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愛囤糧、記性差的松鼠,為啥能收獲一片森林?盤點大自然的種樹“達人”

作者:中國環境

視訊加載中...

最近,抖音上一部視訊吸引了網友的注意:一隻蹦蹦跳跳的松鼠在把自己過冬的堅果一顆一顆藏在地下。鏡頭一晃,春天來了,一片森林在原地冒了出來!難道松鼠也知道要植樹造林,實作可持續發展嗎?究竟是怎麼回事?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下吧!

愛囤糧、記性差的松鼠,為啥能收獲一片森林?盤點大自然的種樹“達人”

最愛“種樹”的松鼠

實際上,愛“種樹”的它們并不是出于對愛護環境的大義考慮,而是因為它們喜歡藏糧食!《冰河世紀》裡的那隻松鼠,為了把心愛的松果藏起來,甚至引發了地球闆塊的變化!

愛囤糧、記性差的松鼠,為啥能收獲一片森林?盤點大自然的種樹“達人”

我們都知道,松鼠喜食橡果、松子等堅果。憑着靈敏的嗅覺,它們能夠很快找到堅果和種子。但是,它們有兩個緻命的毛病:愛囤東西、記性差。

松鼠每找來一個堅果,并不是一次就能吃完一整顆,于是它們就會把剩下的埋進土裡藏起來,等着下次找出來繼續啃食。為了過冬,它們也會不斷尋找食物,挖個坑藏起來當儲備糧。

愛囤糧、記性差的松鼠,為啥能收獲一片森林?盤點大自然的種樹“達人”

它們雖然機智靈巧,但卻像個路癡。因為記性差,它們幾乎從未找到過自己藏起的口糧,多數時候,它們會忘記自己的存糧所在地。

愛囤糧、記性差的松鼠,為啥能收獲一片森林?盤點大自然的種樹“達人”

每年松鼠埋下的食物隻有不到一半能最終被它們吃到,其餘的都隻能深埋土裡。日久天長,那些被松鼠埋入土中的橡果或松子,漸漸就生了根,發了芽,逐漸長成了大樹,成為了自然的寶藏。

愛囤糧、記性差的松鼠,為啥能收獲一片森林?盤點大自然的種樹“達人”

小編記得看過這樣一則趣聞,在亞馬孫熱帶雨林的努裡格生态站的一位攝像師曾跟拍了一隻松鼠,見它勞神費力将一顆碩大的種子口糧埋在了樹根下,過了一段時間,等它再來尋找的時候,種子已經發育成了兩尺高的小苗。

愛囤糧、記性差的松鼠,為啥能收獲一片森林?盤點大自然的種樹“達人”

多麼富有戲劇性的一幕,估計小松鼠也是一臉蒙圈狀!

因松鼠藏糧的行為過于頻繁,據科學家們統計,它們每年至少能夠“種植”上千棵樹木。

小小的松鼠是以成了動物界的“種樹”明星。

愛囤糧、記性差的松鼠,為啥能收獲一片森林?盤點大自然的種樹“達人”

動物界會“種樹”的并不隻有松鼠,與其同登光榮榜的還有許多鳥類,冠藍鴉就是其中的一種。

會“植樹”的冠藍鴉

愛囤糧、記性差的松鼠,為啥能收獲一片森林?盤點大自然的種樹“達人”

冠藍鴉又名藍松鴉,一種漂亮鳴鳥,體長22-30cm,體重70-100g,翼展34-43cm。頭頂上有一個灰藍色羽冠,受它們心情影響而升降。當興奮、進攻和求偶時,頂冠會高高立起;受到驚吓時,頂冠會如毛刷一般四面張開。

冠藍鴉分布于北美地區,偏愛包括橡樹和山毛榉的混合林,多生活在森林、公園和花園,通常單獨或成對生活。在搜尋樹葉和泥土中的食物時,極為靈活和警覺,以家庭組成小群在樹木和空地中間活動。

與松鼠相似,冠藍鴉也有着埋藏、儲存食物的習慣,它們經常将一些完好的堅果、果實、種子等食物埋在地下,或是藏匿在灌木叢、樹洞中,以備食物短缺與饑餓時食用。

尤其在秋季,它們更是儲存大量食物來越冬。一隻冠藍鴉一個秋季儲存的橡子常達3000-5000枚。

食物埋藏之後,冠藍鴉有時會忘記食用,或是根本就吃不完。來年春天,埋在土中的果實種子就會生根發芽,破土而出,生長為樹木,群生成樹林。可以說,冠藍鴉是大自然的義務“植樹者”了。

……

科學家認為,自然界裡的橡樹,有80%是這些“植樹者”義務種植的。

愛囤糧、記性差的松鼠,為啥能收獲一片森林?盤點大自然的種樹“達人”

會“插柳”的卡西亞

愛囤糧、記性差的松鼠,為啥能收獲一片森林?盤點大自然的種樹“達人”

說起會“植樹”的鳥,就不得不提起一種名為卡西亞的鳥了。據說,它們會種柳樹。

卡西亞主要生活在秘魯,長得像烏鴉,但是叫聲卻比烏鴉好聽太多。因為這種鳥會“植樹”,被稱作“植樹鳥”,受到了當地人的歡迎和保護。那麼,這種名叫卡西亞的鳥是怎麼“植樹”的呢?

原來,這種鳥非常喜歡吃甜柳樹的葉子,在吃甜柳枝葉的時候,它們常常會從樹上咬斷一根嫩枝,銜走飛到土地松軟的地方上,用嘴在地上啄一個洞,将柳枝插進去,再慢慢享用柳葉。

愛囤糧、記性差的松鼠,為啥能收獲一片森林?盤點大自然的種樹“達人”

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甜柳樹生命力很強,極易成活,插在地上的甜柳枝經過日曬和雨水的滋潤後,便會生根發芽,逐漸成活,不久就可以長成1米多高的小柳樹。

而卡西亞鳥喜歡成群活動,它們往往會插出一片甜柳枝,沒多久,就長出了大片的甜柳樹林。從此後,它們再也不用為沒有食物吃而發愁了。

愛囤糧、記性差的松鼠,為啥能收獲一片森林?盤點大自然的種樹“達人”

20世紀70年代,秘魯遭遇大旱,首都利馬北部一片荒蕪,土地貧瘠,那裡從沒有人去種過樹。但多年後,人們卻驚奇地發現那裡出現了大片的甜柳樹林,而“植樹者“就是卡西亞鳥。

就這樣,卡西亞鳥無意間便成了“植樹造林的能手”了。或許連卡西亞鳥都沒想到自己會因為吃播甜柳枝葉而一舉成名!

愛囤糧、記性差的松鼠,為啥能收獲一片森林?盤點大自然的種樹“達人”

除了上面這些“植樹”小能手,動物界還有隐形的大咖,它們不止會“種樹”,就連樹的種子都承包了,直接把種子帶到土地肥沃、養料充足的地方包場!

愛囤糧、記性差的松鼠,為啥能收獲一片森林?盤點大自然的種樹“達人”

一起來看下

會“孕育”種子的印度犀牛

愛囤糧、記性差的松鼠,為啥能收獲一片森林?盤點大自然的種樹“達人”

尼泊爾樹林中生長着一種特瓦樹,但是它的種子無法在陰暗的林下發芽生長,想要生存,種子就必須離開森林,找到叢林外開闊的土地。也許是上天眷顧,這項任務還真有一種大型動物願意完成,它就是印度犀牛。

印度犀牛最愛食用特瓦樹的果實,當地人将特瓦樹的果實稱作“犀牛蘋果”。犀牛通常是白天在林間覓食,傍晚離開樹林,前往河邊廣闊的草地,享用鮮美的青草飽餐一頓,在此“公共廁所”完成其一天裡最後的一件大事。

夜幕降臨後,白天進入印度犀牛胃裡的特瓦樹種子,便和一堆“肥料”被排到了草地上。一場雨水過後,特瓦樹的種子從土壤裡伸出了嫩芽,在犀牛的糞便裡欣欣向榮。印度犀牛會“孕育”種子也是以得名。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鮮為人知的是,一類樹栖螞蟻也攝食種子。這些螞蟻的巢以泥貼在樹幹的凹陷處築成,它們将四處尋到的種子辛苦運回巢穴中,殊不知,其中的一些種子一入巢穴,便悄悄快速地萌發。于是,天長日久,蟻穴周圍長出了一株又一株的植物,光秃秃的蟻穴也搖身一變,成了生機勃勃的“螞蟻花園”。

愛囤糧、記性差的松鼠,為啥能收獲一片森林?盤點大自然的種樹“達人”

研究表明,在整個地球的熱帶雨林裡,大約70%的植物依靠動物傳播種子。

一位美國熱帶生态學者曾系統地研究了南美熱帶雨林裡水果的大小、顔色與其種子傳播者的關系,他發現雨林裡的水果可以分成兩大類:體積小的紅色水果和體積大的黃色水果,前者的種子傳播者是鳥類,後者的則是哺乳類。

愛囤糧、記性差的松鼠,為啥能收獲一片森林?盤點大自然的種樹“達人”

一位法國專家曾在研究吼猴時曾發現,吼猴經常睡眠的區域幼齡植被結構明顯與其他地方不同,這些地方被吼猴取食的植物種類幼苗明顯密集。原來,吼猴食量很大,又不經常移動,于是,許多被吞下的種子都被排洩到同一區域,種子随後發育成小苗。幾十年後,這一小塊森林結構就會差別于鄰近森林,這也就解釋了原始熱帶雨林的植被分布不十分均勻,或多或少地呈斑塊狀的原因。

看了這麼多動物界的“環保代言人”,是不是感慨大自然的奇妙無比?它似乎為每一個物種都做了精心的安排,講述着一個個神奇有趣的故事!

愛囤糧、記性差的松鼠,為啥能收獲一片森林?盤點大自然的種樹“達人”

飛禽走獸、花鳥魚蟲都是大自然的精靈。若每消失一種飛鳥、一種走獸,我們就失去了領略一種美的可能,地球生态也就失去了一份屏障。

願大家記住此次疫情這刻骨銘心的一課,愛護野生動物,與大自然和諧共處。

作者:周亞楠

來源:中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