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提升中樞神經系統罕見病診斷率
上海2021年11月8日 /美通社/ -- 諾華(中國)與飛利浦(中國)在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充分發揮雙方在醫藥健康和醫學人工智能領域的專業優勢,以中樞神經脫髓鞘疾病-多發性硬化為突破口,通過推動影像技術的創新,提高多發性硬化的診斷技術,進而進一步縮短罕見病确診周期,提高診斷率。
圖/飛利浦-諾華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
<b>諾華制藥(中國)首席科學官及醫學事務負責人吳鈴</b>表示:“隻有整合行業最前沿的科技和豐富的經驗,才能開發出更好的醫療解決方案,為患者造福。諾華在中樞神經疾病領域深耕多年,擁有豐富的疾病診療和管理經驗。此次合作希望充分釋放影像技術革新和人工智能帶來的巨大潛能,加速攻克罕見病‘發現難’、‘确診難’難題,實作‘健康中國,一個都不能少’的美好願景。”
圖/飛利浦-諾華簽約儀式現場合影
<b>臨床表現複雜多變,确診周期長</b>
多發性硬化(ms)是一種以中樞神經系統炎性脫髓鞘病變為主要特點的免疫介導性疾病,2018年被納入《中國第一批罕見病目錄》據《2021中國多發性硬化患者生存治療報告》顯示,我國ms患者發病至就診的時間超過1年,平均确診時長超過三年,50%的患者被誤診[1]ms診治不及時可以導緻患者出現癱瘓、失明等嚴重殘疾,給家庭和社會造成巨大的負擔精準診斷、盡早開啟高效治療是延緩殘疾進展、降低緻殘率的重要手段。
核磁共振成像(mri)是實作ms早期診斷的關鍵之一,對随訪及病程評價也有重要價值通過mri影像能清晰的呈現病竈的部位、數量、大小和分布等情況。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放射科主任劉亞歐教授表示:“随着影像技術發展,尤其是mri技術的發展,可以在疾病早期發現更細微的病變,使得我們對脫髓鞘疾病的認識更加全面而深入,為臨床醫生的後續治療提供有力的依據然而在實踐應用中,影像學檢查仍然存在一些挑戰,如研究方法不夠規範,缺乏标準化工具和資料,檢查人員水準層次不齊,使得不同醫院出具的影像科檢查結果可能存在差異如何推動影像學檢查标準化、定制化是我們目前亟需推進的工作”
<b>以規範化臨床管理為中心,共推全病程影像追蹤診療</b>
此次諾華與飛利浦的合作将包括探索以影像診斷和規範化臨床管理為中心的專病診療管理模式合作,從多發性硬化疾病為突破口,共同探索并開發先進的影像學診斷模式的可能性利用壓縮感覺等前沿的醫學成像手段與人工智能,驅動定制化、結構化影像報告,推進患者全病程影像追蹤的診療結果實踐,縮短患者的确診時間及規範化臨床随訪同時突破傳統診療模式的邊界,打造以疾病為中心的解決方案和生态系統,為患者提供更多延展服務。
飛利浦大中華區副總裁、整體解決方案中心總經理、戰略合作負責人梁建球表示:“作為健康醫療領域數字化創新先驅,飛利浦始終聚焦中國醫療系統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我們相信,與諾華的合作可以加速将前沿技術、一站式解決方案、創新商業模式等在醫療領域的應用落地,幫助ms患者縮短診斷周期,促成行業規範,實作對行業和患者的更大價值”
[1] 《中國多發性硬化患者健康洞察藍皮書暨2021中國多發性硬化患者生存品質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