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未期,廣西博白的太子來曆

李自成,陝西米脂人,号稱李闖王,明末農民起義領袖,1644年3月18日攻克北京,明朝滅亡,建立大順政權。1644年5月27日,多爾衮率八旗軍與明總兵吳三桂合兵,在山海關擊敗李自成。李自成潰軍匆匆南下。1645年5月17日,李自成命喪在湖北通城九宮山。

李闖王是一個陝西人,與地處南蠻地帶的博白縣本來“八杆子打不着”,但他卻在博白留有一個天大的謎:他的一個“太子”随大軍逃命到博白,卻留下千古遺恨,随曆史潮流卷起的塵煙雨打風吹去。

香火鼎盛太子廟

在博白縣永安鎮李村的一個長長的山坡上,公路橫穿而過。在公路旁,有個一畝地大小的廟宇,門牌上寫“太子廟”三字。裡面充盈煙火氣,中間天井兩旁各長有一棵碗口粗的榕樹,樹根與虬枝攀纏在一起,旺盛的綠色像兩頂鬼蜮的華蓋。正廳裡端坐一将軍神像,對聯疊疊,輕輕訴說着不堪回首的過往。

明朝未期,廣西博白的太子來曆
明朝未期,廣西博白的太子來曆
明朝未期,廣西博白的太子來曆
明朝未期,廣西博白的太子來曆
明朝未期,廣西博白的太子來曆
明朝未期,廣西博白的太子來曆
明朝未期,廣西博白的太子來曆

李太子命喪博白

筆者心生好奇:此太子為哪個太子?是哪吒三太子還是那個皇帝的太子?這個太子與博白曆史有屁毛關系?一問村民,個個竟直指李闖王的太子,并說起留傳民間的李闖王太子戰死此地的故事。

原來,當年李闖王餘部加入南明複國大軍,在李定國的率領下流竄博白(道光版《博白縣志》有載),李闖王的一個太子随軍,被吳三桂追兵一路追殺至永安李村,于是兩軍接陣,殺聲震天。結果屍橫遍野,年紀幼小的李太子從飛奔的馬上掉了下來,當場摔死在江邊的沙洲上。大軍卷塵而去,哪個顧及死去的李太子。李村人念及闖王畢竟是起于闾巷間的皇上,就把這個死去的李太子的屍體移上江邊的長坡上,草草葬了。日久太子顯聖護佑村民,村民感念其恩德,在土墓下方約五十丈處,建起一個太子廟,友善祭祀。

在當地一個年長老伯的帶領下,我們終于在太子廟上方的果園裡找到了太子墓。其墓是一個長方形的土堆,高于地面數尺。上面長滿灌木與荒草。我們不敢大聲喧嘩,虔誠地鞠上三躬。

明朝未期,廣西博白的太子來曆

太子墓

李老伯說,他們村人以前都堅持祭掃。近年來,大家都忘記了給太子上墳,墳墓長上雜草了。恐怕年長日久,大家都忘記了這個太子墓,更忘記了太子是誰,留有什麼故事。

我們不禁唏籲。多少英雄故事,湮沒于人間的煙火啊!

李闖王真有太子嗎?

李自成有過四個老婆:

1.韓金兒:李自成第一任妻子,因與蓋虎通奸而被李自成所殺。

2.邢夫人:李自成第二任妻子,勇武聰明,負責管理農民軍軍用物資,後與高傑私通降明。

3.高桂英:李自成第三任妻子,李自成稱帝後立其為皇後。

4.窦美儀:原明宮宮女,李自成入住紫禁城後納其為妃。

史料未有李闖王太子記載,但野史有傳言。

李闖王沒有死于九宮山,民間有多種說法。至今有不少地方的人拿出物證自稱為李闖王後人。廣東樂昌北部山區古廟内神像的普遍造型――分别為高桂英、李闖王、宋獻策和李太子。

可是,李闖王的太子是兒子還是義子,不得而知。

李闖王有“義子”張鼐,在九宮山随闖王血戰,與一名劉姓伴當成功出逃報訊。顧誠先生的《南明史》有記載。

李太子真來過博白嗎?

李闖王餘部來過廣西,也來過博白。

李自成去世後,高桂英還帶着軍隊與南明小朝庭合作抗清征戰三十多年,後來就再也沒有關于高桂英的記錄。博白縣永安鎮大帽頭有望軍石,相傳高夫人曾爬上此石。

李闖王的手下大将來過廣西。

黨守素,陝西合陽人,生卒年不詳,屢建戰功,升至"威武将軍",封"載侯",鎮守蘭州。闖王失敗後,與李過、高一功等率部由西北南下,随高夫人歸明抗清。

郝搖旗,原名郝永忠,初于軍中為大旗頭,故名"郝搖旗"。李自成死後,降于何騰蛟,與李過等擁明抗清,賜名永忠。屢敗清軍。1647年取得全州大捷。後郝部劫掠府城,挾持永曆帝往柳州。

高一功,李自成妻弟。李自成遇害後,随李過與堵胤錫媾和,聯明抗清,南明授禦營前部右軍,挂龍虎将軍印,封列侯,賜名必正。1649年李過病死,他統領其軍,率部由廣西慶遠往貴州轉移,途中遭孫可望打擊陣亡。

李過,又名錦,字補之,号稱"一隻虎",陝西米脂人,李自成之侄,大順制将軍、都督。自北京敗退時奉命鎮守陝北,與清軍作戰三月,管束清軍南進。南逃時與高一功率部轉戰荊門。李自成死後,李過與餘部會集,後團結南明何騰蛟、堵胤錫、瞿式耜等團結抗清,号"忠貞營"。隆武政權建立後,賜其名為赤心,封為興國侯,守荊州。複随李定國轉戰湘、桂五年。

李定國義軍到來博白,清道光版《博白縣志》有載。

相傳張獻忠義子李定國帶領義軍從雲南來到玉林,曾在博白縣雙鳳鎮聖女嶺以及附近的天鵝頭短暫駐紮留下一百二十多個行軍火竈,士兵将茶種播種聖女嶺,成為今天的“聖女嶺茶林”。然而,李自成之母卻壽終于聖女嶺不遠的一個村莊裡,該村是以而得名為大(齋)壽堂,齋壽堂、菩薩塘等村為當年做法事之地。大壽堂至今尚有“王母廟”。天鵝頭山西側有口王母墳。

民間傳說,李定國帶領殘軍從樟木過雙鳳,在雙鳳大(齋)壽堂死了個“王母”,敗走永安在太子廟處死了個“太子”,在貞平高坡死了個“王姑”,都有墳為證。當然,“太子墳”外還有個“太子廟”。

古今多少事,留給後人追懷。置身那金戈鐵馬的歲月中,仿佛還聞到戰地黃花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