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資料對我國商業模式創新的“三維”驅動研究

大資料對我國商業模式創新的“三維”驅動研究

以大資料在資源利用、産業鍊建構、資訊融合三個方面對我國商業模式創新的驅動為着眼點,嘗試提出了大資料對我國商業模式創新的”三維”驅動作用,即:大資料資源的使能化運用推動商業模式創新;大資料産業鍊推動商業模式創新;大資料”連接配接”與”融合”推動商業模式創新。文章深入剖析了每一維中大資料對商業模式創新額驅動機理,為我國衆多領域主題商業模式創新提供理論參考。

21世紀以來,随着資訊技術的不斷更新和共享融合,我國新型的商業模式也不斷更新,陸續出現大批新型的商業模式。像海爾、蘇甯、騰訊等,都面臨着巨大的商業模式革命。現階段,大資料已成為熱點詞。許多研究和實踐均表明,将大資料融入到某個領域的活動中,能引發這一領域商業模式的創新。

大資料對我國商業模式創新的驅動作用主要展現在資源利用、産業鍊建構、資訊融合三個方面,具體而言,大資料對我國商業模式創新的驅動作用是“三維”的,這裡的“三維”表現在如下三個層面:

大資料資源的使能化運用推動商業模式創新;

大資料産業鍊推動商業模式創新;

大資料“連接配接”與“融合”推動商業模式創新。

這三類驅動作用分别從各自的次元促進商業模式創新,綜合構成一種“三維”的驅動機制。下面,本文将分别就“三維”驅動機制中的每一維進行詳細探讨。

一、大資料資源的使能化運用推動商業模式創新

大資料資源的使能化運用,是以新資源、新技術為特征的産品和服務通過大資料方式實作轉變,進而推動商業模式創新。這種創新方式是以新的資料資源為基礎的,是以是大資料資源的使能化運用。大資料資源的使能化運用推動商業模式創新,主要表現在關鍵業務創新、盈利模式創新、外部關系網絡的重構。

1.大資料資源的使能化運用推動關鍵業務創新

大資料資源作為基礎資料和技術工具,具有釋放資源價值與放大資源價值的功能。大資料資源的使能化運用推動關鍵業務創新,本質就是企業商業活動實作“大資料化”。根據大資料資源的使能化運用推動關鍵業務創新的驅動層面,大緻分為以下幾類驅動:一是基于大資料技術等條件,通過大資料資訊流,對企業關鍵業務流程進行重新梳理。典型的例子就是“大規模定制”的商業模式,它是以it技術設施為基礎,對企業業務流程進行重建立立。二是直接通過大資料活動,逐漸轉變原有的傳統業務流程,進而實作企業的商業模式發生變革。這裡,電子商務的普及運用,就是傳統業務流程通過大資料活動發生變革的結果。三是通過大資料資源對業務流程進行再設計,将大資料作為解決問題的新途徑。比如,passur aerospace公司基于大資料的righteta服務,可以利用天氣、航班等公用資料以及公司内部收納的多方位曆史資料,通過模式比對分析進行誤差預測,大幅降低了誤差水準。

2.大資料資源的使能化運用推動盈利模式創新

獲得更多盈利是商業模式創新重要目的之一,目前國内外許多商業模式的創新都是基于一種普遍的消費者認知基礎:消費者對商品需求的最終目的在于使用商品,并非擁有該商品。比如,傳統的出售模式改為出租模式,相應的盈利模式便由一次性付清轉變為多次支付甚至是“微支付”。這一商業模式過程中必然伴随使用過程的記錄與量化,而通過大資料資源的使能化運用,可以友善地将使用過程、使用頻率、使用強度等資料進行實時監控和記錄。在國内外通過大資料資源的使能化運用推動盈利模式創新的執行個體中,以計算機軟體行業、廣告媒體行業最為普遍。在計算機軟體行業中,使用大資料資源促進軟體網際網路化,變革了消費群體實用軟體的形式,促進計算機軟體價值的平台載體虛拟化,進而促進軟體使用的盈利模式發生轉變,如app store模式、開源軟體模式等等。在廣告媒體行業中,大資料資源的使能化運用促進網際網路廣告不斷普及,加速了廣告成本與價值的對等化。

3.大資料資源的使能化運用推動外部關系網絡進行重構

由于大資料資源具有高度的專業性和複雜性,是以企業對大資料資源的獲得與利用往往傾向于在生産和交易之間的資訊分享與合作,而通過資訊分享與合作,可以推動商業模式中企業的外部關系網絡發生重構。例如,it外包(it outsourcing)的方式實作了大資料資源的規模化運作和柔性化配置。通過大資料資源的使能化運用,不僅推動商業主體之間以擷取大資料資源為目的進行外部合作,還有利于降低外部風險,不斷創造新的價值傳遞管道。

表1:基于大資料資源的外部關系網絡重構的技術路徑

大資料對我國商業模式創新的“三維”驅動研究

二、大資料産業鍊推動商業模式創新

大資料技術的不斷發展,為資訊資源的獨立提供了重要平台,網絡使用者在這一平台中創造了海量資料資源,通過大資料處理,進行海量資料整合,促進資料資訊向資料産品轉變,由此大資料産業鍊也正不斷形成。這裡,大資料産業鍊主要包括兩個層面:一是以大資料産品為中心,橫向按照資料搜集、整合、分析、決策的層次發展;二是通過大資料技術的中心,縱向沿基礎設施供應、大資料技術供應、大資料完整解決政策的方向發展。通過大資料産業鍊,可以推動商業模式的角色和定位發生轉變,進而推動商業模式創新。

1.以大資料産品為中心,按照大資料産業鍊橫向發展,推動商業模式

創新在大資料産品中,按照産品“加工”程度的差異,可以分為原始資料、資訊、知識三類。其中,通過擷取海量原始資料,然後根據資料背景、資料符号等進行處理,信用這根據處理後的資料進行分析、整合、預測,并将此運用到實踐中,便成為知識。大資料産品之是以有價值,主要在于大資料資源的專有性程度。這裡的專有性包括使用者對知識的專有性、對時間的專有性。根據大資料專有性的不同,創造大資料價值的關鍵資源也就産生差異,于是産業鍊上具有不同大資料資源的企業定位也不同。

根據大資料産業鍊上的不同定位,大資料産業鍊創新了三種商業模式,分别為:資料租賃和銷售模式、資訊租賃和銷售模式、知識租賃和銷售模式。

表2:以大資料産品為中心的三種商業模式

大資料對我國商業模式創新的“三維”驅動研究

2.以大資料技術為中心,按照大資料技術結構縱向拓展,推動商業模式創新

一般而言,大資料技術的結構主要包含三個層次:硬體平台層、軟體系統層、服務層。在以大資料技術為核心的行業内,大資料企業以大資料技術作為基本向外提供産品,可以為其他行業提供it基礎設施與服務。基于大資料技術結構中的不同定位,也基本形成了三類商業模式,即硬體租賃和銷售模式、軟體租賃和銷售模式、服務模式。

硬體租賃和銷售模式。諸如大資料儲存設備、大資料計算裝置、大資料通信裝置等的銷售商,以及雲計算服務提供商等大資料企業一般會采用硬體租賃和銷售的商業模式。代表樣本為dropbox企業的線上存儲服務。

軟體租賃和銷售模式。一般應用這種商業模式的企業主體主要是大資料技術或服務的供應商,通過這種模式對外推廣資訊洞察方法。代表樣本有捷成集團的視訊資料處理系統、sas集團的資料統計軟體等。

服務模式。這種模式是以大資料行業的垂直調整為基礎,通過企業合作,為客戶提供完善、一體化的問題解決方案。代表樣本有ibm的用戶端服務、sap的business one解決方案等。

三、大資料通過“連接配接”和“融合”,推動商業模式創新

在行業的變革過程中,必然涉及行業之間的融合與分離,一些行業從原有行業的體系中不斷遊離出來,形成新的行業。在大資料的作用下,行業之間可以通過大資料的“連接配接”或直接将大資料“融合”,進而形成新的商業模式。

大資料具有高度可連接配接性和融合性,這促使與大資料相關的商業活動不斷頻繁,包括基于大資料的市場交易,也包括在市場和科層之間的大資料業務結合等。通過大資料的“連接配接”和“融合”,可以推動三種平台式商業模式發展:一是基于客戶平台的商業模式;二是基于資料平台的商業模式;三是基于技術平台的商業模式。

1.基于客戶平台的商業模式

基于客戶平台的商業模式是以網際網路方式将海量客戶引至自己平台,通過雙邊、多邊的客戶價值轉化,創造新的客戶價值。也就是說,基于客戶平台的商業模式是以客戶的“連接配接”和“融合”為基礎的,通過網際網路平台發揮價值創造效應。這種商業模式的典型代表有騰訊qq、微信等。

2.基于資料平台的商業模式

基于資料平台的商業模式是在提供多行業合作管道的基礎上,彙集大量不同類型資料,然後通過對資料的處理、共享、運用,創造新的價值。也就是說,基于資料平台的商業模式是以資料的“連接配接”為基礎的,以資料之間的傳遞和互補為方式。這種商業模式的典型代表是izp集團推出的網際網路媒體平台。

3.基于技術平台的商業模式

基于技術平台的商業模式是在提供技術開發管道的基礎上,不斷吸引多方位技術參與,促進分散技術共享和互補利用。基于技術平台的商業模式是以資料的“連接配接”為基礎的,主要通過技術的不斷創新和開發利用,以創造新的價值。這種商業模式的典型代表有開源社群平台、衆包平台、red hat平台等。

四、結論與展望

本文以大資料在資源利用、産業鍊建構、資訊融合三個方面對我國商業模式創新的驅動作用為切入點,提出了大資料對我國商業模式創新的“三維”驅動作用,即:

其中,大資料資源的使能化運用,主要表現為推動關鍵業務創新,推動盈利模式創新和推動外部關系網絡進行重構;大資料産業鍊效應,可以沿産業鍊橫向網絡和縱向大資料技術結構來推動商業模式創新;大資料“連接配接”與“融合”,推動客戶平台、資料平台、技術平台三種平台基礎的商業模式創新。

通過大資料推動我國商業模式創新的研究,可以為國内企業及外資企業等主體的商業模式創新提供更為系統的行動架構。與此同時,大資料也有維護資訊安全、加強隐私保護等方面的功能,這些功能也為我國商業模式創新增添動力,這也是今後需要努力研究和解決的一個新方向。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