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漢小官吏張既:靠書寫工具獲曹操重用

作者:凱風網

原标題:東漢小官吏 靠書寫工具獲重用

讀國學 長心眼

(張)既世單家,為人有容儀。少小工書疏,為郡門下小吏,而家富。自惟門寒,念無以自達,乃常蓄好刀筆及版奏,伺諸大吏有乏者辄與之,以是見識焉。

《三國志》卷十五之《魏略》

就算是讀過《三國演義》的人,也未必會知道張既這個人,因為他的名氣無法與曹操、劉備、諸葛亮、司馬懿相比,但他在曹操手下還算是一個能臣,曹丕褒獎他為“國之良臣”,特别是在平定叛亂方面功績卓越。他名氣不大,但不等于地位不重要。

張既的崛起不容易,他出身寒門,但别以為寒門就是貧窮,張既的家庭還是很富裕的,隻是地位不高,即是所謂富而不貴,是以在講究大家豪族出身的東漢,他想要出頭,并不容易。但張既很會利用手裡已有的優勢,向社會索取自己想要的資源。

既然家庭比較富裕,張既就利用這個長處,把自己打扮得比較上檔次,處處留意自己的容貌風度,至少在外表上不讓人覺得他出身寒門。這一點倒是和劉備有共同之處,寒門出身的劉備喜好時裝和化妝,也是為了讓自己有風範和威儀。人靠衣裝,這在任何時代都是有道理的。

除了注意修飾容貌威儀,張既還有一張王牌,那就是他擅長寫公文,而且手裡有上乘的書寫工具——“好刀筆和版奏”。書寫工具在古代是看一個人品位層次的重要名額,張既就很留意積累這方面的資源。他當時在衙門裡當小吏,和名流高官還是有交流機會的,一旦看到某位名流高層一時缺乏上佳的筆墨,他就馬上拿出自己的好筆好紙,适時彌補對方的匮乏,進而引起上層人士的注意。

張既的這種行為對不對,我們姑且不論,但至少會讓對方覺得此人在公文方面有專長和優勢。張既的才華就這樣顯露出來了。

後來張既被曹操所賞識,曾任新豐縣令,其管理水準在關中一帶被評為第一。之後他擔任京兆尹,是長安的長官,重建經曆戰火摧殘的長安,令其成為一座人煙稠密、生機盎然的城市,老百姓是以都很敬仰,“百姓懷之”。由此可見,張既當初琢磨着收藏書寫工具時,就已身懷壯志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