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門警花易慧:做居民的暖心守護人

天門警花易慧:做居民的暖心守護人

中國發展網 “易慧同志作風優良、擔當作為,用實際行動完美诠釋着公安隊伍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宗旨……”

這是天門新城社群疫情防控工作組寫給市警察局的一封表揚信,信中受表揚的易慧是市警察局婦委會主任、政治部支部委員,一名警花。

“到戰‘疫’一線去,到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去。”在接到該局工作指令後,易慧已在防疫一線值守了近40天。近日,記者走近這位一線防疫女戰士,感受她在料峭春寒中迸發的光和熱。

“不管多困難,我一定要找到他”

“我是一名公安民警,來向你們報到!”1月31日,易慧主動請戰到新城社群,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為了最大限度發揮警察的作用,社群給易慧的任務是她平時最在行的處突、維護、調解等工作。

新城社群現有在住人口近2萬,其中不少是外出務工回鄉過節的居民,封控壓力大。本就是該小區居民,比較熟悉情況,是以易慧迅速進入了角色。

“從當警察起,就養成了24小時開機待命的習慣。”易慧說,疫情期間更不能關機,要讓大家24小時都能找到她。每天不管幾點,隻要一個電話,她總是能第一時間趕去現場。

“易警官,這裡需要支援,快來!”2月29日上午,正在巡邏的易慧接到社群值守人員的求助電話。易慧迅速趕到卡口,原來,有一青年男子想跟前來找他的女友外出,但是他又無法出示通行證,因為值守人員的阻攔在現場大吵大鬧,試圖沖崗。經過易慧的耐心解釋、勸阻,該男子還是獨自一人傳回了家中。

可是沒料到,還是出現了變數。當日下午5時30分左右,該男子聲稱要在小區門口等外賣,卻趁值守人員不備跑了出去,很快沒了蹤影。

“不知道他身體健康狀況,必須盡快找到他!如果他一旦有問題,後果将不堪設想。”聽到消息的易慧心急如焚,立即和社群、防疫工作組碰頭商量解決辦法。

易慧預判,按照上午的表現,該男子極有可能是去找其女友了。根據這條線索,經過多番打聽,易慧終于得到一個關鍵性資訊:該男子的女友暫住在新城社群某家酒店,但不知道具體位址。

當晚,氣溫驟降,傾盆大雨。“不管多困難,我今天一定要找到他。”在易慧的堅持下,大家和她一起頂着風雨,一家一家酒店走訪、調查。直到10時30分左右,她在一家酒店發現了異常。當要求該酒店出示所有入住人員名單和時間時,老闆開始支支吾吾。

“不對,肯定有問題!”幹過刑偵工作的易慧有職業敏感,她堅持要去每個房間詢問。當敲第三間房時,開門的女子稱燈壞了不能開燈,這引起了易慧注意。易慧打着手電筒,照了一遍房間沒發現其他人,不甘心的她又來到窗簾旁,當她剛一拉開窗簾時,突然一個黑影閃過,而這個黑影正是下午沖崗的男子……

把該男子妥善處理好後,易慧這才徹底松了口氣,拖着濕漉漉又疲憊的身體回到家,已經是淩晨了。

“易警官的這份執著太讓人感動了。”從業人員告訴記者,易慧在巡邏執法過程中,勸返過42人,警示教育11人,確定了社群在疫情防控期間無一人脫離管控,為社群築起了一道安全“防護牆”。

“這個時候,他們更需要我們幫一把”

前方的戰“疫”有她,後方的保障也有她。

據介紹,新城社群居民生活配送物資每天有平均約四噸左右。為了降低居民因人員聚集而存在交叉感染的風險,易慧每次都會拿着喇叭,維護物資配送現場秩序,聲音都喊得嘶啞了,仍然還在堅持。有時,易慧還會主動把物資為居民配送到樓棟下面,“我多做一點,大家的風險就少一點。”

“感謝黨和政府的關懷,謝謝你的幫助!”近日,社群裡的一位老人握着易慧的手不松開。

在一次走訪中,易慧得知,這位老人沒有子女,長期一個人獨居。從此之後,她的重點關注人群中又多了這位老人。隻要有時間,她都會給老人打個電話問問情況,身體怎麼樣,需要買什麼,總把老人的冷暖放在心上。

“這個時候,他們更需要我們幫一把。”易慧說,因為進行封閉式管理,社群裡的孤寡老人、老弱病殘、生活不能自理等困難人群的生活物資就成了大問題。沒時間時,她就打電話,有時間就主動上門,看看大家有沒有什麼困難需要解決,多次為大家送去愛心物資和慰問品。

小區裡有一戶因病緻貧的的貧困戶,一家共四口人,一雙父母和兩個年幼的孩子。疫情期間,父親無法外出工作掙錢,家裡連吃飯都成了問題。發愁的父親給社群打來電話:“能不能幫我找份臨時的工作?”

這個時候,很多用人機關沒有開工,要找份工作不容易。易慧和社群、工作組想辦法,終于聯系上了一家合作社,他們需要人手,一天工資200元。經過他們的推薦,這位父親成功找到了份工作。

擔心兩個孩子沒吃的,易慧還和大家送去了一些愛心生活物資。“謝謝你們還牽挂我們。”那位父親轉過身抹着眼淚。

每一名警察,沖鋒的身影都慷慨昂揚;每一名警察,心裡都有溫暖在流淌。這兩句話,都被警花易慧演繹地有聲有色。(廖亮 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