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計算和大資料等新技術的推動下,服務型制造能力成為決定制造企業競争力的關鍵以及利潤主要來源,許多傳統的制造企業将業務重心從生産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移。
全球制造業發展正呈現出制造業服務化,即以生産過程為主向服務型制造轉型的趨勢。中國政府正在大力推動制造業的創新與轉型,強調制造業要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時代的新技術,實作跨界合作,模式創新,其中最重要的一塊就是打造服務型的制造模式。
為什麼要向服務型制造突圍
制造商之是以在他們的投資組合上添加服務内容,是為了防止季節變化對業務産生的影響,并且可以獲得額外收入和更高的盈利能力、實作品牌差異化以及充分滿足顧客的需求。有兩種方式可以使制造企業通過添加服務取得更多價值:将服務作為另一種“産品”輸出,或者将部分客戶體驗內建進去。
這些項目将企業的硬體、軟體以及服務內建在一起,使服務從過去一個售後服務内容控制工程網版權所有,慢慢變成一個關鍵的商業模式。當今,企業仍在繼續開發新的服務功能,如通過收購的方式進行。
物聯網發揮關鍵作用
在制造商向服務提供者演變過程中,物聯網是一個關鍵的實作技術。像泵和壓縮機這種非常傳統的産品,在人們印象裡與網際網路完全挂不上邊。而現在卻被制造成可以收集、存儲并傳輸資料的智能裝置。物聯網不僅讓制造商通過聯網裝置展示操作的可見性,而且可幫助拓展市場及收入機會,并且為産品提供附加的智能服務。
例如,制造商現在可以遠端監視并控制産品,了解産品的整個生命周期。除了最初購買時與客戶建立的關系外,他們還能夠通過提供增值服務拓展和加深與客戶之間的關系,比如為客戶進行軟體更新,管理及支援合同問題等等。harborresearch的總裁在最近一次的物聯網大會上曾提出,“一旦一個制造商将他們的産品通過網絡連接配接起來,他們與客戶和使用者的關系就會自然而然地不斷發展和深入。”
以客戶為中心
向服務型制造轉型面臨着很多挑戰。服務業務遠比産品制造複雜,有更多不可預知的多樣需求。它的運作速度也要更快,客戶期待更多直接的反應及更高水準的服務。以客戶為中心是個核心原則。這意味着企業需要采取一種由外而内的業務方法,基于客戶的需求做出業務決策。
企業不僅要了解産品/客戶生命周期中出現的服務機會在什麼地方,也要了解對于客戶來說什麼是最有價值的。企業需要集中力量,從文化上、組織上以及技術上進行轉變。會涉及到員工教育訓練、部門重組以及技術投資,讓員工了解怎樣才能更好支援客戶。
利用crm成功實作向服務型制造轉型
如何成功向服務型制造轉型?充分利用先進的客戶關系管理(crm)平台是秘密武器。crm系統使企業能夠從各個管道充分地收集客戶資料,進而更好地了解客戶以及客戶的産品生命周期,并通過這些資料幫助推動他們業務的發展。
crm還将企業的銷售、市場和客戶服務團隊連接配接起來,是以制造商可以更好、更快地為客戶服務,并且取得更一緻的跨客戶關系。最重要的是,使用客戶關系管理收集客戶資料能夠幫助制造商預測客戶需求,為産品及服務創造更多的銷售機會,為企業發展提供見解,培養長期客戶關系和提高客戶生命周期價值提供更多機會。
将産品轉化為服務之後
服務業已經占到全球經濟的80%了,所有迹象都表明它仍在持續發展。制造商向服務型突圍的具體實施步驟是什麼?
首先,他們必須了解他們在連接配接世界中的角色,了解他們的産品更深層次的需求。其次,用以客戶為中心的原則來識别目前産品/客戶生命周期中的服務機會在哪裡。最後,制造商必須通過實施crm客戶關系管了解決方案,才能最終實作向服務型制造的轉型,進而赢得市場的先機。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創新的crm将是企業突圍的利器。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