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為期2天的2021年國家葡萄體系杭州站、浙江省育種與協同推廣項目總結表彰會在紹興上虞舉行。
國家葡萄産業技術體系杭州綜合試驗站團隊成員,溫嶺、浦江、長興、餘姚、海鹽5個示範縣技術負責人和核心示範基地成員,萬畝左右葡萄主産地區、縣市級特邀代表,院地合作代表及當地葡農110餘人參加。
首日采用“線上+線下”的教育訓練模式,邀請多位大咖授課,内容精彩豐富。國家葡萄産業技術體系遺傳改良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劉崇懷線上上主講了“葡萄品種和适地栽培”。他講到,目前葡萄産業取得了一些成就,栽培品種豐富多彩、種植模式多種多樣、四季葡萄供應均衡、品質得到很大提升、産區變得相對集中、管理技術不斷進步。同時,葡萄産業也存在産能過剩、價格下行、良莠不齊、價格分化、勞力老齡、成本增加等問題,需要通過“品種+栽培”的進步來解決。葡萄品種花色種類多樣,要做好儲備,逐漸形成配套栽培技術,滿足市場多樣性需求。
國家葡萄産業技術體系果實病害防控崗位科學家、中國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教授王琦線上上主講了“葡萄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他從綠色防控概念、葡萄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以及技術示範應用三方面展開,具體介紹了葡萄主要病蟲害種類以及目前應用成熟的葡萄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主要有理化誘殺、天敵防控、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環境友好型化學農藥防治等技術措施。
國家葡萄産業技術體系病毒病防控崗位科學家、研究員董雅鳳線上上主講了“葡萄病毒病識别與防控“,可解決熱門的'陽光玫瑰’病毒病等疑難問題。
國家葡萄産業技術體系杭州試驗站站長、研究員吳江主講了“葡萄現狀與創新發展”,重點介紹了浙江葡萄産業存在的9大主要問題和防治對策,并針對浙江葡萄品種結構優化,提出了早熟的‘天工墨玉’等夏黑系列、中熟的‘鄞紅’等巨峰系列、晚熟的‘陽光玫瑰’及其後代三個系列品種搭配種植。在浙江等台風多發地,尤其适合種植她的團隊育成的特早熟葡萄品種‘天工墨玉’。
“這次吳老師邀請的都是全國有很大影響力的葡萄科研推廣領域的崗位科學家,通過專家遠端教育,現場互動,針對目前葡萄生産上的現狀與需求,講課内容滿足果農迫切需要。果農應用視訊方式接受教育,有利于提高學習效果,學習新技術,了解新品種,與時代同步。”餘姚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總站站長汪國雲說。
體系示範縣浦江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經濟特産站站長周海清介紹了在杭州綜合試驗站的指導下浦江葡萄産業發展現狀。體系示範縣溫嶺示範基地業主葉海波分享了‘天工墨玉’在當地的引種表現,今年雙膜覆寫的‘天工墨玉’在溫嶺4月10日成熟,比日本選育的早熟品種‘夏黑’成熟期早10天,品質好、無澀味、易化渣、有香氣、富營養、顔值高,售價高出‘夏黑’每斤4元左右,是一個難得的好品種。體系示範縣長興示範基地業主李火良介紹了葡萄品質與營銷模式。
現場還對支援杭州綜合試驗站工作的18名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并授予了榮譽證書。
活動期間,參會人員還一起品鑒了産自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海甯楊渡科研創新基地的15個品種與優系,一緻推薦皮薄肉脆、外形美觀、風味好的葡萄新品種‘天工冠玉’和‘15-339’。(見習記者 陳旦)
【投稿、區域合作請私信或發3469887933#qq.com24小時内回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