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嚴景耀:中國犯罪學研究的開拓者 | 周末人物

作者:社會學吧
嚴景耀:中國犯罪學研究的開拓者 | 周末人物

最近,民進甯波市委會批複民進餘姚市教育二支部更名為民進餘姚市景耀支部。以名人命名民進基層支部,這在全國實屬首例。民進餘姚市景耀支部的正式挂牌,不僅彰顯了餘姚民進的文化底蘊,更為深度挖掘中國犯罪學研究先驅、中國民主促進會建立人之一的嚴景耀的光輝事迹和當代社會價值提供了會史教育基地。筆者作為民進最基層組織的負責人,謹撰此文以紀念民進元老、餘姚鄉賢嚴景耀。

嚴景耀是我國著名的社會學家、法學家,也是中國犯罪學研究的開拓者,更是一位傑出的民主革命戰士。他1905年7月24日出生于現低塘街道姆湖村嚴家自然村,雖然家境貧寒,但少年時他就博覽群書,勤奮好學。在其姑母的資助下,他從上海民主中學畢業,又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燕京大學社會學系。

有感于當時中國社會動蕩不安,犯罪現象嚴重,而學術界又忽視中國犯罪問題研究的現狀,嚴景耀在大學求學期間,就明确了自己今後的犯罪學研究方向,并利用暑假到北京陶然亭附近的京師第一監獄實習,同吃、同住、同幹活的鐵窗生活讓他全方位地獲得了第一手研究資料,寫下《北京犯罪之社會分析》《中國監獄問題》等多篇極有價值的論文。

1928年,嚴景耀在燕京大學大學畢業後,留校攻讀研究所學生并兼任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助教,他将犯罪學調研的視野擴大到全國20多座城市的監獄犯人及監獄管理情況,搜集了300餘種個案資料和大量圖表,并抄錄了全國12個省監獄的相關材料。他專業能力出色,得到了當時中央研究院總幹事楊杏佛的賞識,派他代表中國政府參加了在捷克斯洛伐克舉行的第十次國際監獄會議,會後又去法國、英國參觀通路。其間,他對兩種截然不同的社會制度進行了反思與對比。為了開闊自己的研究視野,1930年夏天,他接受燕京大學頒發的赴美進修獎學金,到紐約社會服務學院學習,半年後到芝加哥大學主修犯罪學。白天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的他還經常到勞工夜校學習馬列主義課程以及俄文。那時,他結識了中國共産黨在美國的組織負責人冀朝鼎和徐永瑛,并受到進步思想影響,參加了反帝大同盟(共産黨外圍組織)的革命活動。這些經曆為他日後學術思想和進步民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進一步做好中國犯罪問題的研究工作,他繼續攻讀,于1934年獲得芝加哥大學犯罪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中國的犯罪問題與社會變遷的關系》既是近代中國第一部論述犯罪問題和社會變遷的著作,又集中展現了他在犯罪學領域研究的最高成就,是以,他被學術界公認為近代中國犯罪學研究領域的開拓者和先驅。

嚴景耀:中國犯罪學研究的開拓者 | 周末人物

嚴景耀、雷潔瓊夫婦合影

嚴景耀在燕京大學講授犯罪學和社會調查課程時,非常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引導學生傳承經世緻用、學貴踐履的優秀品質,讓學生在學習書本知識之餘,走出校門,到底層生活的老百姓中去。監獄、礦場、煤窯等地經常能看到他和他的學生一起調查研究、實地考證的身影。他提出,社會的劇烈變革和動蕩是犯罪的根本原因,并把當時中國社會的犯罪問題歸結為:社會制約失效和社會解體所引起的必然結果;社會變遷引起新舊法律觀點與道德規範的沖突沖突,很多人在急劇的社會變化中因失去方向、不辨是非、不谙法律而犯法;底層百姓生活所迫為生計而犯罪。當時,他尖銳地指出:“英美社會學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改良主義,是不可能醫治中國社會的病根的,要消除中國社會的弊端,要徹底解決中國犯罪、貧窮、落後、失業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必須改變社會制度,反對法西斯主義,反對獨裁政治,實行民主,學習蘇聯,走社會主義道路。”事實證明這些觀點是經得起曆史的檢驗的。一二·九運動後,嚴景耀毅然投身并支援學生參加抗日救亡運動,但在白色恐怖下,他被迫離開大學講台,輾轉來到上海。由于出色的犯罪學研究造詣,他被聘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西牢助理典獄長,成為第一位在西方監獄管理系統中職位最高的華人。

新中國成立後,嚴景耀一邊以學術專家的身份活躍在大學講台上,一邊積極投身學校的教育管理工作,相繼擔任燕京大學政治系主任、代理法學院院長,同時兼任北京大學法律學系教授。之後,他參與北京政法學院(中國政法大學的前身)的籌建工作,從學校硬體營運設施到内部專業學科設定、教師的選用等,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學院成立後,他出任國家法教研室主任,兼任校務委員會委員,講授《蘇聯國家法》《資産階級國家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等。為深入了解新中國如何改造犯人,他曾以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親自到上海視察提籃橋監獄(前身為其任職過的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監獄)和上海少年犯管教所走訪調查,除了仔細觀看獄内監舍、工場和有關設施,還邀請監獄從業人員進行面對面交流,共同思考新中國監獄制度的建構。他撰寫的《中國監獄問題》為當時監獄問題的治理提供了切實有效的對策,很多獨到的見解和建議至今仍然可以借鑒。

這裡很有必要提到嚴景耀的夫人——曾任民進中央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雷潔瓊女士,她是我國著名的社會學家、法學家、教育家,傑出的社會活動家。她與嚴景耀相識、相知,并成為終身伴侶,是數十年志同道合的親密戰友。他們風雨同舟,并肩戰鬥,在以民族使命為己任的遠大抱負的感召下,積極參加謀求國家進步的社會活動,在共同的事業和生活中互愛互敬,互勉互助,是值得誇耀和羨慕的民進伉俪。

1988年12月16日,民進餘姚支部成立前一天,雷潔瓊副委員長從北京寄來了賀函;1993年5月12日,她曾應邀來餘姚,為河姆渡遺址博物館的開館剪彩,當晚還會見了民進餘姚支部全體成員,她平易近人的笑容一直刻在當時接受會見的每位餘姚民進人心中。

嚴景耀曾先後擔任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第一屆至第三屆理事會常務理事,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第四屆、第五屆常委會常務委員,第一屆至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73年,他調任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研究國際問題。

1976年1月12日,嚴景耀因腦溢血在北京病逝。

嚴景耀的一生可謂光彩照人,其建立的中國犯罪學這一學科将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科學研究互相統一,既有獨立的深度思考,又有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他大膽突破西方的理論架構和模式,采用社會人類學實地調查法,不斷創新理論,綜合考量引起犯罪現象的各類社會問題和環境因素,持之以恒,進行了數十年卓有成效的研究。他深入牢獄,與犯人同吃同住擷取真實材料的事迹令後人敬佩。嚴景耀這種腳踏實地、勇于創新、敢于批判的學術精神對當今法政研究仍然發揮着積極的啟示作用。同時,他還為後人樹立了愛國愛民、獻身教育的榜樣,他為國家、為家鄉留下的精神遺産彌足珍貴,一定會恒久相傳。

來源:餘姚新聞網-餘姚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