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研究老年癡呆35年,川北醫學院王曉明教授:阿爾茲海默病 需早幹預早就醫

作者:海外網

來源:四川線上

四川線上 張雨瑄

近日,(中國)阿爾茨海默病防治協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川北醫學院護理學院院長、附屬醫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王曉明教授當選副會長。2月20日,他向四川線上介紹了阿爾茨海默病的防治知識。

研究老年癡呆35年,川北醫學院王曉明教授:阿爾茲海默病 需早幹預早就醫

35年來,王曉明一直緻力于阿爾茨海默病的防治和科普宣教工作,并2019年入選“天府名醫”,獲得第三屆“四川省衛生健康領軍人才”稱号。他認為,神經内科除了腦血管疾病以外,阿爾茲海默病是老年神經疾病裡面的一個重點。

王曉明教授介紹,阿爾茲海默病隻是老年期癡呆症中的一種,但其占比非常高,基本三分之二的老年期癡呆症都屬于阿爾茲海默病。據統計,阿爾茲海默病一般出現在老年期即60歲‍以後,且随着年齡增長患病率明顯增加。王曉明教授用了一個通俗易懂的比喻:有點類似稀飯放久變壞那樣,是一種不可逆的改變。“‍

研究老年癡呆35年,川北醫學院王曉明教授:阿爾茲海默病 需早幹預早就醫

十多年前遇到的一些患者,王曉明教授至今還記憶猶新:“他們的生活習慣發生了很大改變,以前幹淨利索的人變得窩囊邋遢,以前豁達謙和的人變得古怪暴躁,家裡人都覺得像變了一個人,但都沒有往阿爾茲海默病上想,隻認為是更年期性格改變,或者是得了焦慮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直到出現了走失、跌倒等意外,才知道得了阿爾茲海默病。”

王曉明教授說,這給社會和家庭都帶來了很大的負擔,其實仔細想想,這些患者早就有癡呆表現了,是以要加大阿爾茲海默病的科普宣教,讓更多的人了解認識,提早幹預,提早就醫。

“中國在老年癡呆防控領域還比較落後,阿爾茲海默病的早期診斷率低、治療不規範、防控形勢嚴峻,而面對人口老齡化程序加速,必須高度重視這方面的研究。”王曉明教授說。

此次當選副會長,王曉明教授表示‍,“接下來,我的工作重點還是在中國西部,要繼續加大對癡呆發病高的地區,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及貧困地區的調查研究,同時加大科普宣教,針對一些不良生活習慣、高危因素進行幹預。”

王曉明教授說,要充分利用川北醫學院護理學院師資、教學優勢,和作為“中華護理學會全國護理科普教育基地”的附屬醫院的先進醫學理念、醫護團隊和醫療條件,‍帶領團隊為西部地區醫護人員進行教育訓練指導,‍‍真正實作由教到科普宣教及早期幹預,‍帶動西部地區癡呆防控水準的提升。‍“

(圖檔來源:川北醫學院提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