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帝懲罰我們,因為我們有罪《罪人》

作者:經典電影推薦官
上帝懲罰我們,因為我們有罪《罪人》

在以往,哪怕曾見過了再精彩不過、令内心的震蕩至無語言表的電影時,也不過隻是暗暗記在心頭,饒是頗有感觸,也隻是動筆三兩行間劃在筆記中罷了。可畢竟這是作為遠渡重洋在異鄉看到的第一部電影,何況,它給予我的感觸相較于以往同類型的影片,要深刻得多,我想為自己破一個例也并不為過。

也許是我自己年紀太小吧,見不多識不廣,“随随便便”觀看了什麼影片都要拎出來大書特書。的确,跟衆多從專業角度把電影講的頭頭是道的影評人相比,确是有些初生牛犢不怕虎了。但是我相信,電影如同人類文明延續至今的諸多藝術诠釋方法一樣,首先是為人們帶來觀感上的沖擊,精神上的影響。我想這部電影的的确确是做到了。至于看完無感的諸君,我也想問,也望各位自己扪心自問,是不是被殘酷的現實把棱角磨得太平了,不知怎的竟麻木至此。

上帝懲罰我們,因為我們有罪《罪人》

電影和破案倒頗有相似的地方,重在細節。山火算是作為大背景注腳的存在,後面的險阻離不開它。主人翁對待不斷騷擾追問着自己的記者,擡頭不見低頭見的同僚,甚至自己的服務對象——向警局熱線求助的市民們,都是一副玩世不恭、狂放不羁的态度,倘若是你打的電話,面對這樣态度敷衍、好像發生的事與自己毫不相幹的接線員,你會作何感想?若是你的好意關心和再正常不過的工作交流迎來的隻是同僚的冷眼相對乃至大聲呵斥,你又該怎麼回應呢?兩相對比,與妻子分居後仍然佩帶着的婚戒、設定成女兒照片的手機螢幕加之對妻子留言時的低三下四,倒有一番諷刺且苦澀的滋味。一言以蔽之,電影的代入感值得一提,我們能夠清晰的感受到主人公對于自己工作的厭惡,對于家庭關系危機的焦慮卻又無可奈何,以及對記者追問所引出卻又讓觀衆一頭霧水的“明日即将發生的那件事”的聞之則暴怒,一切的一切好像形成一個無比惡劣的閉環,将男主愈發向黑暗的深淵拖去。

上帝懲罰我們,因為我們有罪《罪人》

一個自私自利,從來不對發生在自己身邊之外的事感興趣的中年男人,也在影片的前半段被塑造的淋漓盡緻。面對多年的老搭檔也隻是不斷地進行使喚,腦袋裡隻希望在讓搭檔幫自己一手的同時不要因為飲酒過度而影響到自己明日的出庭結果;面對同僚的問候惡語相向,短暫過後的示好卻隻是為了達成下一階段的目的;面對其餘部門的幫手,不加以任何言語解釋,即便有着良好的出發點卻隻會高亢的頤指氣使,隻能說,妻子對他本人的評價是話糙理不糙吧。可我們似乎從未想過,發生在這個男人身上的苦難,似乎足以壓垮我們其餘的每一個人,可他不得不接受着這份乏味的工作,接受着妻子的離去與嫌棄,接受着或許以前對自己倍加尊敬的同袍或下屬如今的奚落與呵斥。

似乎我們應當更為仔細地思考,是什麼緣由,讓這個已經活得不成人樣,精神與肉體都被折磨的不成人樣的接線員,對一個意外的來電如此上心?對周圍幾乎所有人都表現的毫不在意的他,好像沒有必要在明日就要對自己開庭審理、不久後就可以溜之大吉的環境下繼續跟進這樣一宗案件。為何呢?是同樣支離破碎的家庭,喚醒了他内心尚存一絲的善良?是小姑娘在電話另頭無助哭喊想要母親的聲音,讓她想起了自己許久未曾謀面甚至無法交流溝通的女兒嗎?還是說,他糾結,躊躇着希望履行好最後一天,作為警局接線員的職責?不論怎樣,他的内心未必有他外表所呈現的那樣不堪。

上帝懲罰我們,因為我們有罪《罪人》

案件起因伊始,給人的觀感不過是一起普通的綁架案,再到後來的反轉,确也未必有那麼驚心動魄、跌宕起伏。原因未必是影片平平無奇,或許是因為仍舊埋藏在片中的蛛絲馬迹起到了作用。是的,按照小姑娘艾比的解釋,确實是父母二人起了沖突,可從未有一個清晰的起因展現在我們面前,是我們自己的刻闆印象作祟,在弱勢的艾米麗講電話打入求助的一瞬間,在我們同喬一起在警局系統上看到亨利過往犯下的罪狀時,我們的内心便早已傾斜,不帶一絲猶豫。這使得我們忽略了主人翁義正言辭地陳述着臆想出的亨利的毒手時亨利的不解,他所想做的僅僅是想履行好一個父親的責任,不再讓孩子收到精神不穩定的母親的傷害;我們同時也忽略了在喬早已不耐煩卻又故作鎮定試圖安慰艾米麗時,女方“受害者”的虛無缥缈般的描述有多麼不正常。因而當反轉真正到來時,絕大部分觀衆有的隻是迷惑,百思不得其解,而非真正有對同喬一樣程度的震驚,那磕磕巴巴的“was,was it you...?”恰是我當時觀影時的内心寫照。在發覺到蹊跷卻又不敢認定謬誤時,斬釘截鐵的把真相揭露無遺,才是對當事者最為莫大的打擊。恰似福爾摩斯所言,“當排出了所有其它的可能性,還剩一個時,不管有多麼的不可能,那都是真相。”

除去劇情,最為吸引我的是傑克-吉倫哈爾的表演。很高興他走上了一條和基努-裡維斯、華金-菲尼克斯殊途同歸的道路。從青澀的鮮肉到如今穩重卻又富含張力的表演家,這樣的改變是令人最為欣慰的,希望他可以繼續多多出演一些這樣寓意深刻(喬從前犯下的罪暗諷的是什麼,相信所有人都看得出),劇情引人矚目的影片。當然,以往的《斷背山》、《源代碼》和《夜行者》,也很能突出傑克-吉倫哈爾的演技,可塑造的形象不同,性情迥異,帶給觀衆的體會自然也有着區分。影片裡主人公的性格似乎更加“親民”一些,因為我們日常裡也難免會落入到類似的消極情緒中去,這也恰恰是最能給觀衆帶來共鳴的地方。

而影片的拍攝方法也是一絕,這讓我不禁聯想到前幾年看過的一部低成本卻很标新立異的一部影片《網絡迷蹤》。與哪部電影我們全程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好似在了解案件過程又有不同,我們似乎是站在第一視角卻又即将墜入旁觀者的邊緣一般。正因為在主線中男主并非是通過面對面與推進劇情走向的人物進行交流,這才能讓觀衆更加關注到主人翁的面部表情和流露出的情感。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除去反轉之時吉倫哈爾眼神裡所流露出的迷惘,就是之前他在安慰艾米麗時似乎将要在不耐煩的崩潰爆發邊緣仍然努力克制着自己的五官,以及在警察到達艾米麗事發地想要拖住她不讓其做傻事時不斷重複着的帶着哭腔的listen(在海報中也有展現)。listen一詞此外也在多次對話中出現(與chp女警官,在外巡邏隊的中士和與自己妻子的對話中反複出現),能夠很好地展現出吉倫哈爾焦躁,試圖把對話拉向自己一邊,宣誓主權的方式。偏偏在安慰小女孩和艾米麗的時候,他又能展現出影片中所呈現的最好最溫柔的一面。是以,即便在對着同時大吼大叫可轉念一想是為了兩個孩子的人身安全和偵破案件時,我們也未必會産生相當程度的惡感。

上帝懲罰我們,因為我們有罪《罪人》

看到有評論說,到了後半段無感甚至覺得越來越拉胯,我隻能鬥膽回敬一句,并非是嗓門吼的越大,語氣越激昂,代表演技更精湛。切身體會喬的角色才會真正發現,到了後半段,最後30分鐘開始,才算真正意味上的高潮疊起。也許最後在廁所的哭戲确實有些牽強,但幾分鐘前吉倫哈爾面對得知母子二人皆無恙時眼含淚光,露出如釋重負的慘笑,螢幕前的我也身臨其境的長舒一口氣。不可不謂是“心碎人救下心碎人。”

最後我想回答一下可能有些人仍舊存在的疑問,就是為何喬要展示出與自己人格性情完全不符的對案件的關心。其實片名就給了答案。guilty。不如看作是内疚感作祟,不如看作是為自己贖罪。我本以為,可能影片的原名會像七宗罪一般與sin,原罪頗有關聯,不過現在看來,翻譯才是更為高明的那一位。是蛇,是那條教唆着人類遠離神性的蛇,重新将即将墜落的喬拉回。

馬太福音第一章第21節說,她将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祂起名叫耶稣,因祂要将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片中喬說的髒話(swear word)也不在少數,例如常見的jesus christ,god damn it。也許是我自作多情,過度解讀,可上帝之子本就該将我們從原罪中解脫,升華。不過,我曾見過一篇根據阿富汗戰争老兵真實經曆所著的短篇小說,男主戰友瀕死時将從不向外人展示的十字架交予男主手中,背後刻着一行字,“上帝懲罰我們,因為我們有罪。”究竟上帝是要責罰與我們,還是将我們拯救出罪惡的苦海?也許這就像片尾交代的那樣,喬所奮力做的一切,無人知曉,留下的隻是認罪後輿論的責罰與社會信條的崩塌。這個問題,或許沒人能1夠解答,也不将會有答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