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比專注更可怕的武器了。
就像馬克吐溫所說的那樣,隻要傾其所有在某一項事業上,就一定會做出使自己感到吃驚的成就。
成立于2002年的北京緻遠互聯軟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緻遠互聯),應該可以作為以上觀點的例證。十五年來隻專注于協同管理軟體領域的這家公司,至今已連續十二年保持了在該市場的占有率第一。
很多人可能會以為協同管理軟體市場風平浪靜,少有紛争。實際上恰恰相反,由于錯誤地認為這一領域門檻不高,不斷有規模不等的公司殺入進來,各種短兵相接在市場上輪番上演,是以緻遠互聯能夠在這種環境中保持十二“連莊”,實屬難得。
在日前的一場小規模媒體沙龍上,我與緻遠互聯公司部分管理人員進行了交流。通過這次的交流,我希望能看清協同管理軟體在新時代的價值及未來走向,并試圖挖掘出除了專注以外,緻遠互聯還有哪些不傳之秘。
協同管理的五大新趨勢
緻遠互聯執行總裁向奇漢的發言,是當天所有人最關心的内容。作為國内管理軟體領域的權威專家,從宏大的erp視角華麗轉身協同管理的垂直領域,向奇漢有何新的感悟呢?
從3月20日上任到如今不過兩個多月的樣子,向奇漢已經走訪了很多客戶。在他看來,協同是财務和erp普及過後的又一波新趨勢,即将邁入新的發展階段,企業的重心也将轉移到協同上來。
從理論上講,企業惟有激活所有的員工,企業的效力才能夠發揮到最大。然而此前,無論是erp還是說财務,能夠接觸到的人員畢竟有限。
協同則不同。從問世的第一天起,協同的目的和方向就是為全員服務,打破組織的邊界,以員工為核心建構一個共同的價值共享系統,并為個體實作價值創造機會和條件。
向奇漢講述了對協同管理的觀察和思考。他認為,門戶正在成為目前的發展趨勢之一,使用者希望協同将過去的很多資訊化進行整合,尤其是一些集團企業和中大型企業。
在向奇漢看來,以上企業往往已曆經了erp普及階段,擁有很多核心的業務系統,但是各種系統大都是分散的,企業就需要通過協同将所有連帶的業務系統做成門戶,同時基于業務系統跟協同做工作和業務的整合。
在這種情況下,協同能夠基于網際網路的架構,将此前在erp等核心業務系統當中的的剛性流程,演化成為打破組織邊界的扁平化和高效的管理模式。
第二個發展趨勢就是工作協同和業務協同,其意義更多的在于“以人為中心”的協同管理思想精髓,緻遠互聯也由此提出并建構起的新商業方法論與生态體系——協同五環,即“工作協同-業務協同-內建協同-産業鍊協同-社會化協同”,對業務系統和協同系統進行了充分的內建。
在目前的協同發展中,移動化同樣是不能被忽視的一大趨勢。大中型企業的此類需求更是發展迅速,他們把移動化作為平台,将此前企業分散的各種app,譬如移動門戶、單點登入、消息打通等應用,進行了高效的整合。
無邊界的商業模式,使得生态化也成為協同發展的新趨勢。協同并不隻是發生在企業内部,很多時候外部的協同需求可能會更多,從産業生态和産業鍊的角度幫助企業進行協同工作與業務處理。
人工智能是當今的潮流,這也是協同的發展趨勢。從現在的各種協同管理工作場景來看,智能化有着充分的發揮餘地,它不隻提升每個個體,也讓組織變得更加智能化。
向奇漢總結的緻遠互聯的協同五大趨勢,顯示出緻遠互聯對協同管理軟體的深刻洞察,該公司有能力幫助客戶駕馭目前不确定的社會環境和市場環境,實作管理更新。
從理念到模式的全面契合
當天活動的主角是緻遠互聯最新的v5協同管理平台,這是緻遠互聯集十五年協同管理專業積澱,對網際網路新興技術的創新應用實踐,能夠為企業提供全面的協同管理及服務。
緻遠互聯v5事業部副總經理曾靜良表示,目前市場變化的速度、頻率和程度,已經遠遠超出了任何一個時代。在這種情況下,組織就需要不斷變化,進行管理更新、協作更新和服務更新,進而帶給客戶更好的應用感受。
對于緻遠互聯來說,面對時代的不确定性,緻遠互聯必須通過移動化、智能化、定制分享化、泛組織協作等,幫助組織的更新和成長與時代同步。
以移動m3為例,這是緻遠互聯為組織打造的移動工作平台,該産品具有平台化、業務化、全員化的特點,實作了基于業務內建的移動門戶。補充一句,由于道德經中的一句“三生萬物”,緻遠互聯将版本号從m1直接更新到m3,顯示出對該産品的極高期待。
移動m3的強大主要展現在:
實作統一登入、統一消息、統一待辦、統一組織、統一搜尋、統一應用、統一報表,讓移動成為組織管理的新入口;
提供強大的移動開發平台,支援企業進行複雜應用的定制和擴充;
實作移動全場景的業務應用,滿足企業内的管理者、外勤人員、普通員工,以及産業生态鍊上外部協作者的不同應用場景需求;
包括賬号及組織內建引擎、消息內建引擎、待辦內建引擎、業務應用內建引擎、業務流程內建引擎等在的五大核心內建引擎,組成一個統一移動內建平台,并提供統一的可生長的應用中心。
曾靜良表示,從技術平台到大資料,從組織管理到業務管理,以及跨系統的業務整合,v5協同管理平台提供統一的平台,讓企業實作管理方式和管理工具的更新。
緻遠互聯推出了移動智能辦公助手——“小緻”機器人,可實作協同應用場景下的人機對話,實作以人為中心的智能連接配接,審批與執行智能連接配接,并能夠記錄在工作當中的行為,智能化地分析和推送,讓管理更加智能。
伴随着大規模協作的新型商業模式的出現,傳統的組織邊界随之被打破,以跨界化、扁平化、虛拟化、高效率為代表的組織管理模式已經成為當今協同管理的主流。
從産品理念到産品模式,緻遠v5協同管理平台完全契合當今企業所需,并能達到資源使用率的最大化,這也就難怪它得到越來越多大中型企業的青睐。
效率來自協同而非分工
目前,緻遠互聯在全國設有35個分支機構,擁有1300多名員工,每天有近5萬家政府機構及企業使用者、超過500萬的終端使用者,在使用緻遠協同管理軟體産品與服務。
據向奇漢介紹,緻遠互聯每年會新增數千家大中型企業客戶,其中的70%會采用緻遠的業務生成器搭建公司業務,實作大規模的個性化服務。需要指出的是,非專業的業務和it人員也可以定制業務,而這是市場上其他很多同類産品難以做到的。
個性化的功能正在創造一個新的時代,緻遠互聯進階副總裁楊祉雄表示。此前多年,在談及企業級管理軟體時,人們的話題主要圍繞着标準化,譬如erp。不過從目前來看,企業已經不滿足于标準化,很多市場上的産品并不能完全滿足于他們的需求,緻遠互聯希望通過v5協同管理平台建立符合網際網路+的新業務模式。
緻遠v5協同管理平台的另一大特色在于,它是在底層與企業及應用進行內建,不會破壞原先的系統,但是可以将系統價值發揮到更大。譬如在erp的業務整合方面,緻遠互聯提供了nc、eas、sap等市面主流産品的标準內建插件;此外在接口元件、內建工具、配置平台等方面都做了充分的。
緻遠互聯的優勢不隻是多年來的積澱,由于協同管理屬于輕型應用,是以無論是緻遠互聯自身的轉型,抑或是幫助客戶進行轉型,都會更高效一些。
所謂轉型,在目前的表現形式主要是雲化,協同管理軟體也不例外。緻遠v5協同管理平台支援私有雲,也支援使用者在雲上租用,完全取決于使用者自身的需求。據介紹,該平台還有一個公有雲的版本,已在多個行業多家使用者中廣泛使用。
協同是一類很有意思的産品,向奇漢表示。團隊越小,合作的瓶頸會越來越高,盡管分工非常明确,但是協同管理帶來的收益不會非常明顯。反倒是那些規模巨大的企業,在采用了緻遠v5協同管理平台之後,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企業的成本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正如同陳春花教授在《激活組織》一書中指出的那樣,“效率來自協同而非分工”。企業需要從管理運作的邏輯、協作體系等方面做出根本性的改變,轉換企業的管理功能,從管控轉向賦能——而這也正是緻遠v5協同管理平台的初衷和使命。
緻遠互聯堅持“以使用者為中心”,通過應用系統的深入整合,帶動業務與管理走向更新,幫助組織進入生态協同的發展階段,讓業務協作成為組織的中樞,與偉大的時代同行。
面對協同管理的大時代,緻遠互聯堅信:工作因協同更美好,組織因協同更高效,商業因協同更文明,世界因協同更精彩!
“因協同,而緻遠!”
擲地有聲。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