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土耳其駐華大使 阿布杜卡迪爾·埃明·約南)
中歐班列是歐亞鐵路運輸發展的重要标志。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由于空運和海運受限,鐵路運輸在穩定全球物流供應鍊和維持歐亞大陸互聯互通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中歐班列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土方自始至終都表示大力支援,過去十年裡,中歐班列取得了顯著成就,未來發展勢頭良好。
土耳其擁有着獨一無二的地理位置,曆史上便充當着連接配接歐洲和亞洲的作用,“絲綢之路”、“香料之路”等區域間貿易路線便是很好的例證。土耳其位于歐洲、亞洲和中東的交界地帶,地理位置優越,是地區交通要塞,近些年作為交通樞紐的影響力越發顯著。
在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的上司下,土耳其的高速公路、機場、港口、高速鐵路等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為實作歐亞互聯互通做出了重要貢獻。伊斯坦布爾新機場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機場之一,每年可容納乘客2億人次。土方正在建設埃迪爾内-卡爾斯高速鐵路,從中國到中亞再到歐洲的交通進而可以變得速度更快、成本更低。橫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亞武茲·蘇坦·斯萊姆橋、歐亞大陸海底隧道、馬爾馬拉海底隧道和橫跨伊茲米特灣的奧斯曼加濟大橋以及其他物流中心與通訊基礎設施都屬于土耳其綜合交通網絡的一部分。随着2022年年初達達尼爾海峽恰納卡萊1915大橋的竣工,亞洲和歐洲間便有多種交通方式來保證互聯互通,并使互聯互通的效率相比過去增加六倍。
土耳其正在加大力度修建高速鐵路,預計到2023年增修5500公裡。土耳其是世界上第八個擁有高鐵的國家,目前安卡拉、埃斯基謝希爾和科尼亞三個城市之間有高鐵,安卡拉到伊斯坦布爾間的高鐵很快就要建成。土耳其同時也在修建物流中心,以充分利用鐵路運載貨物的優勢。
土耳其建設交通一體化走廊的主要目标是建設現代絲綢之路,發展可靠的交通備用路線,推廣多式聯運(特别是在跨裡海貿易運輸走廊上),推動交通基礎設施改造更新,消除跨境運輸瓶頸,簡化通關手續,清除行政審批壁壘,提高物流、走廊管理能力,與中轉國家加強協調合作。
土耳其很多超大型工程建設項目都是由中方投資建設的,還有更多的項目正在籌劃中。許多交通、物流、能源、貿易等領域的項目開始進入傳遞階段,為古老的絲綢之路注入了新活力。未來土耳其的地理位置優勢将會更加突出。這些項目将融合進跨裡海貿易運輸走廊(下文簡稱中間走廊)項目中,進而打造出一條成本效益高且安全的亞歐交通路線。
中歐班列也受惠于土耳其鐵路、設施和相關服務的建設與換代更新。2020年12月中歐班列(中國—土耳其)的開通是土耳其交通發展的最新成果,将土耳其交通向前推進了一大步。該列車通過巴庫—第比利斯—卡爾斯跨國鐵路與中間走廊相接,總長約為8700公裡,途徑兩個大洲、兩片海域、五個國家,貨物從伊斯坦布爾到西安僅需不到兩周。當兩地鑿空的遙遠夢想成為現實之後,更多的貨運列車緊随其後。土中正計劃為兩地貨運列車制定周次列車時刻表,未來将有更多列車更加頻繁地往返于土中兩地。
西安市作為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和中國古都,見證了古代土耳其人、中國人及其他民族的商貿往來和人文交流。兩國先祖深谙安全穩定的交通路線對于經濟活動的重要性,古絲綢之路得以應運而生,以促進亞洲和歐洲間的貨物交易。如今,在經曆了數個世紀的風風雨雨後,土中重新踏上了這條路。可以說,我們正在利用科技和現代化帶來的機遇,共同建設現代絲綢之路。
我想簡單介紹一下土耳其跨裡海東西貿易運輸走廊的進展,并就該項目對于歐亞互聯互通的重要性發表我的淺見:
首先,全球經濟重心向東方的轉移為亞洲和歐洲間的貨物運輸注入了持續的動力,疫情使這種勢頭不降反增。一個很好的例證便是,2020年土耳其和中國的雙邊貿易額達260億美元,是歐洲與亞洲國家間雙邊貿易額的最好水準之一,然而随着土中兩國貿易、金融和投資往來的增加,未來雙邊貿易額有望突破500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土耳其和中國間的鐵路互聯将加速歐亞大陸的經濟活動,進而強化兩國的雙邊經濟關系。通過貨運列車,土耳其和中國生産的産品将會更加便捷地運往彼此的市場。土耳其的品牌和産品品質擁有良好口碑,在全球許多國家銷路暢通,這些産品将更加頻繁地出現在中國的貨架上。此外,土耳其商家也将加盟中國的電子商務平台,探索産品的線上銷售途徑。土方鼓勵土中企業家利用好中歐班列為兩國商貿發展帶來的新機遇。
其次,土耳其擁有8400萬人口,不僅是區域貿易樞紐,還是溝通三個大洲的橋梁,能夠輻射巴爾幹、高加索、中亞、中東和北非市場。土耳其與歐盟簽訂的關稅同盟協定使土耳其産品能夠進入歐盟市場,土耳其與28個國家簽訂了自貿協定,意味着土耳其能夠接觸到10億消費人群。
第三,中間走廊落地實施所需要的最關鍵的基礎設施已經竣工。巴庫—第比利斯—卡爾斯跨國鐵路總長840公裡,于2017年投入使用。從北京途徑裡海和博斯普魯斯海峽最終抵達倫敦的直達鐵路線正式建成,2019年11月通車。巴庫—第比利斯—卡爾斯跨國鐵路每年可容納100萬名乘客和650萬噸貨物,2034年可容納乘客數量和貨物數量将分别增長至300萬名和1700萬噸。近期,巴庫—第比利斯—卡爾斯跨國鐵路的貨物運輸量增長迅猛,2017年僅為4000噸,2020年疫情期間從19.5萬噸增長到接近40萬噸,2021年僅第一個季度便達到了10.6萬噸。
第四,中間走廊能帶來清晰可見的未來機遇。中間走廊是北部、南部路線以外的另一線路,能夠優化完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架構下的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中間走廊為中歐班列提供了現有線路以外的一條備選物流管道,增強了交通運輸的安全性。2021年3月蘇伊士運河堵塞事件再一次證明了開拓多條物流管道的重要性。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背後的邏輯之一便是廣泛開拓交通路徑,中間走廊兩端連接配接亞歐,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設立初衷相吻合。中間走廊為抵達巴爾幹半島、西歐、北歐提供了一條更快、更短的通道。此外,中間走廊冬季的氣候條件有利于輸送非耐用品和農産品。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都表達了加強土中合作的強大政治決心。土耳其是最早支援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跨裡海貿易運輸走廊倡議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有較高的互補性。2015年,土耳其和中國簽署了政府間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諒解備忘錄。在建設交通走廊、深化歐亞大陸區域經濟合作方面,土中可以實作進一步的利益融合。土耳其和中國的相關部門計劃就深化合作舉辦進階别會議。
随着亞洲的崛起和互聯互通項目的開展,全球正在經曆一場大轉型。土中在交通和物流領域深化合作将促進整個歐亞地區的繁榮和穩定。目前,兩國的務實合作已取得了顯著成果,近期土中之間中歐班列的開通便是一個成功例證。未來,随着土中合作持續深化,兩國必将會迎來更加廣闊的合作機遇和更加璀璨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