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探秘全州大西江"洪水登天門"碑記從這裡走進钴鉧潭大峽谷,河水從這裡流向文橋、廟頭

洪水登天門存在于中國神話之中,聽說廣西全州縣大西江有洪水登天門的碑文,前不久我們前去考察。沒想到這裡是一個很有曆史人文的地方,風光也非常秀麗!

這個地方在大西江鎮良田村委的曹家自然村旁,地名渡船頭,也是大西江一個著名的古渡口,名渡船頭,為宜湘水的古渡。聽朋友蔣鹹喜先生說,古渡口最先設在上面幾百米遠的柳船渡,原為官渡,是全州史上33處古渡口之一。當地民間有柳宗元的傳說:當地有三柳地名,渡船頭曹家村原名柳州村,柳州村以上數百米有柳船渡,柳船渡以上一公裡許有柳爺潭。為友善出來,渡口後來遷至渡船頭這裡,這裡叫上钴鉧潭,簡稱钴鉧潭,同樣是因為友善的原因,渡口最後遷至峽口渡,峽口渡則稱為下钴鉧潭。

探秘全州大西江"洪水登天門"碑記從這裡走進钴鉧潭大峽谷,河水從這裡流向文橋、廟頭

風光秀麗的钴鉧潭

這個钴鉧潭,是柳宗元筆下的钴鉧潭嗎?

探秘全州大西江"洪水登天門"碑記從這裡走進钴鉧潭大峽谷,河水從這裡流向文橋、廟頭

在渡船頭往上遊柳船渡看,也有不錯的風光

探秘全州大西江"洪水登天門"碑記從這裡走進钴鉧潭大峽谷,河水從這裡流向文橋、廟頭

這裡視野開闊,風景美

探秘全州大西江"洪水登天門"碑記從這裡走進钴鉧潭大峽谷,河水從這裡流向文橋、廟頭

此時此地的河面不寬,水也不深,但水流湍急

探秘全州大西江"洪水登天門"碑記從這裡走進钴鉧潭大峽谷,河水從這裡流向文橋、廟頭

幽幽的钴鉧潭之水應該有一定的深度

探秘全州大西江"洪水登天門"碑記從這裡走進钴鉧潭大峽谷,河水從這裡流向文橋、廟頭

渡船頭钴鉧潭旁奇石林立

探秘全州大西江"洪水登天門"碑記從這裡走進钴鉧潭大峽谷,河水從這裡流向文橋、廟頭

千奇百怪

探秘全州大西江"洪水登天門"碑記從這裡走進钴鉧潭大峽谷,河水從這裡流向文橋、廟頭

這裡有民國知縣唐傑英題刻的放生池

探秘全州大西江"洪水登天門"碑記從這裡走進钴鉧潭大峽谷,河水從這裡流向文橋、廟頭

相傳舊時每年的農曆二月十九日觀音菩薩生日這一天,全州的縣長要率同善會的佛教信徒在此舉行放生活動

探秘全州大西江"洪水登天門"碑記從這裡走進钴鉧潭大峽谷,河水從這裡流向文橋、廟頭

江旁奇景,好似鷹博長空

也有人稱這裡為神龜遨遊钴鉧潭

探秘全州大西江"洪水登天門"碑記從這裡走進钴鉧潭大峽谷,河水從這裡流向文橋、廟頭

在這裡也能欣賞很美的風光

探秘全州大西江"洪水登天門"碑記從這裡走進钴鉧潭大峽谷,河水從這裡流向文橋、廟頭

考察組的同志幹脆來這裡進行合影

探秘全州大西江"洪水登天門"碑記從這裡走進钴鉧潭大峽谷,河水從這裡流向文橋、廟頭

當然,我們的目的不能忘記。我們要去看一看那一塊記載洪水登天門碑記。

探秘全州大西江"洪水登天門"碑記從這裡走進钴鉧潭大峽谷,河水從這裡流向文橋、廟頭

石刻載:“清光緒戊戌六月十八蛟水成災,高出此線八尺八寸二”。據蔣鹹喜先生說,桂林市水利專家谷業亮說這是最真實最有價值的記載。

探秘全州大西江"洪水登天門"碑記從這裡走進钴鉧潭大峽谷,河水從這裡流向文橋、廟頭

大西江鎮是一個小盆地,所有的水隻有這麼一個出口。

探秘全州大西江"洪水登天門"碑記從這裡走進钴鉧潭大峽谷,河水從這裡流向文橋、廟頭
探秘全州大西江"洪水登天門"碑記從這裡走進钴鉧潭大峽谷,河水從這裡流向文橋、廟頭

從我們站在這個高度來環顧大西江盆地來看,當年整個大西江的小盆地,都處在這汪洋大海之中,那一年,這裡的群衆一定會損失慘重,難怪人們說洪水登天門。可惜,1949年後的縣志裡沒有這記載!

蔣廷松

桂北遊擊隊的故事歲月留痕之3:投筆從戎參加桂北遊擊隊 桂北遊擊隊的故事4:我父親救了一村人 桂北遊擊隊的故事2:回憶為革命獻身的爺爺蔣元愛

中央紅軍兩過新富洞 羅基富:聽毛主席身邊從業人員講毛主席的故事 絕命後衛師高官蔡中,是犧牲在全州文塘,還是犧牲在富縣直羅鎮?

紅軍1934年血染湘江之地,不僅立了紀念碑,大橋也快通了 探尋1934年紅一軍團指揮部遭襲擊的地方

興安縣華江瑤族鄉發現疑似紅軍戰壕 全州一村民在紅軍戰地挖出一把紅軍大刀,還曾挖出一個紅軍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