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鄒阿江
8月26日,主題為“百年回望:中國共産黨上司科技發展”的2021年四川省科普講解大賽決賽在成都落下帷幕,參與決賽的20名選手通過“自主命題+随機抽題”的形式,為公衆呈現出一場精彩的科普知識盛宴。大賽由四川省科學技術廳主辦,四川省科技交流中心承辦,川觀新聞、封面新聞、四川科普作為媒體支援。
據悉,此次大賽自今年7月啟動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四川省共有67個機關的104名選手報名參賽。經過激烈角逐最終有20位選手進入總決賽。記者在活動上獲悉,本次大賽的舉辦,充分展現科普講解的獨特魅力,擴大科普影響力。讓社會各界關注科普、參與科普,投入科普,進而激發公衆特别是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在全社會營造起科技創新良好氛圍,為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建成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貢獻科普力量。
來自成都海關的吳涵在今天的總決賽中拿到“雙獎”,分别榮獲2021年四川省科普講解大賽一等獎與最具人氣獎。“這次比賽,前前後後我準備了一個月的時間。”吳涵在本次決賽中的科普講解主題是“科技守護‘舌尖上的安全’”,吳涵直言,食品安全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但很多人不知道食品安全中最關鍵的環節是食品檢測,今天的講解中她就給現場的觀衆科普了海關在進口食品監管環節中是怎麼展開檢測的。
在比賽中,吳涵提到了一個十分令人矚目的例子。“松茸是四川的特産之一,這種菌類在出口的過程中曾受到了質疑。”有人提出,松茸的農殘超标,但最後吳涵和同僚們通過過硬的檢測技術,證明了松茸并沒有農殘超标。“這一次比賽能拿到這兩項獎,我非常激動也很開心,從事海關工作10年了,我們希望将進出口食品檢測方面的知識通過通俗易懂的方式告訴給大家。”
<b>【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