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汶川地震中"最牛校長"走了10年,他的學校怎麼樣?

作者:話匣子FM

2008年5月12日

毗鄰地震災區北川縣尚禹中學

超過2,300名教師和學生在短短1分36秒内逃脫

學校建築也沒有因地震而倒塌

當時的校長葉志平是以被稱為"最牛校長"

汶川地震中"最牛校長"走了10年,他的學校怎麼樣?

Ty3年過去了

學校堅持安全教育和應急實踐

整個地方教育體系

人們也在努力"使奇迹正常化"

汶川地震中"最牛校長"走了10年,他的學校怎麼樣?

最牛校長的奇迹代碼

2008年6月初,記者前往災後桑玉中學采訪,時任校長葉志平說,學校在地震中創造了奇迹"密碼"。

尚宇中學實驗教學樓建于20世紀80年代初,牆壁和地闆不是水泥,而是竹條、紙袋等垃圾,屬于典型的危險室。1995年,葉志平成為校長後,借錢找了一家正規的建築公司,在地闆上加滿了混凝土,加強了實驗教學樓,成本僅為17萬元,維修費高達40萬元。

自2005年以來,尚玉中學一年一度組織疏散演習,這是為地震籌劃的工作,為2300多名師生安全疏散學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汶川地震中"最牛校長"走了10年,他的學校怎麼樣?

13年不變的疏散演習

2011年,57歲的葉志平因突發腦出血去世。時至今日,建立的尚育中學已經由兩位校長取代,最牛校長留下的傳統也一直流傳下來。

今年5月8日,在防災減災日前夕,尚禹中學每年至少舉行兩次疏散演習,記者拍攝了全校師生一分多鐘在操場上快速集會的畫面。

視訊加載...

汶川地震中"最牛校長"走了10年,他的學校怎麼樣?
汶川地震中"最牛校長"走了10年,他的學校怎麼樣?

211班學生田家怡說,兩年前發生了一次小地震,就連剛開學的大一新生也得以逃走。

當時課堂上的老師告訴我們,這不是一次演習,而是有序的撤離。學生按照原規定,前4排從前門出發,最後4排從後門出發,然後按通常指定的走廊疏散。大家也都知道要彎下腰,抱着頭,全校很快聚集在操場上。我上一年級,但剛進校參加練習,平時學校也有保安課,是以和同學們都熟悉這個過程。雖然後來心裡,畢竟沒有遇到地震,但很慶幸學校安排了這些。

在尚禹中學教學樓裡,葉志平親自設計的樓層疏散地圖仍然挂在牆上,各種安全智語和安全職責也随處可見,對于以上内容,師生早已胸口無憂。

汶川地震中"最牛校長"走了10年,他的學校怎麼樣?
汶川地震中"最牛校長"走了10年,他的學校怎麼樣?

讓奇迹不再是奇迹

地震疏散演練并不是尚育中學唯一的安全工作,負責安全工作的副校長鄧勇介紹,應考慮防震減災、森林防火、防洪、交通安全、家居安全、心理健康等教育。葉小春時期,學校安全工作形成了一套理論方法,現在學校管理部門也不斷增加新的内容,寫進了《安全工作必讀》和《安全工作應急預案》兩本教科書。

汶川地震中"最牛校長"走了10年,他的學校怎麼樣?

每個崗位都需要落實細節,每周二将所有安全教育納入安全教育課程,以各種教學形式向學生灌輸。

汶川地震中"最牛校長"走了10年,他的學校怎麼樣?

更廣泛的新校園也為校園安全提供了更好的條件。

汶川地震中"最牛校長"走了10年,他的學校怎麼樣?
汶川地震中"最牛校長"走了10年,他的學校怎麼樣?

安州市綿陽區教育體育局學校安全後勤管理處處長溫一權介紹,安全教育長期以來一直是國家的重大事件,從幼稚園到國中,甚至所有教育訓練中心,共有近100所教育機構,每年至少開展兩次大型演習, 各種安全教育已成常态,國家将作出相應的考核。桑榆中學原址現已改建為上玉鎮國小,小孩子心中也深深紮根安全教育。

讓奇迹不再是奇迹,成為整個教育體系的共同目标。

汶川地震中"最牛校長"走了10年,他的學校怎麼樣?
汶川地震中"最牛校長"走了10年,他的學校怎麼樣?
汶川地震中"最牛校長"走了10年,他的學校怎麼樣?

安全是為了更好的學習和發展

桑榆中學現任校長佟曉華表示,說到尚玉中學,當年地震中對标簽的重視程度不高,學校更以老校長的理念為榮,保持了當地一二的教學品質, 以及高速全面發展的過程。

汶川地震中"最牛校長"走了10年,他的學校怎麼樣?

"我們的教學品質一直是安州的領跑者,很多學生來學習。現在比較強調全面發展,比如我們是國家足球特色的學校,連續五年被評為安州區冠軍,男子和女子籃球也連續多年入選該區。我們的谷物藝術工作坊,也就是學生用食物繪畫,也是最大的特色。包括管樂、器樂,我們一直在外面聘請老師教學生,不收他們一分錢。前段時間,學校參加了安州區藝術節,獲得了四項一等獎和兩項一等獎,我們仍在計劃開展勞動教育。"

汶川地震中"最牛校長"走了10年,他的學校怎麼樣?

搶劫後,向前走向太陽

T3年過去了,地震震中的人們大多不願意在記者面前談論災難,但他們總是用各種行動來踐行抗震救災的偉大精神。正如汶川縣英秀鎮鳳口中學遺址旁的叙述者楊翠香每天向遊客介紹的那樣,這種精神已經内化為繼續生活、災後重建、民生改善等,照亮了前方的道路。也許這是對已故親人最好的解脫。

汶川地震中"最牛校長"走了10年,他的學校怎麼樣?

多年來,我們以跑步、馬拉松等形式向同胞緻敬,表現出更加積極樂觀的态度。現在看,我們這裡最安全的地方是學校,最美的是房子,最科技的是醫院,最滿意的是當地人。

照片 王海海,王甯

一些圖像來自網絡

作者:錢傑、王甯,上海電台記者

汶川地震中"最牛校長"走了10年,他的學校怎麼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