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打破“資訊孤島”不能透支資訊安全

近日,國務院印發了《政務資訊資源共享管理暫行辦法》,這是目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國家推動政務資訊資源共享的規範性和綱領性檔案。日前,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産業司有關負責人就《辦法》的相關問題進行解讀并答記者問。(9月26日中國新聞網)

一直以來“資訊孤島”問題飽受诟病,既降低了部門工作效率,也給公衆辦事增添了麻煩,帶來了諸多不便,特别是各種“奇葩證明”更是讓公衆傷透了心。如今,鏟除“資訊孤島”問題終于邁出了堅實一步,打破之日屈指可數。

衆所周知,打破“資訊孤島”,主要是為了促進資訊共享,協調各部門之間打通“腸梗阻”,暢通資訊共享的通道,讓群衆辦事少跑彎路,少開不必要的證明,少辦不必要的手續,真正建立高效、便捷的政務工作模式。

但打破“資訊孤島”絕非一句話這麼簡單。硬體裝置上需要、軟體上的防護投入大筆資金,相關人員的教育訓練一點都不能少,更為重要的是資訊保護、隔離上的問題更需引起足夠的重視。

一方面部門與部門之間的資訊共享是相對有限的,應因需而共享,該隔離的還得要隔離屏蔽。比如:黨政部門要查公安部門資訊庫中的人員政治身份情況,應該隻能登入特定的專供入口,進行相對有限的頁面檢視,更不可能具備編輯的功能。

另一方面,部門使用的資訊系統,有的是内部網絡,提供資訊共享後,資料的安全風險将會大大提高。尤其是面臨病毒木馬、黑客攻擊的機率大大提高,一不留神就可能導緻資訊洩密,給部門、公衆帶來巨大的安全隐患。

國務院印發《政務資訊資源共享管理暫行辦法》,提出了“以共享為原則、不共享為例外”等原則,界定了資訊共享的範圍和責任,明晰了資訊共享的權利和義務等等,為“資訊孤島”破冰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當然,這僅是良好開局的“第一步”,今後的路還很長,還需要相關部門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繼續完善,花最小的代價,換來最大的便利。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