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份《國内智能家庭攝像頭安全狀況評估報告》釋出,其中披露的内容令人大跌眼鏡。《報告》中顯示,市面上有近八成的産品存在洩露使用者隐私的風險。随着智能家居的發展,人們對于網絡攝像頭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調查顯示,大多數人以“準備在家裡裝個攝像頭,可以看到老人、孩子,出差也能放心很多”、“家中的财産安全也能有個保障”、“還能記錄寵物日常生活”等各種目的來安裝攝像頭。
近幾年來,随着移動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家裝攝像頭市場得以興起。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安裝攝像頭還是個新鮮事物,對于家中有老人小孩,需要遠端看護的,自然很友善。但是,安裝亂象叢生,監管問題頻現,導緻隐私洩露等安全事故越來越多,引發擔憂,在家安裝攝像頭是否真的安全?
最近,有一吳女士的家裡就安裝了這種攝像頭,本意是來監控家裡的寵物貓,可讓人沒想到的是,最終,她自己卻成了攝像頭中的主角。無獨有偶,隐私洩露問題頻發:2014年9月,有網友發現,通過某網站可以實時觀看深圳市19個監控攝像頭的畫面;2015年初,主營安防視訊産品的某公司被曝有嚴重的安全隐患,部分裝置已被境外IP控制……
隐私洩露,智能攝像頭首當其沖。黑客能夠輕易的遙控智能攝像頭進行偷拍、錄像,甚至通過轉動攝像頭,檢視你家的布局、你的生活習慣,若是帶有聲音效果的,黑客還能直接與使用者對話……有沒有瞬間毛骨悚然?
國内網絡錄影機漏洞的分布情況
目前市面上的網絡攝像頭多數分為兩種:一種是連接配接在PC端,作為視訊聊天使用,價格不是很高,安全系數較低;另一種是固定在家中某個位置,常年與家中的WiFi相連接配接,起到安全保護的作用,價位高,看上去比較安全。
之是以黑客能夠遠端破解、控制這些家居是因為智能領域普遍存在兩點問題:首先是智能硬體大多通過無線WiFi連接配接,給黑客入侵裝置提供了管道;其次是智能硬體系統普遍存在安全漏洞,黑客可以利用漏洞奪取硬體控制權。
我們不禁要問,以安全為初心的攝像頭卻讓我們的家更不安全?那是不是家裡就不能用攝像頭了?其實也不然,凡事都不能以偏概全。智能攝像頭使用正确還能能造福我們的。
合法安裝家庭攝像頭 避免糾紛
現在我國的法律對于隐私的定義比較泛,因為每個人對于隐私的定義都不一樣,是以具體定義還是需要進一步完善。個人安裝家庭攝像頭的目的不能本末倒置,切勿為了自身的利益,侵犯了别人的隐私。合法安裝攝像頭,避免糾紛。此外,在選購智能攝像頭的時候要購買大品牌、千萬不要貪小便宜買個雜牌的用,否則,你買的不光是一個攝像頭,還有它背後千千萬萬雙眼睛。我們不能說某個品牌或某款攝像頭絕對安全,但肯定是有相對安全的。畢竟大廠家技術先進、經驗豐富、研發資金雄厚,還是能夠信賴的。
在你買到攝像頭後安放位置也要注意。一般不要安裝在衛生間或卧室這些私密空間,當然,寶寶的嬰兒房是可以的。如果攝像頭帶旋轉功能,要確定它轉來轉去也看不到它不該看的東西。
建議:
1、建立一套針對網絡攝像頭的資訊安全标準。智能硬體開發商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營運平台,以保護消費者的資料安全,及時發現并阻斷黑客的攻擊。
2、還可以制定一套有效的應急響應預案,確定在安全漏洞出現後,能夠快速響應,并最大程度降低使用者的損失。
3、在購買網絡攝像頭時,消費者應對所選品牌進行一些分析。可以通過網絡查詢,或者通過相關的報道來了解。
4、消費者要經常登入攝像頭進行檢視,并且關注所用品牌攝像頭軟體更新的消息,如果發現裝置漏洞應停止使用。”高先生告訴記者,這時最好等待廠家更新,并保證所使用的攝像頭軟體是最新版本。如果自己不會處理這些問題,要及時與購買攝像頭的商家進行聯絡。
5、消費者要經常登入攝像頭進行檢視,并且關注所用品牌攝像頭軟體更新的消息,如果發現裝置漏洞應停止使用。”高先生告訴記者,這時最好等待廠家更新,并保證所使用的攝像頭軟體是最新版本。如果自己不會處理這些問題,要及時與購買攝像頭的商家進行聯絡。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