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題:19歲大學生親曆内容灰産:打造10w+爆文隻需1小時,一篇文章賺1.8元
編者按:新媒體内容行業的流水線作業模式早已不是秘密,灰色生意經的興盛背後,是大量廉價勞動力的支撐,其中就有不少在校兼職的大學生。本文的作者正是親曆者之一。 在校期間自媒體兼職寫手的經曆,為她帶來微薄但也是自食其力的報酬,同時讓她接觸到了另一面的爆款密碼。今天的推送将借這位大四學生的視角,講述她如何看待這段經曆以及這個行業。
不知道大家上大學的時候是怎麼樣,我是一個“做兼職”特别積極的同學,積極到哪種程度呢?
發過傳單,要過路邊人的電話号碼,車展上曬着大太陽幹過苦力,淩晨出去給“鞋販子”和“酒販子”排隊……
這些兼職一點都不輕松。
做過“發傳單”或者“需要定量聯系方式”之類兼職的人都知道,被拒絕或者“被嫌棄”的感覺真的不好受。

(紀念五一車展做兼職給管的飯)
我的大學兼職之路也挺痛苦的:
80元/天的“電話客服”,說白了就是電話銷售,大概50号人坐在一個小房間裡,瘋狂地進行“語言輸出”,電話另一邊惡語相向,身後有主管狂吼怒罵,腦海裡還有20個任務量的目标。不能停、不能歇、不能态度消極……
100元/天的“發傳單”,說好的無責任變成了30個電話号,基本沒有人給真實的電話,還要被保安像追趕動物一樣驅逐走,做完不能立馬發工資,要等待核實資訊“有效性”。不合格就扣錢/直接沒錢……
40元/天的“國小生作業輔導老師”,一天工作4小時,不需要備課,講解作業即可,一個班15個小朋友,總有一兩個學生怎麼講也聽不懂,作業輔導不完不能下班,每天基本都是拖到晚上10點多才能下班……
這也應了網上那句話: “3000塊的工資招不來農民工,能招來一堆大學生。”
後來,聽老師講,不管現在做什麼實習或者做什麼兼職,一定要找那種可以“提升自己”或者“對未來職業發展有幫助”的工作。
以前是“能掙點吃飯錢就好”,現在是“能提升自己就好”。
确定自己想要找哪種兼職之後,就開始行動了,校園兼職群裡的資源基本都是那種“打雜、幹活、自尊心被踐踏……”的工作。
受到五花八門的網際網路廣告的影響,我選擇了某招聘app。
由于我一直喜歡“寫作”,搜了一下這樣的崗位還挺多的,而且在家就可以做,這樣正好,也不會耽誤學校的課程。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我親身體驗過的兼職:
“原創文章寫手”
小白都能做!!!
對于一個“識字”的人來說,這個工作簡直“有手就行”,别不信!
要求很簡單:
1200字以上,保證原創,内容自拟,任何題材都可以,内容“看得過去就行”……
這文章内容,不難吧?接着就是排版了:
一篇文章大概能分5/6段,每段中間插一張圖檔,自己找圖就好。
word文檔排版,真的很簡單。一篇20塊錢,等于當時讀書時候一天的飯錢,爽歪歪(而且我當時一天能寫兩篇呢哈哈哈),都不用跟我爸要夥食費了。
但是想來想去,他們要這樣低品質的文章有什麼用,看起來好像根本沒什麼價值呀。
重點來了!
要求有這樣一條:标題最重要!!!就是一定要“标題黨”!
不需要任何教育訓練,隻需要看幾個标題“找感覺”,之後模仿那種“比較容易火”的标題來寫就好。
發現蹊跷了嗎?
打開浏覽器之類的平台,你最容易點選哪種文章?
這種喜歡嗎:
《震驚!上百隻母豬半夜集體跳水,知道原因後驚呆了!!!網友:太神奇了吧。》
還有這種:
《某一線女明星因失戀3天暴瘦20斤!知道真相後網友紛紛落淚,真想抱抱她……》
更有這種:
《醫生發話:這3種食物一定不能碰!不想得癌症就趁早戒掉!》
不解釋了,看完之後你會發現隻有白開水是安全的了。
哪來的這些鍵盤俠網友,恐怕都是作者這個老沖浪選手說的吧……
有一定閱讀經曆的人應該能清楚,文字分段加圖檔看起來壓力小,标題黨可以提高打開率和點選率,再拿着“原創文”在各個平台廣撒網,分分鐘那些美其名曰的10w+文章被“批量生産”……
由于期末考試學業繁重,這份兼職工作就被我辭掉了。
這還不算什麼,現在比文字更來錢快的是什麼?
視訊。
做視訊内容帶來流量的速度是最快的。
“僞原創視訊工作”
我的第二份兼職工作也是在那個招聘app上找到的,招聘資訊的标題是:文章寫手。
條件也很誘人: 零基礎、線上兼職、分分鐘即可上手。
沒錯,真的很簡單,小白都能做,要求比上一個還少:
150-200字,1.8元/篇,保證原創(定期抽查)。
我每天可以寫20篇,也就是36塊錢,滿足!
這種線上零基礎兼職真的太适合我們這種“無知”大學生了,還有就是适合在家帶娃的“寶媽”,比那些拉人進群的“騙人兼職”好多了,保證你不會進傳銷窩或者賠錢進去。
工作的大緻要求都知道了,那這家公司是做什麼内容的呢?
對方每天給10個視訊,一般都是網上已經火了的現成視訊,自己把文字提取或者了解一下大概意思,再用自己的話寫出來(僞原創),題目不變直接用人家的,每篇寫成word交過去,檔案名用原視訊的标題命名。
那這不是更簡單了,都省得需要動腦筋構思選材比對圖檔了!
這個兼職也不需要教育訓練,給你描述一下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就可以直接上手。
這裡面最費時間的就是:需要自己看“懂”視訊文字,生活類的自己看完直接上手,但是涉及政治或者科普的就需要把原來的話變個樣子,涉及政治敏感詞規定了不能寫進去……
負責人說做這個工作的人挺多的,是以我如果哪天有事就提前說,把視訊直接交給别的人做,和我對接的人還要負責加語音,是以每天5點前收稿,不然她說沒時間配語音。
我們的作品去了哪裡:對方用我“寫”的文章内容,機器人配語音,再把幾個“相關”的視訊拼剪在一起,就可以釋出“原創”視訊了。
最後這些内容就被發到各大流量平台……
我當時就想着,這麼機械化的流程和草率的工作程式就可以生産出一個“爆款”作品,況且如今視訊是很容易制造流量擷取收益的……
做了兩個多月,有一周事情有點多,負責人每天早上都會來問“今天還是來20個?要不要挑戰再多一點呀?” 我因為有事連着三四天沒有接任務,就被通知“終止合作”。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連内容創作都可以形成“流水線”作業了,“原創”成了小白都可以完成的事情,10w+靠的不是走心而是套路,用模闆或者洗稿就可以輕輕松松打造爆款,而且隻需要幾小時的“教育訓練”,我們都可以變成這樣的“高手”。
我之前也自己做過公衆号,每天需要追熱點、構思、選材、實景拍攝……再從其它平台推廣引流,堅持原創,需要耗費非常大的精力去做,但也很難火起來。
當自己辛辛苦苦做内容怎麼也沒流量的時候,“月收入超過100w,日産‘原創文’,分分鐘10w+”的流水線機構已經漁翁得利了。
淺顯庸俗的情節、刻意讨好的低俗内容、短時間俘獲情緒的短小文字、标題誘人但毫無營養的作品、過目即忘的小視訊……
這些看起來很好圈錢的産業,正在從多少人兜裡掏錢呢?
雖然這樣的生産10w+工作對人力的需求量很大,但大部分人都不願意在這種公司待太久,要麼覺得“生活沒有意義”,要麼覺得這樣的工作“醜陋”,但是什麼也不懂的大學生願意做,不僅不認為自己的勞動力廉價,而且還做的不亦樂乎。
……
這些都是我這個大四女同學實實在在經曆過的,雖然過程有些艱辛,好在“見多識廣”不是壞事。
前段時間看了“新榜”公衆号裡發的推文——《月入百萬,3天速成,每天寫1000篇爆文,内容工廠的灰色生意經》。
“接受3天的教育訓練、一天寫稿、大部分時間利用爬蟲軟體在全網搜集内容,實作了月入過百萬的成績。”
作為一名還在上“大四”的女同學,我表示經曆過不少這樣的“灰色經濟”,但也是看了那篇文章之後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今天我問老師:
“有一家上海的公司讓我去實習三個月,日薪100塊,不管吃不管住,表現得好還有機會轉正呢,我要不要去呀?”
“堅決不去啊!不管吃不管住工資低還在上海,你去了那點錢能夠嗎?”
“但是大公司的實習機會很難得……”
“這麼廉價的勞動力,你去幹這,還不如用這時間多看幾家公司多學習會兒!想啥呢!”
看來身為“大四老學姐”的我還沒學會權衡利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