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嘴潛鳥
美國當代著名詩人羅伯特--勃萊有一篇名為《潛鳥的鳴叫》的作品:
遠遠的無遮的湖泊中心
潛鳥的鳴叫升起來
那是擁有很少東西的人的呼喊
今天,就聊聊潛鳥。在全球有5種潛鳥,我國有4種。它們多分布在北半球高緯度地區。嘴直而尖、兩翅短小,尾短。潛鳥比鸊鷉更會潛水,而且飛行技術高超。起飛時,不像天鵝那樣還需要一段距離助跑。但它們在陸地上行動笨拙。
1、紅喉潛鳥
繁殖季的雄性
它是體型最小的潛鳥,體長僅61厘米。繁殖期,成年雄鳥喉及前頸呈現暗紅色。
非繁殖季的雄鳥
與黑喉潛鳥的差別在其振翼較快且較高
在繁殖期,主要栖息在北極苔原和森林苔原帶的湖泊、江河與水塘。在遷徙期間和冬季,多栖息在沿海海域。飛行時間,常呈直線飛行,速度很快。起飛靈活,不用在水面助跑就可在水中直接飛出,在較小的水塘亦能起飛。在地上行走卻較困難,常常在地上匍匐前進。
2、黑喉潛鳥
體型比紅喉潛鳥略大,體長約68厘米長,繁殖季,成年雄鳥的喉及前頸呈現墨綠色。在非繁殖期,下體白色上延至頸側及臉下部,兩側白色斑塊明顯。與紅喉潛鳥的差別是,它頸顯粗壯,嘴較厚而平端,且上體缺少白色斑紋。
夏季繁殖于北半球高緯度地區的淡水水域,冬季南遷至北緯30度左右的沿海海域越冬。
在中國比較罕見。
3、太平洋潛鳥
體型略大,體長約66厘米,比黑喉潛鳥略小。
在繁殖期,其羽色與黑喉潛鳥相似,但黑喉潛鳥的喉部呈現閃輝紫色,而非綠色斑塊,頸背白色較多。繁殖在西伯利亞東部至阿拉斯加及加拿大;越冬于日本沿海及北美洲西部等地。種群數量稀少。
4、普通潛鳥
體型較大,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和北大西洋,是北美洲較常見的潛鳥。
5、黃嘴潛鳥
在繁殖期,嘴為象牙白色,頭黑,有白色頸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