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讀青島城市規劃建設:5年内再添40座山頭公園

青島市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區2018年建成、政府投資類建築有條件的須采用裝配式建築技術建設、李滄區試點智能停車系統預計年底完成、6條河流年底前全部實作開工治理黑臭水體、城市居民500-800米範圍内就近享受公園綠地、鼓勵發展屋頂綠化、立體綠化……針對青島市城市規劃建設中,市民關心、關注的熱點話題,市城鄉建設委等部門30日進行了深度解讀。

【停車】2017年起,全市推廣智能停車系統

按照計劃,島城将加快建設全市統一的智能停車系統,加快智能停車設施的推廣普及應用。按照“一個資訊平台、一個營運主體、一套技術标準、一套服務體系和管理規範”的思路,确定由華通集團負責全市智能停車系統項目的統一規劃和建設實施。

目前,華通集團已經完成《青島市智能停車一體化平台項目建設方案》,并将該項目納入停車場建設發債範圍,青島市智能停車系統建設範圍為中心城區,建設内容包括:智能停車資訊平台開發、道路泊位智能化改造、路外停車場智能化改造、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等。系統主要功能包括:停車場資訊管理、車位資訊采集、車位查詢預定、停車繳費、停車誘導、停車位共享等。根據市政府要求,華通集團正在加快李滄區試點,預計年底完成。計劃2017年在全市範圍内推廣實施。

結合智能停車系統建設,青島市将開展全面的停車資源普查,摸清停車場底數,全部納入停車場資料庫。同時,還将建立停車場資訊動态調整機制,所有停車場資訊須全部接入系統,為下一步停車場規劃、建設、管理、執法等工作提供基礎資料。市級智能停車系統建成後,将通過手機app、網際網路、誘導屏等媒介為市民停車提供誘導服務。針對市民普遍關心的道路停車問題,也将納入統一規劃,進行智能化改造,由政府确定的國有公司進行統一管理,使停車收費公開、透明,解決停車收費亂的問題。同時也為逐漸建立停車收費價格調控機制,支援社會企業參與停車場建設創造條件。

【城市】青島25.24平方公裡海綿試點區2018年建成

今年上半年,青島市成功成為全國唯一海綿城市和地下管廊雙試點城市,下一步将重點從哪幾方面入手建設海綿青島呢?

據介紹,市城鄉建設委組織編制了《青島市海綿城市規劃設計導則》及圖集,針對各類建築小區、城市道路、園林綠地、城市水系等各類海綿工程,分别編制或修訂技術導則,加強技術指引,使項目規劃設計、施工都能符合海綿城市建設理念。

據了解,青島市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區位于李滄區西部老城區,面積約25.24平方公裡,建設周期為2016-2018年,建設内容主要包括建築與小區、道路與廣場、公園綠地、内澇治理、防洪工程、水系整治、管網建設、能力建設等8大類共253個項目。根據試點區河流水系及彙水分區,将其劃分成3個流域分區,即闆橋坊河分區、大村河分區、樓山河分區,計劃總投資約48億元。2016年計劃開工建設52項,截至11月底開工在建項目22個,在建區域面積約36公頃,總投資1.6億元;其他30個項目已完成立項,正在加快辦理相關前期手續,年底前全部開工。

【環保】6條未開工河流年底全開工治黑臭水體

2016年2月份,住建部、環保部公布了全國黑臭水體名單,其中青島市主城區黑臭水體12處,即墨市、膠州市各1處,共計14處。截止目前,已有8處黑臭水體開工整治,開工率達到57%,剩餘6條未開工的整治項目均正在開展前期工作,計劃年底前全部實作開工建設。

按照要求,相關機關需要每月15、30日各區市報送整治進展情況,市城鄉建設委每月定期召開排程會議。同時每月不定期進行現場督查,及時發現、協調整治工程工程中遇到的問題,保證整治工作順利推進。2017年啟動驗收評估程式,組織監測機構、評估機構對對已完工的黑臭水體項目進行驗收評估,通過水質監測、公衆調查評議等方式,確定整治成效。要求各區市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加強水體日常維護監管工作,建立或委托專業化的城市水體養護機關,負責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後的日常養護,確定整治效果。實行黑臭水體動态整治,定期巡查,發現一處、整治一處,至2020年實作城市建成區内黑臭水體總體得到消除的目标。

【生态】島城“十三五”将建立40餘座郊野公園

按照規劃,島城将推進郊野公園建設。青島市城區範圍内分布有衆多山頭,自然景觀優美,植被條件良好。除太平山、浮山、小魚山等十幾處已建成山頭公園外,其他衆多山頭綠地由于土地歸屬等問題還未加以建設利用。市區内的山頭綠地是城市公園綠地發展的備用地,為緩解城市綠化用地不足的問題,作為城市公園體系的補充,将山頭綠地建設城市公園綠地是增加城市綠地,改善城市人居環境的有效途徑。市建委組織編制了郊野公園總體規劃,建設後可滿足居民周末、節假日出行,在城市周邊區域觀光遊覽、休閑活動的需要。“十三五”期間要大力發展郊野公園, 對城區内的集體山頭綠地和其它自然山體,進行征地或研究保護性開發政策,“十三五”重點建立完善的郊野公園主要有:浮山、老虎山、青台山、卧龍山、雙峰山、白雲山、小珠山、抓馬山、道觀山、馬頭山等40餘座郊野公園。

此外,還将加強規劃建成區濕地的保護建設。重點建設的濕地自然保護區包括:膠州灣濕地自然保護區、棘洪灘濕地自然保護區、海清灣濕地水鳥自然保護區。重點建設的濕地公園包括:唐島灣國家濕地公園、靈山灣濕地公園、紅島綠洲濕地公園、墨水河濕地公園、城陽桃源河濕地公園、三溪灣濕地公園、澤豐園濕地公園、吉利河水庫濕地公園、小珠山水庫濕地公園、風河濕地公園。

【綠化】試點“口袋”公園,屋頂綠化可折算綠地率

為了提高島城綠化水準,島城将加快規劃建設各類公園綠地,保證城市居民500-800米範圍内就近享受公園綠地。主要任務是改善綠地均衡和城市綠地不足的問題。

按照計劃,島城将推進太平山中央公園、浮山生态公園和小麥島生态公園建設,試點“口袋”公園。改變城市建設中過分追求高強度開發、高密度建設、大面積硬化的狀況,着力提高老城區、人口稠密區和商業區公園綠地面積,在老城區改造、棚戶區改造、老企業搬遷等要留足綠化面積,建設集中公園綠地,建築硬化做減法、園林綠化做加法。鼓勵發展屋頂綠化、立體綠化。對于建立的政府财政投資的公共項目,要有一定比例的屋頂綠化建設,具體比例可以參照國内先進城市的經驗做法;對于社會投資建設的項目,政府要出台獎勵措施,建設屋頂綠化可以折算部分綠地率;對于原有建築,要在房屋維護改造中,有條件的也要大力實施屋頂綠化和牆面綠化。推進立交橋綠化,今後建立成立交橋橋下空間隻能用于園林綠化,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它用。實施山體護綠,所有山體、坡體均要實施挂綠。加大城市裸露地、廢棄地綠化,實作裸露土地綠化覆寫。努力增加建立綠地面積。建立新改建綠地補助機制,進一步提高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和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通過各種形式的生态修複和綠化建設,讓城市更自然、更生态、更有特色,提高城市居民幸福宜居水準。

【供熱】地鐵3号線控制中心優先實作瓦斯供熱

近年來,島城大力發展清潔能源供熱。截止到目前,總面積已突破3500萬平方米,供熱行業逐漸轉型更新,打造綠色、低碳、環保供熱新模式。規劃至2020年,全市總供熱面積達到3.1億平方米,其中,清潔能源供熱面積達到1.8億平方米,占總供熱面積的57.4%。

據介紹,島城積極發展各類形式熱泵和瓦斯供熱。完成了金茂灣、麥島金岸、華金工業園污水源熱泵項目、八大關空氣源熱泵項目、地鐵三号線控制中心瓦斯供熱等一批清潔能源供熱項目,對二航校、海灣花園等原采用燃煤供熱建築進行了清潔能源供熱改造。組織實施燃煤鍋爐“煤改氣”,将原堿業熱力5台燃煤鍋爐全部取消,建立2台220噸/時瓦斯鍋爐,替代原燃煤供熱面積約280萬平方米,年減少燃煤消耗5.6萬噸,改善了周邊居住環境。

下一步,市城市管理局将重點推動燃煤鍋爐替代工作。通過實施華電青島電廠1号機高背壓改造和蒸汽聯合循環項目,挖掘發電餘熱供熱潛力,對燃煤鍋爐房逐漸替代,全部完成後可取消燃煤鍋爐房10處,替代鍋爐44台,每年可減少标煤約59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240噸、氮氧化物排放量1652 噸、煙塵排放量236噸。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