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虛拟私有雲:内部部署計算的替代解決方案

雖然很多企業都了解公共雲的好處,但他們卻甯願把他們的工作負載置于單租戶環境中。本文将介紹虛拟私有雲是如何滿足這一需求的。

公共雲的好處不斷地吸引着企業使用者們的關注,近年來其應用也有了顯著的增長。但是在公共雲大勢所趨之下,還有一個企業更青睐的部署模式:虛拟私有雲。

對于那些既想享有雲服務紅利又希望在他們自有設施中實施雲的企業使用者來說,私有雲是一個可選模式,gartner公司副總裁兼分析師neil macdonald說。虛拟私有雲就是一個類似的好主意——除了企業不擁有基礎設施,他們使用了一個在公共雲中建立的私有環境。

“當然,那并不是真正的私有雲,隻是其中的公共資源可供使用者使用,”macdonald說。

雖然諸如亞馬遜網絡服務(aws)、谷歌以及azure之類的雲巨頭一直都憑公共雲的東風獲利并占據業内主導地位,但他們也都提供了虛拟私有雲和虛拟私有網絡的産品選項。但是,在選擇部署虛拟私有雲之前, 了解其中的優勢與權衡以及它們與内部私有雲之間的差別是非常重要的。

虛拟私有雲的好處

除了更具隔離性的本質屬性之外,虛拟私有雲讓使用者能夠将公共運送就定位為他們自有資料中心的一個擴充。

“位址空間可以是連續的,事務性的工作負載看上去就如同是在使用者的自有資料中心内運作一樣。從各種意圖和目的來看,虛拟私有雲隻是一個在遠端資料中心内運作的工作負載,”macdonald說。

企業使用者可以使用他們現有的網絡和安全工具來支援虛拟私有雲的部署。這意味着他們可以享受到公共雲的一些好處,而不會發生任何根本性的變化。

據forrester研究公司首席分析師兼私有基礎設施即服務雲負責人lauren e. nelson 稱,其它一些虛拟私有雲的好處和用例如下:

擴充災難恢複政策以便更好地滿足恢複時間目标和恢複點目标;

滿足一定的合規需求;

淘汰老舊的外包基礎設施;

采取更謹慎的方式來執行雲遷移,把虛拟私有雲計算作為實施公共雲的一個過渡性步驟;以及

降低開發内部部署私有雲的複雜性。

虛拟私有雲與内部部署私有雲

企業選擇虛拟私有雲和内部部署私有雲計算的最大原因之一就是從無到有地建設一個私有雲很可能是一項困難的任務。

“我們的最新資料顯示,82%擁有千名以上雇員的企業在試圖開發私有雲(例如自助服務、自動化配置跟蹤以及監控等方面)時都處于不利地位,”nelson說。

其部分原因是,那些自認為在運作私有雲的企業事實上隻是剛剛在運作一個标準的虛拟化環境。

内部部署私有雲的成本與效率也不盡相同。一些私有雲開發人員使用着現有的工具和标準虛拟機管理程式——基本上都是低價的雲。其他一些則最終花費數百萬美元,但價值并不高。

“基本上隻有二十台虛拟機充當雲平台,是以最終難以從總體擁有成本的角度來證明這一點,”nelson說。

混合雲的作用

其他的使用者把虛拟私有雲視為結合雲與内部部署計算的一種方法。

“混合雲繼續在普及和使用率方面有所增長,從存儲到計算再到網絡,”總部位于明尼蘇達州stillwater的進階顧問分析師greg schulz說。“大部分雲與服務供應商在談及公共雲時都會涉及混合雲,而aws則傾向于談論虛拟私有雲。”

虛拟私有雲在aws内部是排外的,或者企業可以使用它們來連接配接私有的内部部署資源與公共雲,進而支援混合部署。另一個變體是雲内、或者跨不同供應商連接配接以及回到内部部署的混合雲和虛拟私有雲,schulz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