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軍最特殊、最悲慘的部隊:中國共産黨的國際師之一胡樹奪取了吳鈎

1933年8月5日,中國共産黨國際部在江西省成立,周恩來親自為國旗頒獎。升旗儀式結束後,少年國際部立即投入訓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楊成武上将回憶起這段曆史,他說:"中國共産黨國際部的武器很差,步槍很少,基本上以地槍、鳥槍為主,還有一些人拿着大刀、飛镖。"

的确,中國共産黨國際部成立後,為了盡快投入戰鬥,很快就開始了軍事紀律、射擊、暗殺、射彈等實際科目的訓練。

由于裝備短缺,這些紅色少年隻能用自己的飛镖進行訓練。

但楊成武将軍也說:"正是因為這支隊伍加入了紅軍主力部隊,我們才形成了這樣一支強大的戰鬥力。"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新組建的部隊開始為戰場做準備,直到這時,他們才終于等到紅三團支援的一批火炮彈藥,随後是密集的滅火、射彈等火力訓練。

1933年9月,中共國際部接到上級訓示,立即前往第五"反圍困"前線,紅三五團參戰。

紅軍最特殊、最悲慘的部隊:中國共産黨的國際師之一胡樹奪取了吳鈎

時任中蘇少作戰先頭兵中央司令部副司令員的張愛平,國防部成立後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國防部長,為這支部隊獻出了一首獻身之作的歌。

"......高舉中國共産黨國際榮耀的旗幟,勇于武裝到前線。做一個勇敢的紅色戰士,新中國的最後一滴血......"

這是青少年們踏上旅程時唱的那首歌,似乎暗示了他們的命運。

紅軍最特殊、最悲慘的部隊:中國共産黨的國際師之一胡樹奪取了吳鈎

離開廣昌訓練站後,由建甯、泰甯抵達河口以北,此時是9月下旬,他們在那裡迎頭進入國民黨第12師第36旅的一個連隊。

那口距魯霧縣三十多公裡,南臨富屯溪,作為武武的主要糧倉和中轉站,許多商人在這裡做食品、木材和山品生意。

第36旅旅長周志群在這裡部署了一個增援連,在營地外建了半月形的土籬笆,還有八個石坑。

進入納口周邊後,陳光迅速安排部隊包圍了近衛站和附近的蓮花山哨兵。他和蕭華親自觀察了國民軍的武裝情況,決定要穩妥,然後把一個營分回來組成一個袖珍陣,布置完成後,青年共國際師果斷地發動了全線進攻,他們的第一戰開始了。

紅軍最特殊、最悲慘的部隊:中國共産黨的國際師之一胡樹奪取了吳鈎

由于彈藥有限,平均每名士兵隻有10發子彈。經過幾輪射擊,士兵們沖破了敵人的門,沖進了他們的陣地,開始了一場白刃戰。

按照先遣安排,他們帶兩個人對付前一個敵人,一個幹擾,一個殺死敵人。經過幾個小時的激烈戰鬥,共産國際青年師殲滅了300多名敵軍,然後襲擊了被緊困的蓮花山哨兵,駐紮了100多人。

雖然哨兵很危險,山坡上有幾個掩體互相依賴,但這第一勝利師在陳光和蕭華的指揮下,帶着老虎下山,很快解決了已經驚慌失措的守軍。

這場戰鬥不僅磨練了上戰場的年輕戰士,激發了他們必勝的信心,為新軍注入了靈魂,還意外地繳獲了大量急需的武器和糧倉。

紅軍最特殊、最悲慘的部隊:中國共産黨的國際師之一胡樹奪取了吳鈎

士兵們興高采烈地扛起戰利品,以驚人的速度駛入了縣城納口。後來蕭華回憶說,這是:"...士兵們很開心,山歌和行軍歌聲一直在隊伍中,在山上不斷回蕩,活潑......"

進城後,兩人将司令部設在江西廳,在城内宣傳紅軍的政策和軍紀。隻有傷者病者在征得村民同意後才能留在屋内,其他所有士兵都睡在街上。

紅軍最特殊、最悲慘的部隊:中國共産黨的國際師之一胡樹奪取了吳鈎

這樣的軍紀讓廣大群衆對我黨、我軍有了新的認識,也是這些半歲少年很苦惱,主動邀請他們晚上休息,但士兵們卻嚴格紀律,委婉地拒絕了善意。通過這些行動,共青團國際部在當地赢得了群衆的支援。

打赢後,快樂的紅軍總部很快以總司令朱德、總政治委員會周恩來、政治部主任楊尚坤的名義發來賀電,稱贊他們"持續勝利",并表示這是他們"第一次考驗鐵拳"。

這封賀電極大地鼓舞了全師的戰鬥精神,經過短暫的修複,他們拿下了充足的彈藥和補給,将師團向東揮舞,橫渡富屯西,劍指省。

在這裡,他們将與紅軍東方軍(以紅三軍為主力組建)聯手奪回省城利川。這一次,成熟力量即将面臨更多更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