無聲者代言

作者:中國綠發會

視訊加載中...

2021年10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第一階段會議在我國昆明舉辦。我國是最早簽署和準許《生物多樣性公約》的締約方之一,近年來持續改善生态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本期樂天行動派邀請的公益人是在生态環境保護領域耕耘了6年的張娜女士。作為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法律部主任,她以法律為武器,與違規污染企業鬥智鬥勇,為生物多樣性、也為人與自然的和諧而奮鬥。五小葉槭,是我國四川特有的植物物種,它造型獨特,細長的葉片由中心散開5片,到了秋季,葉子會從綠色過渡到金黃色和火紅色,三種顔色相映成趣,是以它被譽為世界上最具觀賞價值的兩種槭樹之一。目前該物種已屬于極危物種。

綠會法律部主任張娜:我為無聲者代言

五小葉槭圖檔來源:成都市植物園公衆号

2015年,一項水電站的建設項目,讓五小葉槭的栖息地面臨滅頂之災。五小葉槭無法為自己言說,但幸運的是,它的困境被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中國綠發會”)發現。張娜和她的環境公益訴訟團隊立刻展開調研、請教專家,提起環境公益訴訟,要求涉事公司不因水電開發計劃的實施而破壞五小葉槭的生存。從立案到開庭耗時近4年,如今,法院判決涉事公司應将五小葉槭的生存環境納入考量,審批通過才能繼續開展修建水電站的工作。這個案件是全國首例針對珍稀野生植物的預防性公益訴訟,對如何平衡生态與經濟效益的沖突具有标志性意義。在中國綠發會從事環境公益訴訟6年來,張娜處理過大大小小百餘起公益訴訟案件,為大氣、土壤、河流、草原、沙漠、不可移動文物、瀕危動植物呐喊。2015年底,一大型礦業公司在貴州省一村莊附近違規開采,導緻村民住房安全問題嚴峻,張娜及其團隊實地調研,對涉事公司提起訴訟,這是全國首例因采礦造成地質塌陷的環境公益訴訟。

綠會法律部主任張娜:我為無聲者代言

村民住房牆體開裂圖檔來源:新京報

2016年,以秦皇島一玻璃廠為被告的大氣排污超标公益訴訟勝訴,對京津冀霧霾治理具有重要意義。2017年,騰格裡沙漠污染事件終于有了審判結果,重罰相關企業用于修複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這一案件被人民法院報編輯部評選為2017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民事行政案件之一,中國綠發會也是以案被授予“2015年cctv年度法治人物”稱号,這些都是環境公益訴訟的魅力所在。

綠會法律部主任張娜:我為無聲者代言

騰格裡沙漠暗藏的排污管圖檔來源:新京報

這些訴訟案是張娜打的一場場漂亮仗,但她的環境公益訴訟之路并非平坦。她受過誘惑,也受到過威脅,甚至被曝光過個人資訊。她要交鋒的,是與當地相關部門關系盤根錯節的種種大型企業。幾年前,她辦理的一起環境公益訴訟案件中,被告企業存在大氣排放超标等問題。當她去企業考察時,她在自己的包裡發現了塞滿好幾個信封的現金,還有一部手機。她沒有觸碰這些誘惑,第二天将這些原封不動地交給了企業人員。對大型企業的環境公益訴訟是一場場道阻且長的曆練,需要堅守原則的決心、孤軍奮戰的意志,還要超出常人的心理承受力。6年來,她發表了數篇關于環境保護與法律的期刊文章,辦理過的兩個案件成為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案例,“五小葉槭案”被人民日報海外版和彭博社報道,央視節目《法治天下》還對她進行了專訪。“做環境公益訴訟最需要什麼?自信、勇氣。在困難中前行無非就是一份熱忱。永遠記得大學讀法律時,老師說過的,要做法治之光。”張娜說。

小編寄語:是什麼讓張娜選擇了環境公益訴訟這條路?如何跨越重重障礙為無聲者代言?如何看待生态保護和經濟效益的沖突?我們能為環境保護做些什麼?帶着這些問題,小編與你一起走進綠會法律部主任張娜的環境公益訴訟之路本期嘉賓:張娜-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法律部主任機構介紹: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是經國務院準許成立、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民政部登記注冊的國家一級學會、全國性公益公募基金會,也是2016年9月1日《慈善法》實施以來,全國首批認定公募資格的16家慈善組織之一,簡稱中國綠發會、綠會。10月29日中午12點樂天行動派午餐分享會讓我們來聽聽張娜的環境公益訴訟故事

綠會法律部主任張娜:我為無聲者代言

文章轉自: 公益網校poa

原文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4jxtqsymmbzd96d8dwckrg

#公益訴訟##法律##公益##野生動物##野生植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