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任性地做一次“壞孩子”

作者:樹上有個好地方
任性地做一次“壞孩子”

青春的夢想是什麼呢?在北野武的眼中,它隻是一朵耀眼的花火,在寂寞中綻放開來,而後消逝,回歸黑暗。電影《壞孩子的天空》講述的就是壞孩子的故事,實際上,生活無謂始終無謂輸赢。在這裡,沒有壞孩子變成好學生,迷途知返;也無奮發圖強一舉成名的勵志。這裡隻有青春,隻有生活,不如你所期待,曲曲折折地發生了,奮力追趕的世界,總會不偏不倚地被某個節點選中。

電影的結尾處,在單車上,小馬傷感地問:“新志,我們是不是已經完蛋了?”新志說:“胡說,我們不過才剛剛開始!”清新而爽快的音樂響起,伴着有節奏的鼓點,故事在此終止,留給我們一個光明的尾巴。

任性地做一次“壞孩子”

升學考試,應試教育,擠壓着孩子們的每分每秒,條條框框的各種規則束縛着孩子們的天性,即便是長大的我們,成為“打勞工”“幹飯人”,也越來越失去活力。什麼是生活呢?什麼是夢想呢?什麼是幸福呢?這些好像統統都有點遠了,我們從教室的小桌子裡挪到了寫字樓上的格子間,課桌變成了工位,生活在無形的“套子”裡。

在《樹上有個好地方》裡,巴王超過一躍成為有權力的“小人書管理者”,無論成績好壞,同學們都有點“巴結讨好”他的意思。畢竟,小人書的誘惑得多大呀!在巴王超過“占樹為王”之後,藏好了各種他的“小寶貝”。孩子們一起爬樹,掏鳥蛋,烤鳥蛋,打秋千,打彈弓,偷看小人書,校園和課外生活得有滋有味。這才是無憂無慮的童年啊。

任性地做一次“壞孩子”

水木年華在歌裡唱:“青春像一扇關閉的窗,外面是美麗的圖畫。”沈慶的《青春》裡也有這樣的話:“洋溢着眩目的光華,像一個美麗童話。”懵懂年少時,總以為窗外有着最美麗的花朵,最終在孤獨與幻滅、迷惘與找尋中慢慢長大,又在對青春的追憶與歎息中慢慢老去。無論是規規矩矩的做一個乖乖仔,還是任性妄為的做一個淘氣鬼,時光總是在流逝,在一點一滴的積累着你的寶貴人生故事。

任性地做一次“壞孩子”

假如有時光機,你想不想回到過去,大膽地做點小時候完全不敢做的事情,偷偷寫一封情書,在假期放飛自我玩到昏天黑地,對“永遠也寫不完的”卷子表示一次小小的拒絕,讓老師“吹胡子瞪眼”、無可奈何,讓同學“一臉羨慕”、表示崇拜。

任性地做一次“壞孩子”

當然啦,你很難遇到時光機的,不能人人都做野比大雄,有一個能用小圓手掏出來各種神奇小工具的哆啦a夢。

是以,你也渴望有這麼一個地方,做一次“淘氣鬼”“壞孩子”,揪一下女生的小辮子,跟男生一起爬樹,一起打彈弓,一起玩水槍,滾鐵環,跳大繩,踢毽子,拍洋牌。

任性地做一次“壞孩子”

說不定,這裡就有一個好地方,讓你過足一次做“壞孩子”的瘾,釋放生活中的壓力,任性一回,恣意一次。

#樹上有個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