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參、丹參、西洋參等各種“參”有什麼不同,醫生為您解答人參紅參西洋參丹參黨參玄參太子參拳參竹節參華山參

作者:執業藥師龍小妹

日常生活中,我們在選擇中藥材的時候,往往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參”類中藥材,很多人當場就開始懵了,根本不知道怎麼去選取合适自己要求的“參”,而很多含有參字的中藥材盡管隻差一個字,但藥效卻完全不一樣,下面就來看一下中藥中各種“參”的用途用法:

人參、丹參、西洋參等各種“參”有什麼不同,醫生為您解答人參紅參西洋參丹參黨參玄參太子參拳參竹節參華山參

人參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幹燥根和根莖,多于秋季采挖,洗淨經曬幹或烘幹。栽培的俗稱“園參”;播種在山林野生狀态下自然生長的稱“林下山參”,習稱“籽海”。主根呈紡錘形或圓柱形,表面灰黃色,上部或全體有疏淺斷續的粗橫紋及明顯的縱皺,質較硬,斷面淡黃白色,顯粉性,形成層環紋棕黃色,皮部有黃棕色的點狀樹脂道及放射狀裂隙。香氣特異,味微苦、甘,具有大補元氣,複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養血,安神益智的功效,主要用于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内熱消渴,氣血虧虛,久病虛羸,驚悸失眠,陽痿宮冷。每次使用3〜9g,另煎兌服;也可研粉吞服,一次2g,一日2次,不宜與藜蘆、五靈脂同用。

人參、丹參、西洋參等各種“參”有什麼不同,醫生為您解答人參紅參西洋參丹參黨參玄參太子參拳參竹節參華山參

紅參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栽培品經蒸制後的幹燥根和根盞,秋季采挖,洗淨,蒸制後,幹燥,主根呈紡錘形、圓柱形或扁方柱形,表面半透明,紅棕色,偶有不透明的暗黃褐色斑塊,具縱溝、皺紋及細根痕;上部有時具斷續的不明顯環紋,質硬而脆,斷面平坦,角質樣。氣微香而特異,味甘、微苦,具有大補元氣,複脈固脫,益氣攝血的功效,主要用于體虛欲脫,肢冷脈微,氣不攝血,崩漏下血。每次使用3〜9g,另煎兌服,不宜與藜蘆、五靈脂同用。

人參、丹參、西洋參等各種“參”有什麼不同,醫生為您解答人參紅參西洋參丹參黨參玄參太子參拳參竹節參華山參

西洋參為五加科植物西洋參的幹燥根,均系栽培品,秋季采挖,洗淨,曬幹或低溫幹燥,呈紡錘形、圓柱形或圓錐形,表面淺黃褐色或黃白色,可見橫向環紋和線形皮孔狀突起,并有細密淺縱皺紋和須根痕,主根中下部有—至數條側根,多已折斷。體重,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平坦,淺黃白色,略顯粉性,氣黴而特異,味微苦、甘,具有補氣養陰,清熱生津的作用,主要用于氣虛陰虧,虛熱煩倦,咳喘痰血,内熱消渴,口燥咽幹。每次使用3〜6g,另煎兌服,不宜與藜蘆同用。

人參、丹參、西洋參等各種“參”有什麼不同,醫生為您解答人參紅參西洋參丹參黨參玄參太子參拳參竹節參華山參

丹參為唇形科植物丹參的幹燥根和根莖,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幹燥,根莖短粗,頂端有時殘留莖基,根數條,長圓柱形,略彎曲,有的分枝并具須狀細根,表面棕紅色或暗棕紅色,粗糙,具縱皺紋。老根外皮疏松,多顯紫棕色,常呈鱗片狀剝落。質硬而脆,斷面疏松,有裂隙或略平整而緻密,皮部棕紅色,氣微,味微苦澀。栽培品較粗壯,表面紅棕色,具縱皺紋,外皮緊貼不易剝落。質堅實,斷面較平整,略呈角質樣,具有活血祛瘀,通經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的作用,主要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脅痛,癥瘕積聚,熱痹疼痛,心煩不眠,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瘡瘍腫痛。每次使用10〜15g,不宜與藜蘆同用。

人參、丹參、西洋參等各種“參”有什麼不同,醫生為您解答人參紅參西洋參丹參黨參玄參太子參拳參竹節參華山參

黨參為梧梗科植物黨參、素花黨參 或川黨參的幹燥根,秋季采挖,洗淨,曬幹,呈長圓柱形,稍彎曲,表面灰黃色、黃棕色至灰棕色,根頭部有多數撫狀突起的莖痕及芽,每個莖痕的頂端呈凹下的圓點狀,支根斷落處常有黑褐色膠狀物。質稍柔軟或稍硬而略帶韌性,斷面稍平坦,有裂隙或放射狀紋理,皮部淡棕黃色至黃棕色,木部淡黃色至黃色。有特殊香氣,味微甜,具有健脾益肺,養血生津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肺氣虛,食少倦怠,咳嗽虛喘,氣血不足,面色萎黃,心悸氣短,津傷口渴,内熱消渴。每次使用9〜30g,不宜與藜蘆同用。

人參、丹參、西洋參等各種“參”有什麼不同,醫生為您解答人參紅參西洋參丹參黨參玄參太子參拳參竹節參華山參

玄參本品為玄參科植物玄參的千燥根,冬季莖葉祜萎時采挖,除去根莖、幼芽、須根及泥沙,曬或烘至半幹,堆放3〜6天,反複數次至幹燥,呈類圃柱形,中間略粗或上粗下細,有的微彎曲,表面灰黃色或灰褐色,有不規則的縱溝、橫長皮孔樣突起和稀疏的橫製紋和須根痕。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黑色,微有光澤,氣特異似焦糖,味甘、微苦,具有清熱涼血,滋陰降火,解毒散結的作用,主要用于熱入營血,溫毒發斑,熱病傷陰,舌绛煩渴,津傷便秘,骨蒸勞嗽,目赤,咽痛,白喉,療疬,癰腫瘡毒。每次使用9〜15g,不宜與藜蘆同用。

人參、丹參、西洋參等各種“參”有什麼不同,醫生為您解答人參紅參西洋參丹參黨參玄參太子參拳參竹節參華山參

太子參為石竹科植物孩兒參的幹燥塊根,垔季壟葉大部分枯萎時采挖,洗淨,除去須根,置沸水中略燙後曬幹或直接曬幹,呈細長紡錘形或細長條形,稍彎曲,表面灰黃色至黃棕色,較光滑,微有縱皺紋,凹陷處有須根痕。頂瑞有莖痕,質硬而脆,斷面較平坦,周邊淡黃棕色,中心淡黃白色,角質樣,氣微,,味微甘,具有益氣健脾,生津潤肺的作用,主要用于脾虛體倦,食欲不振,病後虛弱,氣陰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幹咳,每次使用9〜30g。

人參、丹參、西洋參等各種“參”有什麼不同,醫生為您解答人參紅參西洋參丹參黨參玄參太子參拳參竹節參華山參

拳參為寥科植物拳參的幹燥根莖,春初發芽時或秋季莖葉将枯萎時采挖,除去泥沙,曬幹,去須根,呈扁長條形或扁圓柱形,彎曲,有的對卷彎曲,兩端略尖,或一端漸細,表面紫褐色或紫黑色,粗糙,一面隆起,一面稍平坦或略具凹槽,全體密具粗環紋,有殘留須根或根痕。質硬,斷面淺棕紅色或棕紅色,維管束呈黃白色點狀,排列成環,氣微,味苦、澀,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血。用于赤痢熱瀉,肺熱咳嗽,癰腫瘰疬,口舌生瘡,血熱吐衄,痔瘡出血,蛇蟲咬傷。每次使用5〜10g,外用适量。

竹節參為五加科植物竹節參的幹燥根莖,秋季采挖,除去主根和外皮,幹燥,略呈圓柱形,稍彎曲,有的具陶質側根,表面黃色或黃褐色,粗糙,有緻密的縱皺紋及根痕。節明顯,每節有]凹陷的莖痕。質硬,斷面黃白色至淡黃棕色,黃色點狀維管束排列成環,氣微,味苦、後微甜,具有散瘀止血,消腫止痛,祛痰止咳,補虛強壯的功效,主要用于痨嗽咯血,跌撲損傷,咳嗽痰多,病後虛弱,每次使用6〜9g。

華山參本品為前科植物漏鬥泡囊草的幹燥根,春季采挖,除去須根,洗淨,曬幹,呈長圓錐形或圓柱形,略彎曲,有的有分枝,表面棕褐色,有黃白色橫長皮孔樣突起、須根痕及縱皺紋,上部有環紋。頂端常有1至數個裉莖,其上有莖痕和疣狀突起。質硬,斷面類白色或黃白色,皮部狹窄,木部寬廣,可見細密的放射狀紋理,具煙草氣,味微苦,稍麻舌,具有溫肺祛痰,平喘止咳,安神鎮驚的作用,主要用于寒痰喘咳,驚悸失眠。每次使用0.1〜0.2g,不宜多服,以免中毒;青光眼患者禁服;孕婦及前列腺重度肥大者慎用。

在中藥的配伍禁忌中,有“十八反”和“十九畏”,而其中明克地說明了大多數的“參”不宜與五靈脂和藜蘆配伍使用,這樣會使藥效降低甚至造成毒性反應,是以,在使用各種“參”的時候應該咨詢醫生或藥師的意見,以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