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Mellanox亞太及中國區市場開發進階總監劉通 —— 未來3年内25G将成資料中心主流網絡

日前,“2016odcc開放資料中心峰會”在京隆重舉行,就資料中心的發展現狀、未來趨勢進行了深入研讨。會中,mellanox(邁絡思)公司亞太及中國區市場開發進階總監劉通接受了記者專訪,分享了他們對資料中心網絡建設的認識和成果。

Mellanox亞太及中國區市場開發進階總監劉通 —— 未來3年内25G将成資料中心主流網絡

高速和開放已成市場普遍需求

        雲計算和大資料技術的不斷成熟直接帶動了雲資料中心的興起。與傳統資料中心相比,雲資料中心要求有更靈活的機制來進行管理網絡,進而對硬體和軟體都提出了更多需求。“更高速、更開放已經成為市場的普遍要求。”劉通指出。

        使用者終端資料流量和資料處理能力的提升将壓力全部集中到了資料中心。為了實作對應用的良好支援,資料中心對内部網絡速度的需求已經嚴重超過了行業預期。“去年,大多數人談論的還是萬兆,認為未來兩到三年都夠用了。而今年,大家熱議的網絡話題已經轉移到了25g”。随着應用的快速發展,資料中心建設者對網絡速度的關注度正不斷提升。

        同時,sdn技術在建立在網絡軟硬體解耦的基礎上,繼而對硬體層面的接口開放提出了要求。硬體接口不開放,所謂的軟硬體解耦也隻會在某種程度上淪為一個宣傳口号,難以避免傳統網絡在部署時遇到的“割裂”問題。“要實作軟硬體的完全隔離,網絡廠商的硬體裝置必須要在支援sdn的基礎上做得更加開放”。

技術前瞻,建構核心競争優勢

       相對于其他網絡企業,高速和開放正是mellanox的突出優勢所在。mellanox自成立之初就緻力于提供高速的網絡産品和解決方案。“99年mellanox成立時,資料中心網絡的普遍帶寬隻有百兆,而當時我們研發的infiniband已經可以實作萬兆,比當時的主流網速快一百倍。”劉通介紹稱。

         以太網的演進路線在上個世紀發展緩慢,并存在諸多弊端,不能支撐對網絡帶寬有更高要求的應用場景。由mellanox聯合業界領袖創立的infiniband技術通過全新架構設計實作sdn的管理方式,同時優化協定傳輸機制如kernel bypass和 cpu bypass,通過rdma技術讓網絡處理繞過核心和cpu,實作了傳輸點之間的“直連”,進而使網速得到明顯提升,同時下降cpu消耗。“到2008年,mellanox開始借鑒在infiniband領域積累的技術和經驗拓展以太網市場,并始終保持着相對于主流網速一到兩年的領先優勢。”

        mellanox一直引領着資料中心網絡速度的發展路線圖,是首家做出25g、40g、50g、100g端到端以太網産品的企業。mellanox在技術方面的前瞻性使其在大型網絡2.0公司和大型雲計算公司中占有相當高的市場佔有率。據統計,mellanox在4萬兆以太網的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95以上%。

        而在硬體的開放方面,mellanox也是絕對的上司者。“mellanox是業界首家倡導開放以太網交換機的公司。”劉通稱,“我們交換機通過開放api接口支援opendaylight、onos等主流的第三方sdn控制器。我們希望給使用者和合作夥伴最大的空間開發來自己的網絡管理軟體或采用第三方網絡管理軟體”。

25g提前到來,400g不是夢想

         從目前的資料中心發展來看,萬兆網絡仍是應用主流。但這一市場狀況有可能在較短的時間内實作轉變。“25g以太網的發展速度和被客戶接受的速度比預想的快很多,25g、50g、100g以太網已經成為未來資料中心網絡架構的主流發展方向”劉通指出,“普通網絡2.0資料中心對伺服器端的網絡速度要求已經達到25g,如果有深度學習的需求,有大量資料處理、高速存儲的需求,100g 才能滿足”。

        事實上,早在 2014年邁絡思就聯合微軟、谷歌等公司創立了25g以太網聯盟來推動25g以太網的規範制定。目前,25g已經成為被工業标準完全接受的行業規範。“未來3年内,25g将成為資料中心的主流網絡,同時當下最快的100g網絡也會快速提升至200g甚至達到400g。”劉通預測稱。

        面向未來,智能化将成為網絡演進的主要方向。mellanox connectx系列以太網網卡具備強大的虛拟化加速能力和資料處了解除安裝能力。“不同類型的應用對網絡硬體的需求不同。比如要通過普通資料中心的網絡架構和裝置實作對nfv專有裝置的替代,滿足nfv對性能和穩定性的高要求,就必須在網絡裝置的創新方面下大功夫。”劉通指出,“網絡硬體不僅要關注網絡基本速度名額的提升,更要關注網絡處理能力的提升。未來的網卡将會進一步提升智能化能力,成為協處理器,解除安裝由cpu承擔的通訊及資料處理工作,大幅提升資料中心整體運作能力,提高投資回報率。”

         對于網絡速率和智能化的預測,劉通信心十足:“我相信這些預測一定能夠實作,甚至比我預期的時間還要快”。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