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料安全争奪戰:網絡安全産業爆發在即

網絡安全法正式實施14天,業内關于《網絡安全法》的讨論層出不窮。

2017年中國雲市場競争中,“1分中标”、“1元中标”案例已經不新鮮,在競争白熱化的雲計算市場中,第一部網絡安全相關法律的出台,再次攪動業界神經,安全成為各大雲服務廠商标榜的核心競争力。以近日菜鳥和順豐的争議為例,資料安全、雲市場争奪都被成為各執一詞的緣由。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近日采訪包括阿裡雲在内的雲服務公司以及網絡安全領域的創業者和專家,解讀雲服務市場的安全競争。其中阿裡雲總裁胡曉明一一回應跟阿裡雲相關的競争和安全問題。他表示,“根本不存在(阿裡雲)與騰訊雲争奪順豐一事,另外如果阿裡雲做侵犯使用者隐私的事情,那應該倒閉。”

阿裡雲回應“不安全”

6月1日,《網絡安全法》實施第一天,順豐和菜鳥陷入資料之争,在資料資源方面互不讓步,雙方皆以保護使用者資料隐私安全的名義指責對方。卷入這場“羅生門”的,還有順豐和菜鳥各執一詞的“雲市場”争奪,即騰訊雲和阿裡雲的的雲服務市場競争。

在這場風波中,關于安全的讨論争議也很多。

近日,胡曉明在上海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回應菜鳥順豐之争。“順豐早就是我們的客戶了,我也沒有提要跟順豐進一步加大雲計算的合作,我們都沒有找過對方。”胡曉明說。

他表示,一方面不存在與騰訊雲争奪順豐一事,另外一方面從技術角度也不可能實作通過使用者ip位址擷取使用者核心資料的可能。

在接受采訪的一個小時時間裡,胡曉明約有一半時間在談安全、回應與安全相關的質疑。據介紹,阿裡雲平台上承載了大概37%的中國網站業務,阿裡雲平均每天承受的攻擊是16億次。

據胡曉明介紹,阿裡雲有嚴格的内部審計制度。阿裡雲工程師進行任何運維管理操作時,都會有内部審計和實時違規預警。所有工程師都需要雙因素認證來完成操作人的身份驗證。此外,還通過定期的安全掃描和模拟滲透,來確定資料安全的内部控制有效、完整性。

“為什麼我們今天特别歡迎網絡安全法的正式實施?就像交通法規定的紅綠燈一樣,交通規則越嚴格越好。”阿裡雲的另一位負責人補充說,這個也是整個雲計算産業發展的前提。

網絡安全産業爆發期

從5月份的勒索病毒事件,再到6月的菜鳥順豐事件,疊加《網絡安全法》的落地,網絡安全的概念被熱炒到了新高度。

法律對于網絡營運者的管理責任作了較為明确的規定,《網絡安全法》規定了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而網絡營運者則應根據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要求,履行安全保護義務,保障網絡免受幹擾、破壞或入侵,防止資料洩露或被竊取或篡改。

6月13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2017中國網絡安全大會采訪十餘家參會網絡安全公司,其中瑞星安全的一位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近期咨詢業務的客戶明顯增加,行業向好。

北京另一家做雲安全服務的創業公司人士表示,國外的網絡安全市場相對成熟,中國相當于剛剛做完基礎設施建設,對安全的需求正處于爆發的上升期,産業也在爆發期。他們公司2015年創立,現在基本能做到盈虧平衡,比較難得。

據介紹,他們的客戶主要是政府的政務雲平台和金融機構,客戶的安全意識還是比較強的,特别是《網絡安全法》出台後,對一些網絡資料管理營運平台擔負的責任進一步清晰,大家也不得不重視起來。

某資訊安全衆包服務電商平台的ceo陳新龍表示,網絡安全元年,應該從2017年《網絡安全法》的實施開始。

根據國家網際網路應急中心資料顯示,2016年1月至11月,中國境内被篡改網站數量總數達到62894個,其中被篡改政府網站數量達到1483個。已收集到的資訊系統安全漏洞達9756個,其中高危漏洞3764個,占比為38.6%。

又一份idc 報告資料顯示,截至 2014 年底,中國資訊安全投資的比例依然不足 1%,和美國(3.6%)及日本(6%)等成熟市場差距明顯,中國網絡安全市場還有很大的釋放空間。

陳新龍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2017年他所創立的安全服務平台,新入駐的網絡安全廠商增長迅速。

此前,工信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總工程師尹麗波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目前政府的意識很強,包括工信部和網信辦,這些年都在對政府部門在做安全教育訓練和檢查,提升網絡安全意識,普及網絡安全技能和知識。在保護安全方面,大部分政府部門都已經行動起來。但企業這塊還有很大的空間,特别是中小企業,資訊化程度很低,更别說網絡安全措施。是以海量的中小企業,可能會是将來網絡安全産業的巨大目标群體。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