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電信物聯網發展研究中心與華為戰略合作協定

1988年至1989年,國家繼續出台一系列優惠政策,為通信的快速發展創造條件。郵電部明确提出郵電通信還要适度超前。上海市委、市政府重視通信建設,在政策上給予優惠,資金上予以支援。在此期間,上海市頒布了保護和發展郵電通信的規定,郵電管理局成立了上海郵電通信工程指揮部,電信新技術、新業務層出不窮,對台通信得到推進,對外交往、合作富有成效。上海電信發展呈現出嶄新的格局。

上海市頒布保護和發展郵電通信的規定。1988年4月7日,上海市第八屆人大常委會第36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上海市保護和發展郵電通信規定》,7月1日開始執行。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全國第一個地方性郵電法規,共8章49條,包括總則、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保護、郵電通信的規劃和建設、郵電運輸的保障、郵電設施的安全與保護、郵電通信的服務和監督、損失賠償處罰及争議處理等。《規定》絕大多數條款都是針對上海通信建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以及發展通信的要求制定的,既着眼于調整目前的各種關系,更着眼于通信現代化與城市現代化齊頭并進,進而為通信發展開辟了道路。

《規定》在“總則”中明确提出了“加快郵電通信設施建設時間和更新改造,不斷提高通信能力”的要求,規定了郵電局所和網路管線建設均要納入城市建設規劃和市政工程的年度計劃;建立住宅區要把郵電設施建設列入公建、市政配套範圍;建立辦公樓、高層建築和需要安裝電話的宿舍樓,在設計時應安排電話線交接架間和樓内電話布線及室内電話布線和電話插座。這些均應列入建設總概算,并作為竣工驗收項目。

同時,《規定》 将有關發展通信的政策用法規的形式确定下來。一是鼓勵企業、事業、服務業、機關、社會團體和郵電部門采取聯合投資、聯合建設等多種形式,合作發展通信事業;二是縣以下農村的郵電通信,本着誰舉辦、誰經營、誰得益的原則,可以由郵電部門與鄉村簽訂建設與辦理業務的協定;三是市政府有關部門和金融機構,要在資金、信貸、物資等方面支援郵電通信事業的發展,郵電部門可以采用集股、發行債券等多種方法籌集建設資金;四是規定公用網與專用網的關系是“互相支援,互相補充,協調發展”,提出除有特殊需要的部門外,在郵電部門已有通信設施的地方,各部門應盡量利用郵電通信設施,避免重複建設,專用網“隻用于内部通信,不對外營業”,專用網進入公用網,必須符合統一的技術标準,要經郵電部門稽核,公用網容量不足需要擴建時,入公用網的機關要分擔部門建設費用。

今年,為全面推進浦東新區36個街鎮的資訊化建設,中國電信上海公司浦東局深入排摸各街鎮的寬帶基礎網絡情況,明确“光域通”重點攻堅項目,確定政府機關辦公區域聯網的高效、安全、可靠。

近期,中國電信上海公司浦東局外金分局與浦興路街道辦事處就光域通組網項目成功簽約。中國電信上海公司浦東局将為浦興路街道的街鎮辦事處開通100m寬帶,為40個居委資訊接入點提供10m寬帶,并将此41個資訊接入點納入光域通組網實作互聯,最終上聯至浦東新區電子政務外網。此項目既保證了街鎮政務應用的正常運作,同時滿足了浦東新區電子政務中心對各街鎮下屬村居接入政務網的安全性要求。

中國電信上海公司浦東局外金分局與街道長期保持良好關系。分局結對浦興街道下屬金澤苑居委黨建組織,定期開展黨團青年舉辦防通訊詐騙講座、清除社群黑廣告等活動;長島路營業廳為浦興路街道的環衛、城管人員免費提供進廳休息、飲用水等貼心服務。

中國電信上海公司浦東區局各部門“倒三角”支撐鼎力配合。在浦興路街道明确建設初步意向後,中國電信上海公司浦東局外金分局組建了由分局客戶經理、新興業務中心項目支撐、客響支撐中心工程師和郵電設計院及安裝維護組成的跨部門專項團隊,開展了為期兩周的40個居委實地調研工作。在聽取相關使用情況及建議後,根據需求,以實用性、标準性、先進性、可擴充性、安全性的管理性的六大設計原則形成最終實施方案。中國電信上海公司浦東區局跨部門專項團隊的“工匠精神”,得到了街道方的充分肯定和贊賞,最終順利拿下項目。

後續,中國電信上海公司浦東局各部門将全面確定浦興路街道光域通組網項目順利傳遞,并進一步疊加适合街道的新業務應用,緻力于打造光域通樣闆街鎮。       葉旗

近日,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局長陳皆重在中國電信上海公司副總經理馬明,以及上海中國電信公司網發部、網運部相關上司陪同下,檢查了上海迪士尼樂園的通信建設情況,并慰問了電信一線建設者。

在迪士尼現場通信指揮部,陳皆重局長聽取了各營運商通信建設進展情況的彙報。他指出,迪士尼樂園通信項目是今年的重點工程,項目的受關注程度和施工難度前所未有。在建設方面,各營運商要在最後沖刺階段進一步加強總體協調和溝通能力,確定月底前完成建設任務。在優化驗收方面,要在有限的時間内要做到建設、維護和優化同步進行。在應急保障方面,充分考慮迪士尼營運的長期性,及時制定出一套常态化的應急保障整體預案。   楊宏瀾

日前,中國第十五屆大學生廣告節校園巡回講座———“夢享者說”第一期活動在上海外國語大學松江校區順利舉辦。中國電信上海公司作為獨家網絡支援方,為整個活動提供了網絡保障,同時為“夢享者說”系列講座提供高清、實時、穩定的現場直播。

“播播直播”手機視訊app作為此次直播的承載平台,在中國電信上海公司辦公室、新業務部、網際網路部和松江局等多個部門的通力協作下,呈現了一場“無延時、無丢包”的直播盛宴。三小時的直播時間内,“播播直播”app的使用者活躍度較往日提升18%,“夢享者說”直播平台收視率位列當日直播頻道前五名,超越新聞綜合、東方衛視等熱門頻道。

中國電信上海公司新業務部和網際網路部的“播播直播”團隊,在吸取去年現場直播經驗的基礎上,結合熱點事件、面向目标學生群體,通過大量的前期調測和準備,圓滿地完成了此次直播活動。       楊申

日前,複旦大學有關部門陪同匈牙利議會的客人,來到中國電信上海公司資訊生活體驗館參觀。

中國電信上海公司資訊生活體驗館作為智慧城市體驗中心的重點展館,緻力于宣傳智慧城市的建設,并面向公衆開放。每年中國電信上海公司資訊生活體驗館都推陳出新增加有關智慧城市建設的展項,吸引了廣大社會嘉賓。

匈牙利議會客人參觀中,表達了希望通過中國電信上海公司資訊生活體驗館了解上海科創中心的建設情況,并開展與中國電信上海公司、複旦大學的深度合作。匈牙利客人們先後參觀了印象電信、智慧家庭等展區,了解上海發展、感受ict應用、體驗vr技術,感覺中國和上海科技的騰飛。

日前,“中國電信物聯網發展研究中心”與華為公司在滬簽署物聯網戰略合作協定。該合作協定的簽署,标志着雙方在物聯網創新領域建立全方位合作。雙方将借鑒基礎通信領域的豐富合作經驗,充分發揮各自的專業優勢,積極向上下遊探索。據悉,雙方将在商業模式、連接配接管理平台、nb iot試驗、開放實驗室搭建等多個領域展開深入研究與合作,共同推進物聯網産業的發展。

物聯網是新一代資訊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資訊化”時代的重要發展階段。物聯網産業鍊包含晶片、模組、終端、網絡、平台、營運、垂直行業等多個領域,強強聯手推動生态發展是關鍵。

中國電信與華為公司此次合作,主要基于三個目的:一是接應國家戰略領域,承擔企業社會責任,推動中國物聯網發展;二是達成雙方發展訴求,做大業務規模;三是從技術、市場、服務多資源投入,建構産業聯盟,帶動一批物聯網中小企業合作夥伴,形成一個有向心力的生态環境。

2016年,中國電信已将物聯網作為公司戰略性基礎業務。中國電信将充分發揮自身在政企及家庭領域的規模優勢,聚焦交通、物流、制造、醫療、安防、公共事業六大重點領域,全面布局物聯網,力争三到五年打造全新的市場格局。

“中國電信物聯網發展研究中心”作為中國電信物聯網發展體系中的重要研發組成部分,将在物聯網的咨詢研究、行業創新拓展、基礎産品開發及物聯前瞻技術研究方面開展具體工作。同時,該研究中心将以物聯網開放實驗室為載體,與合作夥伴共建共享,打造生态協同創新的平台,為産業鍊各方提供專業化的服務,共同推動産業發展。

大學生正在利用電信大資料開展研究。費鋒攝影

中國電信上海公司結合上海市委市政府“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打造全球科創中心”的發展要求,積極主動地以網際網路思維促進上海創新創業的發展。

今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也是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關鍵一年。随着中國電信上海公司不斷加大滬上資訊化建設方面的投入,目前“網際網路十”已經成為滬上新興經濟增長的集聚區,它将原本分割的科研、生産、市場、終端消費者連接配接起來,孕育了龐大的市場空間,也成為了滬上創業聚焦的熱點。

在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程序中,作為中國電信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天翼創投積極響應中央号召,結合上海市委市政府“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打造全球科創中心”的發展要求,積極主動地以網際網路思維促進上海創新創業的發展。

打造科創基礎服務平台

成立于2012年年末的天翼創投,從一開始就瞄準了網際網路創業。為鼓勵支援創業創新,天翼創投積極對标國内外先進經驗,不斷完善創業環境,立志打造業界最優質的平台。通過“專業孵化+創業導師+天使投資”的孵化模式,天翼創投将中國電信的資金、網絡、技術、人才、創意等資源通過網際網路等途徑與社會行業資源進行整合,建立了廣泛的合作圈。此外,還對接微軟bizspark創業計劃,引入了亞馬遜雲資源。

上海學多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李先生告訴筆者,正是憑借着天翼創投提供的“專業孵化+創業導師+天使投資”的一站式孵化模式,公司才能從2014年成立開始到現在短短的兩年間,在激烈的網際網路教育市場殺出重圍,成為行業内知名的教育品牌。

中國人傳統上就特别重視教育,如今的網際網路教育産業更是一片競争激烈的紅海。能在激烈的市場上脫穎而出,學多多憑借的正是豐富的教學資源、優秀的内容,以及中國電信上海公司在宣傳和推廣上的大力支援。據李先生介紹,學多多app是公司面向全國中國小師生推出的創新型移動雲課堂,包括富媒體、靜聽、微課、悅讀、作業、學習圈、通知等子產品。用戶端内不僅包含名校數字化課本、名師微視訊、有趣的有聲讀物,還有中外名著電子書、互動學習遊戲、與知名出版合作的優質書籍等豐富的線上學習資源。這不僅為中國小師生及家長提供海量的優質學習資源,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寓教于樂,還為孩子們的學習保駕護航。

學多多的核心理念是資源的“定制、交換與共享”。平台有豐富的優質資源,國小至高中,各有側重點。國小以語數外為主,而語數外又各具特色,國文以國學啟蒙為先,英語以牛津英語教材為重,數學以奧數為主。除此之外還有小提琴、琵琶、鋼琴賞學等音樂教學資源及其他課外拓展課程的學習資源,學生可以利用這些資源進行自主學習,以提高綜合素質。

然而有了好的産品還不夠,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讓養在深閨無人知的好産品讓市場知曉,是困擾很多科創企業的難題。幸好學多多有中國電信上海公司這樣的優秀企業作為後盾,利用自身的優勢拓寬創新創業的業務和服務版圖,豐富中小企業創新創業支援途徑。通過統一通信、綜合平台等專享定制級應用,為中小企業提供多樣化、多層次的通信服務。

在孵化上,天翼創投緻力于依托營運商資源,打造具有産業背景的生态主導型孵化器。通過産業資源輸出、品牌導入等具體舉措,聚焦吸引社會優質項目加入,進而發展與中國電信的業務合作關系。除了最早投入營運的張江基地,楊浦基地也在今年3月開始正式營運,讓更多的創業者享受到來自中國電信上海公司的滿滿誠意。

在投資上,天翼創投将重點圍繞“4g和寬帶提升”及“網際網路+”等帶來的創業機會,積極實踐對外直投,探索與社會知名機構設立聯合基金,提高運作效率,打造标杆公司。通過資本杠杆助力中國電信創新業務快速發展,借助網際網路的思維手段,提高“天翼創投”投資品牌的知名度。

有關人士表示,自從上海市政府提出建設上海國際科創中心的藍圖以來,中國電信上海公司有責任也有義務積極做出響應。網際網路技術的高速發展以及網際網路思維的深入人心,催生了更多創業者的出現和聚集,帶動了大量産業的更新乃至颠覆。身在這一發展的洪流中,電信既是平台服務者,也是具體踐行者。中國電信上海公司将為創業者提供更靈活可組合的産業、資金、合作等相關資源,以網際網路思維推進上海科創中心的蓬勃發展。

大資料助推科技創業

近年來,大資料産業正深刻改變着人們的思維、生産和生活方式,正在掀起新一輪産業和技術革命。大資料與各個行業的深度融合,也正在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社會和商業價值。2015年11月,中國電信正式釋出了“天翼大資料”品牌,推出了4+1的産品體系,也即:風險防控、精準營銷、咨詢報告、區域洞察等四類資料型産品和飛龍大資料雲平台。

朱先生是一家籌建中的網際網路商務公司創始人,在零售市場摸爬滾打二十年的他瞄準了剛剛興起的社交電商領域。然而以熟人營銷為主的社交電商對公司的管理水準要求極高,如果不能精準地對市場産品需求和風險進行管控,無異于滅頂之災。而初創企業要想做到這一點,沒有可靠的大資料支援是不可能的。

而“天翼大資料”恰好解決了朱先生的煩惱。其中的風險防控産品是基于中國電信使用者的标簽資料,建立了使用者的信用模型。此項服務的客戶,主要是金融保險、貸款衆籌、第三方征信、p2p等金融機構。通過這項服務,能夠為金融機構提供貸前風險防控、貸中風險管理、貸後風險追蹤的大資料服務。有了風險防控資料,朱先生就能對客戶的誠信情況有了精确的判斷,避免因微代理商誠信造成貨款拖欠、詐騙等問題。

而精準營銷則是針對電商/門戶等網際網路行業客戶、dsp服務商、廣告營銷代理商等使用者,為其使用者的精準營銷提供大資料服務。它讓朱先生能針對客戶的不同消費習慣,準确地找出自己的目标客戶,避免傳統的大海撈針式客戶推廣。既降低了公司的營銷成本,也避免了騷擾非目标客戶群對公司形象的損害。

據“天翼大資料”的從業人員介紹,中國電信擁有規模巨大的4g和寬帶網絡,擁有近2億移動使用者、1.5億寬帶使用者和近1.4億固話使用者,以及超過百萬的公共wifi和數千萬的家庭wifi。目前,中國電信已經建成了上千節點的大資料平台,每日彙集的資料量超過百tb,并且具有海量資料的實時和批量處理能力。

中國電信憑借在網絡、雲計算、基礎設施方面優勢,可以為各行業、産業提供大資料共享開放平台,推動大資料産業鍊和生态圈的建設發展。

小飯店跨上“網際網路+”快車

眼看馬上就是傳統的端午佳節,家住長江西路的劉阿姨,一大早就收到了遠在英國的女兒送來的粽子。原來,正在英國出差的女兒,昨晚通過網絡平台訂購了老家特色的四川辣粽。還特地指定快遞在早上9點準時送到,給了劉阿姨一個驚喜。這也是上海千千萬萬市民通過“網際網路+”融合傳統服務性行業,給生活帶來的縮影。

四川的辣粽,因制作講究,工藝複雜,其口味當然獨特,故成為四川千古流傳的名點小吃之一。其制法是先把糯米、紅豆浸泡5至6小時,将水倒出,放入椒粉、川鹽、味精和少許臘肉,用粽子葉包成約60克一個的四角粽。煮熟後食之,香辣适口,風味獨特。

劉阿姨告訴筆者,作為無辣不歡的四川人,雖然來到上海生活多年,但老家的四川辣粽一直是她心裡的最愛。但上海常見的卻是肉粽、豆沙粽等江南特色粽子,四川辣粽很少能見到。沒想到今年卻吃到了遠在英國女兒訂購的老家風味,真是意想不到。

原來,劉阿姨的女兒馮小姐之前通過“百度外賣”平台,在家附近訂購外賣時,發現附近有家新開的川菜館做的菜特别道地。更意外的是居然還有在上海難得一見的四川辣粽,當時就留下了心準備端午節買些辣粽和父母一起分享。

沒想到公司突然有急事讓馮小姐去英國出差,但馮小姐還是打算通過網際網路給父母一個節日的驚喜。于是遠在倫敦的她,趕在端午前通過外賣app,讓遠在上海的父母也享受到了道地的四川美食。

随着上海城市光網和智慧城市的飛速發展,原本傳統的社群餐飲,也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傳統餐飲隻能通過加盟或特許經營的模式去擴張。這種模式使得加盟店的産品品質或者服務品質不可控,随着線下成本不斷上升,規模效應帶來的優勢會被消減。而網際網路模式則避開了這些劣勢,使老闆能夠更專注地去提升食品的品質和服務,讓社群小飯店也能覆寫更多的人群,憑借網際網路開拓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