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盤點新零售中使用的各種物聯網技術

盤點新零售中使用的各種物聯網技術

新零售的“新”展現在新業态、新人群和新品牌。但同時,無論怎樣形容新零售,其實真正的核心就是人、貨、場這三要素。當其他人在為“新零售”創造的新鮮業态歡呼時,我們來看看“新零售”中使用的各種物聯網技術。

目前無人商店在技術上大緻可分為三個流派:

amazon go、淘咖啡及take go可劃為一個流派,采用大熱的前沿技術,比如機器視覺、深度學習算法、傳感器融合技術、卷積神經網絡、生物識别等,輔以rfid技術。

第二個流派則主要是缤果盒子、7-11、羅森日本無人店,這幾家以rfid标簽技術為主,rfid在對貨物的識别與防盜上更具優勢,該方案由來已久,技術上也較為成熟。

第三個流派則是像便利蜂、小e微店等,主要是利用二維碼來完成對貨物及付款流程的識别,優勢是成本低,與傳統零售接洽較近。

無人超市的核心在于“無人化”營運,其發展的關鍵基礎在于物聯網技術的高效運用。下面智能産品方案商朗銳智科(www.lrist.com)小編一一盤點他們的物聯網技術應用.

基于rfid/nfc的貨品追蹤

  通過引入rfid、nfc和各類傳感器,零售商可以在每個階段跟蹤他們的貨品,有助于準确的庫存管理、成本節約和減少産品損失。根據研究,rfid可将庫存管理的準确性從63%提高到95-99%,庫存節約高達80%。麥肯錫估計,單單減少庫存一項就可節省10%的成本。

  機器視覺

  機器視覺技術的應用很多,比如它可使任何智能手機或平闆電腦能識别物體,使用者在超市結賬時将不再必須依靠收銀員和條碼掃描器才能結算。

  貨架傳感器

  安裝在超市貨架上的傳感器可以感覺哪些産品被拾取,然後被放回,而不是購買。收集這些資料将會更好的告知制造商,如何進行商品和包裝設計,增加銷售額。

  信标beacons

  beacons在顧客購物過程中,快速根據使用者需求,實作與物品位置的精準比對。信标通過低功耗藍牙與顧客的智能手機進行互動,為不同客戶提供定制化的店内優惠。

  室内定位

  室内定位技術可幫助跟蹤商店中特定顧客的足迹,有助于零售商對顧客的購物習慣和采購模式産生深入洞察。便于零售商做出更明智的決策,例如在顯著位置放置更受歡迎的産品,更有效的重新排列商品,或提高熱銷産品的庫存水準。據預測,在4年内75%的零售商将利用基于位置的服務來提供個性化的購物體驗。

  數字标牌

  這是一種全新的媒體概念,其旨在特定的實體場所、特定的時間段、對特定的人群進行廣告資訊播放。在國外,還有人把它與紙張媒體、電台、電視和網際網路并列,稱之為“第五媒體”。

  電子價簽

  電子貨架标簽(esl)是一種帶有資訊收發功能的電子顯示裝置,主要應用于超市、便利店、藥房等顯示價格資訊的電子類标簽。每一個電子貨架标簽通過網絡與商場計算機資料庫相連,并将最新的商品資訊通過電子貨架标簽上的螢幕顯示出來,實作收銀與貨架之間價格的一緻性。

  智能購物車

  在超市領域,購物車作為最常見的硬體載體,有較大機會首先進行智能化變革。

  智能按鈕

  亞馬遜和京東等公司紛紛推出智能dash按鈕,這是一種支援wifi的裝置,自動為消費者下單,補充缺貨産品(如洗滌劑、食用油等)。

  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是新零售的核心,分析過程由兩部分組成。首先,傳感器收集大量原始資料。第二,分析軟體将這些資料轉化為可操作的洞察,改進日常業務的各個方面。zebra technologies的研究顯示,78%的零售商計劃采用分析軟體預防損失和優化價格。其中,75%的零售商将把分析軟體用于銷量預測。

  人工智能

  gartner預測,到2020年50%的零售商的客服工作将通過對話機器人完成,85%的消費者互動将實作“無人化”。麥肯錫也發現,部分零售商已經看到機器學習帶來的好處,實作庫存量減少80%,毛利率增長高達9%。

  虛拟現實和增強現實

  少數公司已經成功的實施了基于增強現實ar技術的虛拟試穿活動。topshop和彪馬是第一批早期采用者,在他們的商店人們可以試穿最新款衣服,并拍照分享到社交網絡。

  無人機

  無人機的應用很多,比如沃爾瑪剛剛就獲得了一項新專利,允許無人機在商場内來回穿梭飛行,就好像一隻室内信鴿。新專利的主要想法是提升顧客的購物體驗,節省顧客尋找商品的時間,也無需等待從業人員從庫房中找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機器人

  理貨機器人、導購機器人、物流機器人…不勝枚舉。比如simbe robotics公司釋出的理貨機器人tally,可自行避障,在超市内四處掃描,利用自身的傳感器将捕捉到的資料進行分析。tally會通過雲服務向零售商回報掃描報告和建議,比如哪些商品補充上架、哪些商品定價錯誤或放置不當。物流機器人方面,亞馬遜已擁有45,000個kiva在全球倉庫内工作。

  物聯網支付

  物聯網支付是改變零售業态的核心,通過多種新型技術的綜合內建實作。

  生物識别

  生物識别技術主要用于根據使用者的身體特征完成身份核實,在顧客無感覺的狀況下就能完成身份核實,比如不用刻意站直、正面對向攝像頭等,可以有更好的體驗。

  智能照明和智能安防

  智能家居中用到的門磁傳感器、紅外傳感器等智能硬體,可為超市提供燈光、門禁、溫濕度的關聯調節,建構舒适的智能環境,既提升顧客體驗,又節約能源,減少不必要的營運成本。

  智能停車

停車場是實體零售企業的使用者入口,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零售企業,開始布局智能停車,幫助顧客解決快速停車及尋找車位的痛點。

随着無人超市的火爆,能夠深度解決無人超市“痛點”的物聯網方案也将迎來新一輪爆發。雖然新零售所需的新型技術成熟度差異很大,技術疊加之後的綜合應用有待驗證,就連amazon go也還有很多待解問題,但是有了資本的熱捧及多股勢力齊頭并進,繼共享單車之後,下半年新零售或将成為國内創新風口,一場大混戰蓄勢待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