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征信考量社交化和大資料化

什麼是征信?簡單來說,如果您向銀行借錢,那麼銀行就需要了解您是誰;需要判斷您是否能按時還錢;以前是否借過錢,是不是有過借錢不還的記錄等。這時候就需要專門的機建構立一個信用檔案,這就是“征信”。

傳統上,我國征信系統的資訊覆寫面主要集中在銀行信貸系統。央行個人信用資料庫采集的資訊主要有幾類:一是個人基本資訊;二是貸款資訊;三是信用卡資訊;四是信貸領域以外的信用資訊。是以傳統征信範圍相對狹小,對于個人其他經濟活動和社會活動尚缺乏信用報告。

随着網際網路金融興起,由于網際網路金融機構無法查閱央行的征信報告,就隻好通過自己的方法去建立征信體系。

相對于傳統征信是通過使用者借錢是否準時歸還來判斷使用者的信用,網際網路公司的征信徹底科技化、社交化、大資料化:金融資料、電商資料、生活資料、社交資料等全部納入考量因素。網際網路金融公司真融寶一位高管甚至表示,連使用者資料密碼的“敲迹”都成為判斷依據——通過輸入密碼間隔長短、頻率,可以判斷計算機的另一邊是不是一個真實的人,是不是密碼的所有者。

這些新式征信技術不但在網際網路金融領域大行其道,一些傳統金融機構也開始紛紛采取、借鑒,并依靠這些新征信技術來發掘價值使用者。

====================================分割線================================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