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ST海潤“摘帽”在即

上市公司進入年報披露關鍵期,一批st公司也逐漸拉開“摘帽”大幕。據不完全統計,在目前兩市54隻st股中,預計約有40隻表示2015年淨利潤有望扭虧為盈。

1月29日晚間,*st海潤釋出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5年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000萬至1.40億元,同比增長106.33%至114.77%,實作扭虧為盈。作為已連續虧損兩年的上市公司,海潤光伏在此次業績實作扭虧為盈後,避免了退市風險,同時公司也有望脫星摘帽。

*st海潤公告顯示,經财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本公司2015年年度經營業績與上年同期相比,将實作扭虧為盈,實作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人民币6000萬元~14000萬元,且2015年末淨資産為正。上年同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4759.55萬元。

業績扭虧為盈,對于一度背負輿論壓力的海潤光伏來說,可謂一劑強心針。此前海潤光伏與聯合光伏簽署的930兆瓦光伏電站并網發電項目遭到聯合光伏起訴賠償後,市場對于此事對公司業績的影響一直持消極态度,而随後經過積極協調,公司與聯合光伏及全球高增長行業系列基金獨立投資組合公司簽署三方協定,由後者全盤接手此前海潤光伏與聯合光伏簽署的合作架構内容,進而消除了海潤光伏的訴訟風險及對業績的影響。

事實上,除卻此次糾紛事件,海潤光伏在“保殼”方面也下足了功夫。聯合光伏抛出訴訟“難題”後,海潤光伏即推出了定增預案,啟動引入戰略投資者計劃。其收購源源水務主要看中後者旗下的電池元件和光伏電站開發業務。而引入戰略投資者是港股上市公司華君控股旗下的華君電力和保華興資産,華君電力是一家區域光伏巨頭,能與海潤光伏在光伏産業鍊上形成共赢,增強海潤光伏盈利能力。

資料顯示,海潤光伏主要生産單多晶電池片,處于行業領先水準。自2011年下半年開始轉型拓展海外光伏電站業務,目前在國内外9個國家累計完成和在建超過1gw的光伏電站項目。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