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計算網絡帶寬需求的正确姿勢

不同網絡的帶寬需求各不相同,如何正确地計算帶寬,是建立和維護一個穩定快速網絡的關鍵環節。

大多數網絡管理者都知道,帶寬是設計和維護穩定lan或wan時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帶寬與伺服器不同,後者可以在網絡生命周期中反複配置,而帶寬則通常是需要在網絡設計一開始時就用正确的帶寬公式确定出最優值來。

想知道在設計網絡時該如何計算帶寬需求嗎?在這個過程中有哪一些注意事項呢?本文下面将一一解答這一類的問題。

了解帶寬

帶寬是指網絡連接配接或所連接配接網卡所支援的資料傳輸速率。它同時表示容量和時間,是指兩點之間在特定時間間隔内所能傳輸的資料量。它通常以比特每秒(bps)為機關,有時也使用位元組每秒(bps)為機關。

網絡帶寬代表網絡連接配接的容量,但是在确定網絡帶寬公式時,一定要了解理論吞吐量與實際吞吐量之間的差别。例如,一個1000base-t(使用無屏蔽雙絞線)千兆以太網(gbe)網絡理論上可以支援1,000兆每秒(mbps)的帶寬,但是由于硬體和系統軟體的過載問題,實踐中是無法達到這種速度的。

在思考如何計算網絡帶寬需求時,要注意一個問題:不要将帶寬與吞吐量混淆在一起,後者指的是速度。雖然高帶寬網絡通常速度更快,但是也有例外情況。在思考帶寬問題時,一個很好的類比就是高速公路上的汽車。高帶寬網絡就像一條六車道的高速公路,它在任意時刻都可以通過幾百輛汽車。低帶寬網絡則像一條單行道,所有車輛隻能依次排隊通過。

雖然大型高速公路上的汽車很可能通行速度更快,但是遇到交通擁堵的時候所有車輛都可能停止下來。或者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由于一些大型貨車占據了公路上大部分位置,至少小汽車也無法在高速公路上快速行駛。類似地,即使一條高帶寬網絡也可能在遇到一些問題後變慢,如擁塞和高帶消耗應用程式。

正是這個問題給帶寬需求計算帶來了挑戰,但是帶寬計算公式也一樣可能造成問題。如果沒有足夠的帶寬,那麼網絡就一定會慢。然而,嚴重過度配置設定帶寬的開銷是大多數企業都無法承擔的。

那麼,應該如何确定符合你帶寬要求的正确計算公式呢?這個過程首先要明确這些問題:使用者在使用哪一些應用程式,以及這些應用程式的性能服務水準協定是什麼?我知道,有一些網絡經理隻關心有多少使用者來自于一個虛拟lan。但是,你真正要知道的是這些使用者将會在網絡上做什麼事情。有可能200個使用者所造成的網絡擁塞還不如3個使用者的嚴重。例如,當他們使用一些可怕的用戶端-伺服器應用程式或者過度使用高帶寬服務時,如高清視訊會議。

帶寬計算公式

計算帶寬需求包含2個步驟:

确定可用網絡帶寬數。

确定特定應用程式所需要的平均使用量。

這兩個數值都可以采用位元組/秒的機關。可以考慮使用這樣的公式:一個gbe網絡有125,000,000bps可用帶寬。其計算方法是位數(千兆網絡是100億)除以8,進而得到位元組數。

在确定網絡帶寬之後,還要計算每一個應用程式所使用的帶寬數。要使用網絡分析程式确定應用程式每秒鐘發送網絡資料包的位元組數。在這個計算過程中,首先要網絡分析程式上啟動cumulative bytes(累計位元組數)列。

帶寬公式的後續計算有:

捕捉運作該應用程式的測試工作站的進出流量。

在解碼彙總視窗上,标記出檔案傳輸的初始資料包。

查找到1秒鐘後的時間截,然後查詢當時的累計位元組域。 如果發現應用程式所傳輸資料量為200,000bps,那麼可以這樣計算:125,000,000 bps ÷ 200,000 = 625 并發使用者。這樣的話,即使有幾百并發使用者連網,網絡也不會出現問題。

但是,如果改為100mbps網絡,那麼計算公式就變為:13,102,000 bps÷200,000。那麼,這個網絡所能支援的同時運作應用程式的并發使用者不超過60個。是以,知道計算帶寬公式是網絡管理者要掌握的重要知識。

最後一個建議:捕捉10秒鐘的資料,然後再做除法。此外,最好要檢查多個工作站,才能保證最終結果真實反映網絡總體情況。另外,一定要确定網絡的并發使用者數量。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