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深記者常穎:融媒體時代 你準備好了嗎?

作者:上海電影藝術學院
資深記者常穎:融媒體時代 你準備好了嗎?

2019年3月13日下午1點,來自smg融媒體的資深記者常穎給我院新聞大一大二的學生們帶來了關于在融媒體時代如何做一名好記者的滿滿幹貨。

資深記者常穎:融媒體時代 你準備好了嗎?

融媒體對記者的新要求

常穎記者講到:随着資訊時代的高速發展,現在的媒體行業是越來越多元化了,了解資訊的管道也更多元化,年輕人都會看抖音上小紅書。是以要當一名好記者,要學會适應這個融媒體時代。

在以前記者隻要負責準備寫稿,一天至少要準備早新聞、主新聞、晚新聞,相比較來說還是挺辛苦的。而現在媒體融合大趨勢情況下,記者不僅要寫稿還要出鏡、直播、後期、精編、寫新媒體公衆号等一系列工作。

常穎記者為此給我們舉了幾個執行個體:

案例介紹

1改革開放40周年

2長三角一體化

3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

案例詳細分享

其中,令小編映像最為深刻的就是在長三角互聯互通釋出會上的案例分析,

首先常穎記者讓我們觀看了在長三角地鐵二維碼互聯互通釋出會上是如何走路中完成出鏡。

資深記者常穎:融媒體時代 你準備好了嗎?

首先打開手機下載下傳大都會,然後掃碼進入上海地鐵,輕輕松松隻要一分鐘,全程一鏡到底。後來還去了甯波和杭州也是用這個app完成操作。看起來簡單的一段視訊也花費了很大的心血和好幾個機位,因為是實地沒彩排是以為了避免意外,常穎記者要時刻觀察周圍,調整走位和站位,感覺不對的時候就改變路線, 這很考驗記者的現場應變和行動記錄。同樣攝影師也是很辛苦的,要背着30斤大機器一個小時走完全程和設計路線,是以做一名好記者還要心疼同僚。

做融媒體時代的記者不僅要做好準備工作,還應有将強的應變能力,理想的采訪和現實的采訪,就如同賣家秀和買家秀,難免會有不一樣。

資深記者常穎:融媒體時代 你準備好了嗎?

常穎記者分享長三角案例

常記者舉了奮進新時代 改革開放40周年 全媒體大調研的采訪例子,去外地采訪,不可控因素較多,經常會碰到聯系好的采訪到了當地臨時被告知無法實作,好的記者會靈機應變、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當時情況“就地取材”抓一手的“活魚”。這和多年積累有關,有了經驗,相當于手中有糧,自然應變時心中不慌。

資深記者常穎:融媒體時代 你準備好了嗎?

同學們在聚精會神的聆聽常穎記者的經驗分享

即使做好了充足準備,在直播時候也難免會有突發情況發生,好的融媒體時代記者要有随機應變的能力。

常老師舉了自己的例子,在一次“看看新聞專列”特别直播中,本來說好的三分鐘直播 由于時間問題 導播突然要求改成十分鐘,而且現場記者要精準算好地鐵到達的時間,不能錯過專列。如何撐滿這多出來的7分鐘 ?這時候記者應該要有結合現場 找線索 所謂“看現場說話”的應變能力 找找現場現成的人 事 物,善用比較和具象的語言來讓直播更加生動 更接地氣 更有資訊量。常老師說 其實直播中自己一直處于一腦多用的狀态:我要問什麼 我的路線是什麼 下面要采訪誰 問什麼? 在突發情況中 這些都是“就地取材 ”無法準備的 這是記者要面對和學會的很重要的一個技能。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融媒體記者

常穎老師總結了做一名融媒體時代的記者要注意三點:

1.要做好功課

2.要自力更生

3.現場的發現

要走現場、邊走邊看,現在融媒體時代就是從幕後走出來,記者走出去,記者不僅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專業工作,還要有好的後期經驗,一人多用。

建議:人生沒有捷徑,工作前幾年一定要重在積累,多看書學習,不要抖機靈。

經驗:表面上風輕雲淡,背後一定更多努力。

提問環節

資深記者常穎:融媒體時代 你準備好了嗎?

一名大二的同學提出問題

問:如果直播中遇到不能配合的觀衆要怎麼挽救。

答:實際上不配合的是大部分,要準備好。工作久了就會有經驗要學會控制場面,如果對方回答不是你想要的,應該提前結束這個采訪。挺碰運氣的,同時也感謝配合的觀衆 。

常穎記者的分享十分的生動,内容也非常的豐富,對同學們未來職業道路的發展啟到了積極作用,常穎記者的分享在一片掌聲中落下帷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