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濟南推動大資料産業發展 居民生活将有新變化

16日,濟南召開市委、市政府例行新聞釋出會,通報《濟南市數創公社2020發展行動計劃》,這是濟南首個針對大資料出台的指導性檔案。該計劃将對于濟南打造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實作“變道換向”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今年,濟南将重點推進醫療健康、治霾、治堵方面的大資料工作。

“數創公社”是濟南大資料産業的一個品牌,是在2016年6月創造性提出的概念,其中,“數”就是大資料,“創”就是創新創業,“公社”就是社會各方共同參與的自組織系統,形成自動力機制。今年濟南印發了十大千億産業振興計劃,把大資料與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列為濟南市十大千億産業首位,足以見得濟南對于大資料産業的重視。

未來一段時間,濟南大資料産業将如何發展?對此,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劉勤表示,濟南會立足本市大資料發展資源基礎優勢,以應用需求為導向,以推進公共資料資源開放共享為突破口,打造大資料發展基礎平台,加快推進大資料企業集聚和資料彙聚交易,引導大資料技術對傳統産業和新興産業的滲透融合,培育新模式新業态,将大資料技術率先在社會和民生關切的重點領域創新應用,建立全國一流、世界知名的大資料綜合試驗區,實作濟南經濟社會轉型提升和跨越發展。

按照這一思路,濟南也為自己明确了在全國的大資料産業中的定位。“濟南将建成全國領先的大資料應用示範城市、建成京滬黃金弧線上的大資料橋接中樞、建成黃河資料帶上的大資料創新龍頭。”劉勤說。

同時,濟南還提出了“一圈、兩網、兩帶、四核”的大資料發展戰略格局。“一圈”即一小時大資料産業圈;“兩網”即人才網和資訊網;“兩帶”即京滬黃金弧線資料帶和黃河資料帶;“四核”指以齊魯軟體園為軸心的研發核、以創新谷、漢峪金谷為載體的創新核、以智能裝備城、國際物流園、中歐制造園為載體的産業核、以黃河資料帶戰略研究院為主體的戰略核。

有了這些作為支撐,濟南的發展目标已經明确,未來幾年的發展路徑清晰可見。2017年,實作戰略突破。具體來看,濟南要積極謀劃将黃河資料帶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成立大資料交流平台,初步形成大資料發展政策環境和标準規範,基本形成大資料産業生态體系,設立5億元的重大創新平台專項經費。

2018—2019年,則是實作應用突破的兩年。“濟南要成為全國一流的大資料應用服務示範基地,資料交易平台和雲服務平台基本建成;在治霾、治堵等政府治理領域和民生應用領域取得突破,産業應用體系和政府治理應用體系初步建立;湧現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資料平台與品牌企業。”

2020年,實作轉型引領。大資料産業成為全市國民經濟新興支柱産業,培育出10家超十億級、3-5家超百億級的全國知名大資料龍頭企業,實作産業規模1000億元,帶動相關産業新增銷售收入超過3000億元。

原标題:濟南推動大資料産業發展 居民生活将有新變化

大資料助濟南“引風吹霾”

5月,74個城市空氣品質相對較差的後10位城市中,已經不見濟南的蹤影。濟南的空氣品質與前幾年相比已經有了不小的進步,大資料将幫助濟南在治霾方面更進一步,濟南将建立大資料治霾綜合管理體系,實作源頭防控和精準治霾。

濟南将建立空氣污染資料庫,實作空氣污染溯源防控功能。“在霧霾形成期,追蹤霧霾蹤迹,釋出霧霾警報,采取應急措施,減少空氣品質進一步惡化。”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劉勤表示,濟南還将建設溫室氣體排放資料平台,編制溫室氣體排放清單,推動重點用能機關開展節能量交易,建設碳排放交易市場。建立“四源”監管機制,實作精準治霾。實作氣象資料、車輛尾氣排放資料、工業廢氣排放資料、城市生活污染源資料統一監控治理。

濟南四季主導風向明顯,受地形作用,在市區近地面形成了三條較為明顯的通風廊道。城市通風廊道利用風的流體特性,把市郊新鮮潔淨的空氣導入城市,市區内的原空氣與新鮮空氣經濕熱混合後,在風壓的作用下導出市區,進而使城市大氣循環良性運轉。在大資料的幫助下,濟南将結合城市風廊特征,從城市規劃、綠地建設、工業源空間布局等方面合理規劃通過走廊,實作“引風吹霾”。

劉勤表示,濟南還将對導緻道路揚塵的重型卡車、尾氣超标車輛進行精準定位監管,建立全市統一的施工監管和揚塵監測平台,對生活污染源按小區或農田為機關設立監測點,采集城市露天燒烤、稭稈違規露天焚燒資料,對違規污染點實施監控和預警。建立霧霾區域關聯防治系統,與周邊城市建立空氣污染資料共享庫統一平台,實作聯合執法。

發現污染大氣的情況怎麼辦?“濟南将會打造移動端實時采集系統,實作公衆随時随地能通過拍照、錄像等方式将資料上傳到濟南市空氣污染資料庫中。”劉勤說。

私家車可配抓拍儀舉報違章

很多人在出門時,都習慣通過手機查詢實時路況,避開擁堵路段。今後在濟南,還可以預測到半小時之後的路況,幫助人們更合理的規劃出行路線。為此,濟南将計程車、公共汽車、私家車等車輛運作資料彙聚到統一資料管理平台,與知名智慧交通企業聯合對資料進行挖掘分析,實作對道路未來半小時内流量、卡口資訊的預測,為道路車輛提供出行線路誘導。

“濟南還将對全市交通信号燈實行聯網聯控,動态調整各路口停留時間。”劉勤說。此外,濟南将利用大資料對道路擁堵成因進行溯源,為舊城更新、新城建設及重點擁堵路口改造提供科學依據。

在停車方面,濟南将整合停車場車位資源,将主要停車場的空餘車位資訊上傳到交通大資料管理平台,形成動态停車地圖,并通過車聯網将附近停車資源推送給車主,提供道路誘導入庫。在停車場内推進智能改造,推行自動泊車和精準定位,采取不停車支付等快捷支付功能,實作停車場出入口管理的無人值守。

道路違章也是造成擁堵的一大原因,現有違章主要通過抓拍裝置來發現,今後,濟南将建立全民違章資料采集機制,與社會資本合作,為市民私家車配置違章抓拍舉報儀,在市民手機端中普及違章拍照上傳插件。

濟南還将探索大資料應用下擁堵治理新模式,支援第三方的資料開發利用,為政府決策和提供市民定制化服務提供依據。

網上能預約買藥繳費

大資料和醫療健康碰撞,将帶來哪些變化?濟南将探索健康醫療服務新模式,利用移動網際網路為居民提供線上預約診療、劃價交費、藥品配送等便捷服務。“同時還能利用大資料開展疾病監測,預防控制傳染病、慢性病、流行病等重大疫情。”開發大資料應用,做好健康監測與疫情預警、群眾患病及就診需求分析、數字醫院等,打造“智慧健康”。

濟南還将基本完成公立醫院電子病曆建設,完善市級人口健康資訊平台建設,推進山東省大資料試點暨健康醫療大資料中心與産業園項目申報。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