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國
制作:缪子文化曾靜靜
監制: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資訊中心
十一長假結束後,直到元旦,“假期”二字隻容回味,無法體會。
但是假期留下的不隻是回憶,還有一些深刻的問題:如何在朋友圈攝影大賽裡脫穎而出?如何一張照片獲得999個贊?如何優雅地發一個高品質朋友圈?
這些問題都十分值得思考。
可以肯定的是,首先,一張高美感的照片必不可少;其次,一段高涵養的配文,更加錦上添花。
例如去潛水,現在潛水日趨流行,隔三差五就看見有人在朋友圈裡秀ow、aow潛水證,單單秀個潛水證,秀的痕迹太重,不提倡。看到光怪陸離的珊瑚和魚,拍了美照回來,如果隻會說“哇!這個好漂亮!”,“哇!那個真酷!”。那麼這個朋友圈發得毫無看點,品質略低。
隔壁小王就是潛水愛好者,時不時就在朋友圈裡發潛水照,各種珊瑚、魚類,色彩驚豔,隻是,配文實在毫無看點。
前幾天,他發了一個潛水照片,配文:“哇!這個紅色的海草真是美呆了!”

下面一溜兒不知情的吃瓜群衆點贊,直到有高人評價說:“這是軟珊瑚,不是海草。”有沒有感受到來自學霸的鄙視?
發朋友圈,正确的配文姿勢應該是這樣的:
“今兒去潛水遇到一株巨型柳珊瑚,要說這柳珊瑚也俗稱海扇,這扇子估計得幾億珊瑚蟲屍骨的積累才能長到這麼大吧。”然後拉個地理定位在大溪地。
這個配文我給9分,首先,這定位大溪地就甩開三亞、芭提雅、巴厘島這些島嶼幾百裡;其次,不着痕迹得來了個小科普,顯得你并非随便體驗的吃瓜潛水者,而是略有學識,靜可看書、動可下海的風流才子。
那麼說來說去,要想發出高品質的潛水朋友圈,你可以考慮先惡補一下珊瑚知識。作為潛水愛好者,如果能在潛水的同時,鑒别各種海洋魚類和珊瑚,也不失為一種更好的樂趣。海底珊瑚的種類繁多,數量龐大,很難一概而全,今天大院er就删繁就簡,為你羅列出一些潛水時常見的珊瑚種類。
因為珊瑚常常被用來加工成工藝品和珠寶,很多人都誤認為珊瑚是植物或岩石,實際上,珊瑚是由小型海洋無脊椎動物(的屍骸)構成的,這種微小的無脊椎動物被稱為珊瑚蟲。
珊瑚蟲以浮遊生物為食,當夜幕降臨時,珊瑚蟲會從他們的石灰質外殼中伸出一些細小的觸手,抓取海水中的浮遊生物送到口中。珊瑚蟲消化食物後,會分泌出石灰質(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形成骨骼與外殼。當珊瑚蟲死亡後,他們的外殼積聚起來,新生的珊瑚蟲在這些先代的骨骼遺骸上繼續繁殖生長,長久積累,就形成了海底千姿百态的珊瑚礁。
珊瑚蟲的水螅體
珊瑚主要有兩種類型——硬珊瑚和軟珊瑚。很多人把軟珊瑚誤認為海底植物,也有把海葵誤認為軟珊瑚的。
那麼,硬珊瑚和軟珊瑚的差別在哪裡呢?
市面上常見的珊瑚工藝品和珊瑚首飾都是用硬珊瑚制成的。特别是紅珊瑚,與珍珠、琥珀并列為三大有機寶石。
紅珊瑚戒指
硬珊瑚由堅硬的石灰質(碳酸鈣)組成,看起來很像岩石,多呈灰色或者黃色,主要由珊瑚蟲的碳酸鈣外殼和内骨骼形成。珊瑚蟲死後,它們的骨骼和外殼留在原位,随着珊瑚蟲不斷的死亡和繁殖,珊瑚蟲外殼逐漸積累,珊瑚是以慢慢長大。因為珊瑚蟲個體微小,是以硬珊瑚的生長速度非常緩慢。
幾種常見的硬珊瑚有粗糙鹿角珊瑚、柱子珊瑚、台表鹿角珊瑚、腦珊瑚、星珊瑚、蒼珊瑚、麋鹿角珊瑚、橙杯珊瑚等。
這種珊瑚,看起來很像鹿角,是一種有分支的珊瑚,它的圓柱狀分支長度不等,有的隻有幾厘米,有的長達2米。粗糙鹿角珊瑚是所有已知的大西洋西部珊瑚中生長最快的,它們的枝條每年增加4~8英寸(10~20厘米)。
它們是最重要的三種加勒比珊瑚之一,對珊瑚礁的生長和魚類的栖息有重要貢獻。
顧名思義,柱子珊瑚長得很像柱子,沒有分枝,可以長到2.5米高,在海底是比較好辨識的珊瑚。它們主要分布在1到20米深的的平坦或傾斜的海床上,是幾種常見的硬珊瑚之一。
在白天,經常可以看到珊瑚蟲的觸手從珊瑚體中伸出采食。
苔表鹿角珊瑚英文名叫table coral,它看起來像一個桌子,非常好辨識,它和粗糙鹿角珊瑚一樣,是分枝類型的珊瑚,但它們是水準生長的,形成了一個較大的表面層,以接受更多的陽光。
它的顔色通常是棕黃色或綠色,平坦的桌面為許多珊瑚魚類提供了栖居藏身之所,這些遊動在苔表鹿角珊瑚周圍的彩色礁岩魚類,為它添加了不少生氣和色彩。
腦珊瑚,因珊瑚的球體形狀和表面的溝槽類似動物大腦而得名。腦珊瑚具有一定的攻擊性,在夜晚,它們會伸展出觸須蟄刺臨近的珊瑚或者通過釋放毒素來抑制周圍其它種類珊瑚的生長。
這類珊瑚有多種顔色,包括紅色、綠色、橘色或者灰色,分布較廣。最大的腦珊瑚的壽命為900年。珊瑚體可以長到1.8米高。圖中所示為八字腦珊瑚。
蒼珊瑚也叫藍珊瑚,是八放珊瑚亞綱中唯一能長出大型骨骼的珊瑚。蒼珊瑚的骨骼由碳酸鈣和金屬鹽類構成,呈獨特的藍色,骨骼外通常被綠灰色或藍色的珊瑚蟲水螅體所覆寫。
蒼珊瑚主要生長在熱帶水域,位于潮間礁岩台和淺礁斜坡上,組成淺水珊瑚礁。
星珊瑚是在加勒比海域發現的一種石珊瑚。它能形成巨大的岩石,有時形成闆塊狀。星珊瑚的水螅體有人的拇指大小,在夜間會完全伸展。
橙杯珊瑚是一種體型相對較大的珊瑚蟲形成的石質珊瑚,根據珊瑚蟲水螅體的種類不同,形成的珊瑚體的顔色和形式多種多樣。圖中所示為橙色橙杯珊瑚。
麋鹿角珊瑚被認為是加勒比海地區最重要的造礁珊瑚之一。
這種珊瑚結構複雜,有許多大樹枝。珊瑚結構與麋鹿角的結構非常相似,龍蝦、鹦鹉魚、鲷魚和其他礁魚都喜歡以麋鹿角珊瑚為家。麋鹿角珊瑚群的生長速度非常快,平均每年增長5到10厘米,最終能長到3.7米。
軟珊瑚較硬珊瑚,顔色更多彩,形态更多變。它雖然具有一些硬質骨架,但它的骨架由碳酸鈣與蛋白質混合組成,是以沒有硬珊瑚那麼堅硬。這些珊瑚有“根”,但因為它們沒有堅硬的石灰質外殼,在海中随着水流來回搖擺,看起來更像是在微風中搖曳的植物。
下面帶大家看看幾種常見的軟珊瑚。
柳珊瑚是軟珊瑚的一種,也被稱作海鞭或者海扇。由單個的微小的珊瑚蟲水螅體形成的群落,它們向垂直的一個平面方向發展分枝,形似扇面。有些柳珊瑚,像鞭子,或者成殼狀。一般一個珊瑚群落的高度和寬度能達到數英尺,但是它的厚度可能隻有幾英寸。它們色彩鮮豔,通常呈紫色、黃色。
柳珊瑚主要生長在淺水區,不過也曾在幾千英尺深的水域被發現。柳珊瑚的大小、形狀和外觀與它們的位置有關。扇面形狀更明顯,結構更複雜的柳珊瑚主要生長在淺水區或者水流較急的區域。較高、較細、較堅硬的柳珊瑚在深海區更加常見。
看起來很像是開花的樹,因為末端的“花朵”很像康乃馨,也被稱作康乃馨棘珊瑚。
它們是海洋中最美麗的軟珊瑚之一,顔色非常豐富,在水下和洞穴中都很繁茂。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島嶼上,包括斐濟、東加、所羅門群島和大堡礁。
不幸的是,這種軟珊瑚對水質的變化非常敏感,随着海洋的污染日趨嚴重,棘穗軟珊瑚的數量正在下降。
皮革珊瑚也叫蘑菇皮革珊瑚,皮革珊瑚形狀多變,多呈灰色,表面有白色或金色的水螅觸手。要分辨皮革珊瑚的具體類别非常困難,因為它們都看起來像蘑菇,外表非常相似,每一個皮革珊瑚都有一個明顯的樹莖和蘑菇頭。随着珊瑚年齡的增長,表面會形成褶皺。
海筆和海鞭、柳珊瑚一樣,屬于八放珊瑚亞綱。它們因羽毛狀的外形而命名,讓人聯想到古老的羽毛筆。有些種類的海筆能長到2米,比如高海筆珊瑚,有些種類的色彩格外鮮豔。
為了避免被渦流連根拔起(可能是因為長得過于樹大招風),它們主要生活在較深的海域。在深度小于10米深的海域,很少見到它們的蹤影。
氣泡珊瑚主要生長在太平洋和部分紅海地區。它看起來像一堆水泡或一串葡萄,表面布滿很多大的充滿水的囊泡,在這些囊泡之下是一個堅硬的骨架。
氣泡珊瑚分為不同的種類、顔色和形态。這些囊泡在陽光照射下膨脹和擴張,形成白色或黃色氣泡狀,看起來像氣泡、雞蛋或葡萄。到了晚上,囊泡收縮成手指狀的觸手,捕獲浮遊生物為食物。這種珊瑚有時被稱為葡萄或珍珠珊瑚,也被稱為膀胱珊瑚。嗯,一個形象生動的名字。
當你擁有了這些技能,下次發朋友圈的時候,就可以這樣配文:
“我們最接近的時候,我跟它之間的距離隻有0.01公分。半分鐘之後,因為這棵白色柔荑軟珊瑚,我愛上了這片珊瑚礁。”
完美!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資訊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