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大關鍵資料解讀華為半年報,餘承東“劇透”華為戰略

五大關鍵資料解讀華為半年報,餘承東“劇透”華為戰略

  餘承東釋出2016年上半年華為終端業績

繼華為釋出了亮眼的半年報之後,華為終端也釋出了自己的半年報。華為消費者bg ceo餘承東不僅僅給出了華為終端的關鍵資料,更透露了華為終端的戰略。未來四個戰略方向包括:

一、基于使用全球創新資源,攜手業界頂級合作夥伴打造有創新力的創新産品,成為一個更高端的品牌。

二、聚焦中高端智能手機市場,來逐漸提升全球高端市場的影響力,高端市場一直是華為重要的前進方向,也是五年來一直努力的方向。

三、從區域次元看,聚焦在歐洲、中東、亞洲和拉丁美洲,推動智能手機的進一步增長,這是華為增長最重要的區域。

四、品牌方面,堅持聚焦管道建設和零售投入,以及品牌的投入,進一步提升全球品牌的影響力。這四個方面是我們今年重要的戰略,上半年也是在這些方面重點發力,下半年會延續這四個方面繼續發力。

華為半年報透露了巨大資訊量,我們試圖通過幾組關鍵資料來解讀:

超6000萬出貨量,增長依舊

今年華為終端的全年目标是發貨1.4億台智能手機,銷售收入超過280億美元。相比去年有40%的銷售收入增長。而上半年的業績完成情況是:相比去年發貨量增長了25%,實作6056萬台出貨量。

熟知市場的人都知道下半年才是多個銷售集中的黃金銷售季,是以對于華為來說完成全年目标應該問題不大。盡管2015年華為終端的成績已經足夠出衆,且今年市場競争更加激烈,但是華為終端還是保持住了增長。

中國市場18%市場佔有率,管道繼續深耕

根據财報引用的gfk資料華為中國的市場佔有率是18.6%,仍然保持中國市場佔有率的第一。

在中國市場的攻城略地戰略中,餘承東很關注管道能力的建設,此前曾釋出過“千縣計劃”,推動零售管道進一步下沉,目前進展到覆寫300個縣。華為的管道市場優勢主要展現在一二線城市,依靠國蘇迪樂四大零售管道合作夥伴,餘承東甚至表示過去一年華為是為這幾家貢獻收入最多的手機品牌。

如果按照共赢的合作思路,這幾大零售商将資源傾斜到華為的産品上是餘承東非常樂見,如果有了合作夥伴在深度和廣度上的管道支援,華為在中國市場的确還有增長空間。

但是同時他也談到,“華為的模式與部分友商不同,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布局管道。”

由此不難看出華為不打算走重資産完全親力親為去鋪管道的道路,與具備較強管道能力的合作夥伴合作可能是更适合華為的模式,而一旦管道能力具備華為的市場佔有率破20%就指日可待了,而餘承東的目标是30%。

收入達774億元增長大于出貨增長,高端政策見成效

華為上半年的銷售收入為774億元人民币,同比增長41%,這個增長資料是高于出貨25%這個增長率的,那就意味着華為終端客單價的提升。

在高端産品戰略上,華為是走的最決絕的,從中華酷聯時代壯士斷腕跳入公開市場時代搏殺的華為在早期的确吃到了一些苦頭,叫好與叫座難兩全,但是餘承東對跻身高端市場的念念不忘終于得到了回響:

在500-600美元檔次的産品方面華為取得了25.7%的市場佔有率(去年同期15.2%),由于gfk半年資料尚未出爐,是以這次釋出的是2016年q1的資料,是以并沒有計入今年4月才釋出的另一主力旗艦p9的貢獻。

而針對未來,餘承東表示華為将繼續在高端市場争取突破,目前華為銷售收入貢獻比例方面30%來自于中高端産品,但是為了繼續取得市場佔有率的增長,在中低端産品方面有榮耀作為國内市場的主力選手,同時華為也會通過與營運商合作的方式(例如此前與電信合作的麥芒系列,不久前最新釋出了麥芒5)來鞏固住出貨量。

全球市場佔有率破10%,令友商羨慕嫉妒恨的優勢

就在國産手機受限于專利羁絆,國際市場擴充謹小慎微的時候,華為終端的國際市場進入了收獲期,特别是在歐洲和拉美市場取得了較大的突破。

先看歐洲,包括西班牙、意大利等五個國家市場佔有率過了20%;包括葡萄牙、奧地利等8個國家的市場佔有率大于15%,包括奧地利等等,這也是非常大的提升。

西歐幾個起步比較晚門檻比較高的國家華為也取得了不錯的進展:英國幾乎從0%迅速提升到3.9%;德國市場佔有率迅速提升到9.6%,預計年底朝着15%的方向邁進;法國的市場佔有率今年年底有望過10%,目前是6.7%。

拉美的智利、阿根廷、秘魯這些國家增長速度非常快,個别國家增長翻番。華為終端在國際市場的發展基本是沿着系統裝置的腳印一路走來,成績顯著。或許在國内市場國産手機廠商都有各自的優勢,但是在應對全球市場方面,的确華為終端有其他友商比拟不了的天然優勢。

華為通信公司起家的背景使得其專利實力相當雄厚,除此之外就是與全球營運商建立的合作關系。這些都是華為終端在國際市場突飛猛進的獨特優勢。

ifa布局輕旗艦,力戰2000元檔

在業績釋出最後餘承東劇透了今年ifa展華為将釋出人民币2000元檔的輕旗艦産品,繼去年釋出試水4000元檔位的mates之後,華為似乎有意把産品釋出布局做一個調整:春季檔釋出p系列,聖誕新年檔釋出mate系列,而9月的德國 ifa則根據市場競争和自身發展政策靈活推出新品。

而這一次的2000元輕旗艦不僅僅是華為打算構築中檔産品競争力,同時也是為了應對國内市場的激烈競争,千元機的戰火已經蔓延到2000元的中檔産品,而這個檔位的出貨空間圈内廠商也都看得一清二楚,華為不可能放棄在這一塊的布局。

====================================分割線================================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