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克用十三太保之四保李存信:有識無膽的中等人(五代十國後唐)

作者:桃都人品史

晉陽一處豪宅的病床上,已經六年不再随軍打仗的将領,經過稱病在家,郁郁不得志,常常回想起在戰場上沖鋒陷陣的戎馬生涯,打得敵人魂飛膽喪的輝煌時刻。也非常悔恨因醉酒吃的敗仗,仰仗是李克用的幹兒子才網開一面,否則早就身首分離了。富貴險中求,看來自己沒有能力再立功了。在心驚膽戰地過了六年後,大病來襲,馬上不治而亡,心底終于歎了一口氣,在另一個世界可以平平安安的過日子了。902年10月,最後看了一眼這個帶來輝煌,也帶來苦悶的世界,永久地離開了。這位将領就是李克用的幹兒子,排行老四,叫李存信。

厚積薄發

李存信出生于862年,本姓張污落,童年的他因家境貧寒,被家人送給地主放羊為生,頭腦伶俐,記憶力和語言能力超強的他,利用空閑時間和地主家的孩子待在一起,看書識字,唐末大動蕩的年代,外族逃荒乞生的人,在放羊之時主動叫到身邊,學習番外語言和文字,憑借年齡小、接受能力快和自己160的智商,五年間通曉四國語言,能識别六國文字。長至15歲,沙陀軍李國昌遍尋師爺,為其起草文稿,很快李存信以推薦票第一名的成績和自己的文字和語言功底,成為李國昌手下的一名幕僚。近朱者赤,開始研究行軍打仗,在每次打仗前,李存信把敵我雙方優劣勢、力量對比、采用什麼樣的方法,說得頭頭是道,采用建議後,多數都是得勝回朝,漸漸地李存信成為李國昌的參謀長。

機遇垂青

機遇總是給有準備的人。受唐僖宗的再三請求,881年,李克用重回大唐執掌沙坨軍,去滅黃巢軍叛亂。李國昌為讨好上司,把李存信推薦給李克用,經過層層考察,組織政審,果然是無污點的優秀人才。李克用正網絡人才,直接改行李,當我的四兒子吧。從此李存信有了更大的人生舞台。

屢建軍功

在平定黃巢軍中,有時給李克用出謀劃策,有時親自帶領軍隊戰場沖殺,由于排行第四,累計軍功升任馬步軍都指揮使(禁軍司令),可見李克用對他的重用和相信程度。

随着李存孝軍功的增加,個人武力指數有不及李存孝,僅靠着排名靠前的優勢,漸漸地與十三太保李存孝由開始的小打小鬧,到互相争功,到最後的水火不容。李存孝打下敵人的領地後,屢次請求兼任鎮、冀二州刺史,李克用忌憚他的勢力過大,又加上禁軍李存信的多次遊說,李存孝奮而叛變,後帶兵平定李存孝,為李克用出了一口惡氣。後讨伐李匡俦,招降赫連铎、白義誠,加封刺史。

禍不單行

人生不都是在高峰渡過,也有低谷的時候。896年,羅弘信投敵朱溫,進攻李存信,辎重全部損失,死傷三成;5月在陷馬坎朱溫打敗李存信,最為失敗的是李克用的兒子李落落被朱溫殺死,估計李克用心裡不高興,開始怪罪李存信了;不記教訓的李存信在安塞駐防時,視軍務為兒戲,讓副将指揮,自己喝酒作樂,就在一天敵軍進攻時,竟然喝醉了,結果可想而知,城破兵敗。當李克用想問明情況,可憐的李存信還在床上呼呼大睡呢。李克用盛怒之下,讓拉出去砍了。這時李存信吓醒了,跪在李克用身邊,磕頭如搗蒜,訴說着自己的父子之情,過去的種種苦勞。此時人際關系較好的李存信起了關鍵作用,周圍的人都給他講情,在半真半假的大堂上,李克用給李存信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官降三級,罰俸一年。

從死亡線上回來的李存信,經常稱病,以各種理由推脫外出打仗。屢次的失敗消減了他的銳氣,特别是最後死裡逃生,再也沒有勇氣挂帥出征。渾渾噩噩消磨日子,在家言聽計從,不再耍四哥的威風,甚至天天期望着回到放羊的無憂無慮的生活。

我想他無心再戰還是在内心深處,他仍舊是知識分子,最大的長處就是在幕後出謀劃策,沒有武将的胸襟和氣魄,是以看見老大一發怒就吓破了膽,回到自己最初的本性。至于打幾個勝仗主要是作為副将或者當軍師獲得的功勞。最後因禍得福,和他鬧得水火不容的李存孝以五馬分屍慘死,他隻是在天天的擔驚受怕中得病而死,雖然死時才41歲,我估計就是心肌梗死,與李存孝叛徒結局相比,算是上高香了,他最後應該知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