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門介紹輕武器的權威軍事刊物!
湯姆遜沖鋒槍是一代曆史名槍,而在收藏界,收藏關于它的說明手冊也很盛行,就如這本瑞典語版手冊留存稀少,價格不菲……
當年,瑞典步兵戰鬥學校的教官在示範湯姆遜沖鋒槍
湯姆遜沖鋒槍在曆史上名噪一時,關于它的經典故事也久傳不衰,世界各地的槍械收藏者都争相收藏湯姆遜沖鋒槍,有不少狂熱粉絲甚至擁有該沖鋒槍的許多版本。許多收藏者不僅收藏沖鋒槍,還收藏關于它的各種附件和紙質資料。
一般說來,湯姆遜沖鋒槍按照其制造公司的先後,分為多個時期:華納&史瓦塞公司(warner&swasey)時期、柯爾特公司時期、美奎(maguire)公司時期、威利斯和納姆裡奇武器公司(willis and numrich arms company)時期、重建的自動軍火公司(auto-ordnance corporation)時期以及卡爾武器(kahr arms)公司時期。其中,柯爾特公司時期的紙質資料深受收藏者的喜愛,當然其價格也非常昂貴。
由于柯爾特公司生産湯姆遜沖鋒槍的時間長達二十年,是以由其所附的該槍紙質資料的種類也非常豐富。不過,至今尚未有關于這一時期所有紙質資料的全套樣本。是以在收藏界,一旦有新的柯爾特時期紙質資料被發現,總是會引起一陣轟動。本文将要介紹的瑞典語版湯姆遜沖鋒槍說明手冊就屬此列。
自動軍火公司1940年
瑞典語版湯姆遜沖鋒槍手冊
說起這本手冊的來源,要追溯到二戰初期。1940年1月25日,瑞典皇家軍隊向自動軍火公司(美國人約翰·湯姆遜于1916年成立的自動軍火公司并無制造裝置,其業務主要依靠與柯爾特公司的合作完成,即柯爾特公司制造、自動軍火公司負責銷售)簽下了500支m1928a1湯姆遜沖鋒槍訂單,計劃裝備瑞典志願軍團(sfk),以便投入芬蘭戰場抗擊蘇聯軍隊——這場戰争被稱作“蘇芬冬季戰争”。美國方面完成了訂單,但瑞方還未及發放,戰争就已結束。不過瑞典皇家陸軍還是接收了這批武器,并将其重新定名為kul-sprutepistol m/40(即m/40 11.43mm沖鋒槍)。這批沖鋒槍均由柯爾特公司制造,也是瑞典僅有的一批湯姆遜沖鋒槍。
需要說明的是,瑞典訂購的這批沖鋒槍為柯爾特公司生産制造,但其銷售工作卻是由自動軍火公司完成。這也是為何本文介紹的手冊被看作是柯爾特生産的沖鋒槍的資料,提到的卻是自動軍火公司。
多年以來,大多收藏者隻是知道自動軍火公司在1940年出版過瑞典語版湯姆遜沖鋒槍手冊。但這些手冊存世數量極為稀少,在瑞典也幾乎找不到。直到最近在瑞典終于發現了這樣一本由自動軍火公司出版的瑞典語版的湯姆遜沖鋒槍手冊,其上寫有一位前瑞典陸軍軍官的名字:艾瑞克·艾爾伯格(erik ahlberg)。根據瑞典軍事檔案,艾爾伯格生于1908年11月18日,是一個書商,在二戰時期服役于瑞典陸軍某後備步兵團。1956年1月,艾爾伯格被提升為上尉後備軍官,并調任瑞典皇家南部軍區第17後備步兵團。艾爾伯格近期辭世,家人在整理其遺物時才發現這本手冊。
自動軍火公司在1940年出版的瑞典語版《湯姆遜沖鋒槍手冊》的封面,注意其上“erik ahlberg(艾瑞克·艾爾伯格)”的簽名
這本在1940年出版的瑞典語版湯姆遜沖鋒槍手冊共21頁,手冊封面的瑞典語中文對照翻譯如下:upplaga 1940(1940年版本),uppgifter(資料),om(關于),thompson(湯姆遜),kulspruterpistol(沖鋒槍),modell 1928(m1928),auto-ordnance corporation 270 broadway(自動軍火公司,百老彙270号)。
值得一提的是,封面上的“百老彙270”字樣,是自動軍火公司的分廠位址,隻有極少數手冊上标有該位址,大部分手冊上給出的公司位址為“布裡奇波特市,康涅狄格州”。該瑞典語版手冊看起來似乎制作得十分匆忙,首先從頁數上看,其顯然不是對1940年英語版手冊的全文翻譯。根據記錄,美國貨船在1940年2月19日便載着組裝好的500支沖鋒槍及附件出發。如果手冊是随船運送的話,留給設計、編寫、修改、印刷和傳遞的時間隻有短短20多天(1940年1月25日下的訂單)。其次,在封面上也可以發現該手冊制作時間比較倉促的痕迹。如在右下角的瑞典語“tryck i u.s.a.(美國印刷)”正确的拼寫應為“tryckt i u.s.a.”;又如瑞典語版手冊上采用的實際上是湯姆遜m1921a沖鋒槍的結構圖(帶垂直前握把),而非瑞典訂購的m1928a1;再如,給出的m1928沖鋒槍配圖帶有垂直前握把(早期的湯姆遜沖鋒槍設有垂直前握把,後改為水準護手),供彈具圖檔是100發彈鼓、50發彈鼓和20發彈匣。實際上,這些配圖也多是自動軍火公司早期手冊上的配圖,瑞典所訂購的500支沖鋒槍隻配裝20發彈匣和50發彈鼓,并不配裝100發彈鼓。而且,自動軍火公司很早就不建議軍方在湯姆遜m1928a1沖鋒槍上使用100發彈鼓。
自動軍火公司1940年瑞典語版手冊第2頁上的湯姆遜m1928a1沖鋒槍結構圖。其帶有垂直前握把,由此可以判斷,該圖實際上應為湯姆遜m1921沖鋒槍的結構圖
自動軍火公司1940年瑞典語版手冊第10頁插圖中列出了湯姆遜沖鋒槍所用供彈具,包括:50發彈鼓,100發彈鼓,20發彈匣。實際上瑞典訂購的沖鋒槍并未配用100發彈鼓
由瑞典人編寫的
湯姆遜沖鋒槍手冊
瑞典皇家陸軍接收湯姆遜沖鋒槍後,很快便組織自己人編寫這套美制武器的瑞典語版手冊,并在1941年出版發放。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的戰争檔案館記錄,這本手冊隻有11頁,于1940年12月3日開始印刷,首印2000份,至今僅有屈指可數的幾份存世。
在這本手冊中,湯姆遜沖鋒槍結構圖依然采使用了自動軍火公司1940年瑞典語版手冊中湯姆遜m1921的,隻是将垂直前握把改為水準護手。
瑞典陸軍1941年手冊上的沖鋒槍結構圖。其仍沿用自動軍火公司1940年瑞典語版手冊中湯姆遜m1921沖鋒槍的結構圖,隻是将垂直前握把修改為水準護手
在收藏軍用武器手冊過程中,常常見到手冊上帶有使用者的名字。瑞典陸軍推出的這本11頁手冊也不例外,如有一本手冊,封面上赫然寫着“ljtn. thisell(提賽爾中尉)”字樣。根據檔案記錄,提賽爾中尉生于1908年5月8日,二戰期間與艾爾伯格上尉在同一後備步兵團服役。進一步的調查顯示,兩人不僅年齡相近,而且在二戰期間均曾被任命為後備少尉軍官,并且同一天(1956年1月1日)被調到瑞典皇家南部軍區第17後備步兵團任職。随着二戰期間瑞典加大了國産蘇米m37/39 9mm沖鋒槍的産量,那批500支湯姆遜沖鋒槍(即m/40沖鋒槍)在瑞典正規軍中不再使用,很快就配發到二線的後備步兵團。這也是為什麼瑞典語版湯姆遜沖鋒槍手冊總是被曾在後備步兵團服役的人手中發現。
瑞典陸軍1941年出版發行的m/40沖鋒槍手冊。注意封面上有“ljtn.thisell(提賽爾中尉)”的簽名
提賽爾中尉在那本手冊封面上還寫着這樣一句話:“g ller 1/3 1960”,其意是:“有效期至1960年3月1日”。這句話表明盡管手冊中的内容釋出于1941年,卻在1960年3月1日之前均有效。這句話不禁讓人疑惑,難道說瑞典軍方打算一直使用湯姆遜沖鋒槍到1960年嗎?或者說至少要庫存到1960年以備不時之需嗎?當然,鑒于年代久遠,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就不得而知了。
瑞典《步兵士兵手冊》
瑞典在1941年出版的《步兵士兵手冊(soldatinstruktion f r infanteriet)》上也有關于m/40沖鋒槍的說明。内容包括兩幅圖檔(直接引自瑞典編寫的那本11頁手冊)及相關說明。1941年度出版的《步兵士兵手冊》共有三個版本:初版、第二版和第三版。1943年,《步兵士兵手冊》再次推出了新版。
1941年《步兵士兵手冊》第二版封面
1942年版(左)和1943年版(右)《步兵士兵手冊》封面
在1941年和1942/1943年《步兵士兵手冊》中,關于m/40沖鋒槍的介紹并不完全相同,差别主要展現在措辭上。如1941年手冊中關于m/40沖鋒槍的附件這樣寫道:“附件為:備件箱及備件、背帶、帶有可容納備件箱口袋的腰帶、4個彈匣和1個彈鼓。”而在1942年手冊上,同樣的内容卻表述為:“附件為:裝備件的箱子及備件、m/40沖鋒槍背帶、含20發彈匣和50發彈匣袋的腰帶、4個20發彈匣和1個50發彈鼓。”這兩年的手冊中盡管表述不一樣,但本質上沒有太大差别——不過對收藏者來說,他們希望集齊所有版本。
最後一本《步兵士兵手冊》出版于1944年。手冊中提到m/40為瑞典陸軍列裝的三種沖鋒槍之一,同時又寫道“在此恕不詳述”。該手冊對瑞典軍隊二戰期間小批量購買的其他武器也多給出這樣的說明。
(本文發表于《輕兵器》2011年第8期下半月刊,公衆号文章有删改)
香港驚現法國進口“洋芋地雷”,竟産自德國?一戰德軍手榴彈穿越百年的跨洋旅程
火拼,複仇,搶地盤……黑幫題材遊戲:《黑手黨3》
眼熟不?名氣不大,性能不差:捷克vz23/vz25 9mm沖鋒槍
取代m2?采用柔性後坐技術:xm806輕量化重機槍
當ar平台愛上ak彈匣 ——羅克河武器公司lar47步槍
引發誤解的武器:nac湯姆遜沖鋒槍(下)
骁勇善戰的純種“黑貝”——德國毛瑟m1932 7.63mm沖鋒手槍
編輯:王曉濤 李昊
校對:魏開功
輕兵器官方微網誌:@輕兵器
輕兵器頭條号:輕兵器
輕兵器快手号:qbq_208
輕兵器抖音号:qingbingqi
《輕兵器》官方店鋪,主營《輕兵器》雜志、《輕兵器》合訂本及各種軍事圖書
你點的每個好看,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