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美的青春》熱播 90後“大青衣”何雨虹初露鋒芒

作者:燕趙都市報

近日,由劉智揚、何雨虹領銜主演的電視劇《最美的青春》在中央電視台一套晚間黃金時段播出,引發社會各界廣泛的關注和期待。劇中,何雨虹憑借努力真誠的演技引來網友紛紛點贊。日前,該劇主演何雨虹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最美的青春》熱播 90後“大青衣”何雨虹初露鋒芒

90後“大青衣”初露鋒芒

由郭靖宇監制,郭靖宇、楊勇任總編劇,巨興茂執導的《最美的青春》取材于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的感人事迹,講述的是20世紀60年代初,以馮程(劉智揚飾)、覃雪梅(何雨虹飾)為代表的來自全國18個省市林業大中專的畢業生,與以承德圍場林業幹部職工為骨幹的369人組成的開荒隊伍,積極響應祖國号召,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用青春熱血書寫荒原變林海的傳奇故事。

中央戲劇學院畢業、身高171厘米的何雨虹是中戲表演老師劉天池口中正兒八經的“中戲青衣長相”——身條長、大,臉盤大,立在台上就看得到。這一點,在《最美的青春》中更加明顯。一排女學生,齊刷刷站在那兒,第一眼看到的一定是何雨虹。談及與郭靖宇、巨興茂導演的合作,她坦言很意外也很驚喜。“《最美的青春》籌備時,我還在中戲讀大三,當時在學校排練話劇,郭靖宇導演及他的團隊來看我們班的演出,但那天的演出沒有我,他們在海報上看到我的照片,後來就聯系我去面試。接到攝制組的面試電話,我很意外也很驚喜。演藝生涯剛開始就有幸能和郭靖宇這樣優秀的導演合作,對我來說既是幸運也是一種鍛煉。

苦中作樂才能成長

《最美的青春》是何雨虹的第一部戲,在她看來,這是一次很好的鍛煉機會。“之前一直在學校學習,沒有去拍過戲,這次參演《最美的青春》,經常會擔心自己演得不好。”在郭靖宇和巨興茂的鼓勵下,她決定大膽一試,“想看看自己的成長和進步”。

但這嘗試的背後,代價着實不小。《最美的青春》拍攝曆時162天,跨越秋、冬、春三季,為保證最大限度還原當時的環境,劇組深入北京、天津、杭州、承德禦道口、内蒙古烏拉蓋、多倫、克什克騰旗、烏丹八地取景。為了還原塞罕壩造林時真實的情況,劇組從草原到荒漠再到雪地,與沙石荒漠、冰雪大風為伴,條件十分艱苦。作為女主角,何雨虹有800多場戲,平均每天要拍攝5、6場戲。“工作量特别大,而且基本都是外景,對體力的要求很高。”如今回想起來,何雨虹最難忘的是在克什克騰旗的拍攝。“拍攝時風雪很大,溫度達到零下三四十度,在現場經常會被凍哭,感情戲都不用醞釀情緒,隻要露出全臉,就一定會凍得掉眼淚。

《最美的青春》熱播 90後“大青衣”何雨虹初露鋒芒

用青春緻敬青春

何雨虹說,為了演好覃雪梅,她做了很多功課。“在拍攝前我查閱了很多相關資料,包括塞罕壩的相關事迹和那個年代人們的生活環境。我與覃雪梅這個角色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是個有自己的想法和主意的人,在生活中也喜歡照顧身邊的朋友。是以對我來說這個角色十分真實,在塑造角色的基礎上我加入了自己對人物的認識和感受。角色的每一句台詞我都拿出自己的真心,真誠地去演繹。”

覃雪梅作為林業部部長的女兒,她不願受到特殊的關照,而是懷抱着建設祖國的理想,主動前往艱苦的地方磨練自己。作為造林青年軍中的主力,覃雪梅馮程攜手克服困難,更收獲了珍貴的愛情和親情。何雨虹介紹,“覃雪梅和馮程從相知相識到相愛,有很多的波折,從開始的尊重,到與他較勁,對他産生誤會甚至開始讨厭他,到後來沖突化解,她慢慢發現原來他們才是志同道合的人。”

讓何雨虹欣喜的是,不同于很多個人英雄主義的戲,《最美的青春》劇情樸實真誠,沒有轟轟烈烈的情感表達,而是肝膽相照、細水長流。普通人的故事更能呈現細膩真實的情感,更能給觀衆帶來震撼。“這一點很吸引我,《最美的青春》描寫了第一代塞罕壩造林人不畏惡劣的環境,無私地奉獻青春與生命。塞罕壩是一個很美的地方,是塞罕壩的造林人,給我們帶來了一片綠色,我對他們充滿敬意。”

未來期待嘗試 更多不同的角色

如今,《最美的青春》已經開播,何雨虹認為該劇對現在的年輕人特别有意義。“我們這一代人從小生活環境優越,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艱苦,我們普遍過得很安逸,很少有人會想我能為社會奉獻什麼,祖國需要我去做什麼。拍攝這部戲,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學習劇中的年輕人吃苦耐勞、艱苦創業的精神。很多人說這部戲很苦,但對我來說這是一種鍛煉。”

對于未來,何雨虹表示會用自己的努力讓觀衆看到更多成長與可能。“因為我剛大學畢業,目前隻演過這一個角色,希望未來能嘗試更多不同類型的角色,拍攝更多優秀的作品。我覺得年輕人就應該不斷挑戰自己,在最美的青春年華,做自己喜歡并且有意義的事情!”

(燕趙都市報 記者 張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