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濟南發力大資料和智慧城市 大資料時代的濟南智慧

人類文明的每個階段都有一張最具代表性的标簽。大資料,或許是最有希望成為時代标簽的候選者。大資料是一類資料,是一項技術,更是一門産業。大資料技術的底層性使它極易與其他行業、技術嫁接,進而形成閱聽人廣泛、影響深遠的産業革命。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大資料産業發展,打造濟南資料科學中心,争創國家級大資料綜合試驗示範區和國家新型智慧城市試點。這一表态再次釋放了濟南發力大資料的前行信号。

大資料的大使命:濟南經濟增長新動力

前行、前行、再前行,這個春天濟南向大資料連續發出信号。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資料是産業轉型發展的重要内容,肩負為經濟增長打造新動力的期待。

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将大資料定義為濟南最有條件、最具優勢、最有前景的兩大領域之一,提出要注意轉換創新路徑,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趨勢,積極謀求颠覆性創新,加快“數創公社”建設,努力搶占發展先機、形成規模優勢,實作“彎道超車”和“變道換向”并存。

3月23日,濟南市出台《關于貫徹魯政辦發〔2016〕50号檔案運用大資料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的實施意見》,提出要按照省政府部署将我市打造成全國重要的社會化、創新型大資料中心,培育壯大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浪潮雲計算中心等綜合性資料公共服務平台。

2016年3月和6月,濟南市政府還曾分别印發《濟南市“網際網路+”行動計劃(2016-2018年)的通知》、《關于進一步促進電子資訊産業發展的意見》,提出建構電子資訊産業體系和生态環境的具體要求。

所有行進的軌迹都指向了大資料。

大資料的大智慧:大資料讓城市更美好

4月9日上午,市人大代表、中國聯通濟南市分公司總經理王學成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看到了“大資料”一詞,感覺格外親切。

就在不久前,聯通公司剛剛與濟南市人民政府簽署了一份“網際網路+”戰略合作協定。雙方約定圍繞四大主題展開全面戰略合作,這四大主題分别是産業轉型更新、資訊惠民工程、智慧政務平台和探索物聯網建設。

王學成表示,作為濟南市資訊化建設的主力軍,聯通公司正在不同程度上參與濟南的大資料産業和智慧城市建設。他們憑借過硬的網絡設施基礎和豐富的資訊化建設經驗,在大資料領域為泉城濟南各行各業實作創新轉型發展提供參考模式和技術保障。“我從報告提出的大資料産業發展中不僅看到了我們的現在,也看到了我們與這座城市關系更為緊密的未來。這個未來雖然是未知的,卻也是讓人心潮澎湃的。”

他認為,大資料是一個深具戰略意義的新興産業,應當受到高度的關注。我市提出“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以來,聯通公司親身感受着濟南以大資料産業為抓手推進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的點滴進步。

讓大資料創造價值并使其有益于城市發展,難點在于收集和分析兩個環節。相對而言,資料收集的難點是比較容易解決的。無線網絡覆寫更廣,勢必會有更多人通過使用終端生成資料。大資料的樣本量就會越“大”,資訊的偏差率就會越低。

大資料的大挑戰:大資料産業如何形成生态

除了找到“大”樣本的解決之道,實作大資料的大價值還需對資料進行深入的分析。濟南的政策在于,以推進數創公社建設作為切入口,搭建大資料平台,吸引上下遊産業聚集。換句話說,數創公社可以被看作打造大資料産業生态圈的“牛鼻子“。

市人大代表、開創集團董事長周伯虎對此深有感慨,“對于大資料這類新興産業來說,企業、人才選擇在什麼地方落腳,很大程度上不能隻看财力,而是看大環境、看有沒有生态圈。在大資料領域沒有‘一枝獨秀’,不能形成産業鍊的企業隻能‘孤掌難鳴’。”

他告訴記者,大資料産業能夠改變一座城市,一座城市的氛圍也能深刻的影響大資料産業。他在杭州出差時随便進一家咖啡館就能聽人提起電商,“網際網路”的标簽已與這座城市密不可分,“對于一座網際網路基因不足的城市來說,我們要做的不僅是提供土壤、空氣、陽光和水,更得提供讓企業能長久生存的生态圈。”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