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建智慧城市,BIM提供資料支撐

近日,記者從新區城建局獲悉,為更好地推進bim技術在新區工程建設領域的應用與發展,新區城建局率先與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青島騰遠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濟南市政設計研究院聯合舉辦了“建築資訊模型(bim)應用與實踐技術交流會”,共有各大功能區、鎮街、相關部門及開發建設、勘察、設計、監理、施工機關等400餘人參加,标志着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在新區正式全面推廣。

先虛拟建造,施工前發現問題

據了解,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是一種應用于工程設計、建造、管理的資料化工具,通過參數模型整合相關資訊,在項目策劃、建設、運維等全生命周期過程中實作資訊共享和傳遞,并對各種建築資訊作出正确了解和高效應對,為建設主體提供協同工作的平台。

“bim技術在我國發展曆史還比較短,加上它的專業性比較強,很多人對bim 的概念認識還比較模糊”,新區城建局副局長鄒紅解釋說,“用更直白、通俗易懂的話來說,bim技術其實就是通過電腦對項目建設過程進行虛拟設計建造,在項目施工前發現并解決工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的一種技術手段”。

bim技術被作為招标前提條件

據悉,2015年,國家住建部正式出台了《推進建築資訊模型應用的指導意見》,标志着bim技術已進入建築領域推廣應用的快車道,由于技術先進、效果明顯,越來越多的開發、勘察、設計、施工、營運維護機關廣泛推廣應用,許多知名企業均将bim技術作為項目設計招标和施工招标的前提條件。那麼bim技術到底有什麼優點呢?

“以前行業通用設計軟體是計算機輔助設計,也就是我們所說的cad,主要是進行二維和三維圖形的設計,而bim技術是在cad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延伸,實作了對多元的設計,可廣泛應用于規劃、建設、工程等領域,在提高效率、縮短工期、降低成本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将極大地推動新區在産業化、海綿城市、綜合管廊、綠色建築和工程招投标等方面工作的開展。”鄒紅說。

資金節約10%,工期縮短7%

據介紹,bim技術對項目建築設計、施工、品質安全監管、營運維護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總體可節省項目建設資金約10%,縮短工期約7%。此外,bim技術還可應用于應急管理領域,通過綜合應用bim營運維護模型和各類災害分析、虛拟現實等技術,實作各種可預見災害模拟和應急處置。

目前,新區青島東方影都萬達茂、中德生态園市政工程均率先采用了bim技術。據悉,以青島東方影都萬達茂為例,由于項目體量大、難點多、業态複雜,采用了bim技術進行全程設計。通過對不同的設計方案進行對比,并進行經濟性分析,确定了最終方案,僅外立面一項節省資金2000餘萬元;bim技術另一個無可比拟的優勢就是可以解決多家設計機關同步設計時産生的碰撞問題,萬達茂項目就應用該技術減少了3000餘個碰撞問題,降低損失近1000萬元。下一步,新區将加大該項技術推廣力度,進一步促進企業轉型更新,推動建築業發展方式的轉變,為新區智慧城市建設提供有力的資料支援。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