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香港為何沒有一家獨角獸公司 投資人過于實際創業需要勇氣

據外電報道,歐洲小國擁有一家獨角獸企業,捷克共和國也有一家。雖然中國香港的經濟規模超過了上述兩個歐洲國家的總和,但卻未擁有一家估值達到或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大企業。

市場調研公司cb insights的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全球共有166家獨角獸企業,且還有50家公司即将跻身獨角獸們的行列。即便是非洲國家奈及利亞,都已擁有了一家獨角獸企業,但長期作為中國對外貿易主要中轉地的香港,本地生産總值卻在第一季度環比出現了下滑,成為亞洲經濟表現最糟糕的地區之一。

風險投資人、商業教授和努力拼搏的企業家們表示,香港缺少獨角獸企業,部門的源自于該地區偏好能夠提供穩定就業崗位的金融和房地産公司,而不喜歡存有風險、主張自我發展的科技初創公司的文化。與此同時,通常把目标投向房地産、零售業的初創公司,并不會給香港的上述産業構成真正意義的威脅,原因是香港的這些産業目前由李嘉誠、李兆基等少數億萬富豪控制,他們能夠扼殺任何的挑戰。

“香港風險承擔的水準非常低,”香港大學商業學教授阿裡·法乎芒德(ali farhoomand)說。“香港是一個擁有守舊賺錢模式的社會,年輕人基本上被限定在陳規之中。”法乎芒德表示,接受他創新課程的學生絕大多數都來自于中國大陸或海外。“我對此感到非常吃驚。這讓你有種香港到底是哪裡出錯了的感覺。”

缺乏創業精神可能會營造出自我實作的預言。根據pitchbook data提供的資料,香港科技初創公司在去年隻獲得了2.66億美元的融資,僅為新加坡科技初創公司的三分之一左右。

英國咨詢公司preqin在5月19日釋出報告稱,今年迄今為止,香港科技初創公司隻獲得的了10筆融資。與此同時,中國大陸科技初創公司獲得了503筆融資;南韓獲得了51筆;新加坡和日本分别獲得了37筆和36筆。

富豪控制

兩年之前,大衛·申(david shin)在香港創辦了自己的金融科技初創公司。他表示,自己的資金全部來自于海外,并最終做出了關門歇業的決定。這家公司使用的ripple技術,能夠為企業和銀行進行資金轉賬。

“香港擁有大量的資金,但主要是家族資金--并不是機構或者精明投資者的資金,”大衛·申說。在關閉了自己的初創公司之後,他已移居新加坡。“他們并不是對科技有悟性的投資人。他們更關注的是房地産或金融市場。”

統計資料顯示,與金融保險房地産相關的專業和商業服務,2014年占據了香港本地生産總值的約28%。香港十大富豪持有的财富等同于其經濟的35%,遠遠超過印度的5.2%,以及中國大陸的1.4%。

“金融和房地産市場目前過于賺錢,是以人們不需要創新。創業是非常艱辛的工作,”風險投資公司horizons ventures顧問菲爾·陳(phil chen)表示。這家風險投資公司隸屬于李嘉誠,曾對facebook和spotify等美國科技公司進行過投資。

gdp困局

由于金融保險房地産等闆塊在今年的表現并不好,導緻香港本地生産總值在第一季度環比下滑了0.4%。彭博社的統計資料顯示,上年同期,香港真實本地生産總值環比增長了0.8%,增速低于同地區另外13個經濟體。

香港政府一直在努力培育香港的創業文化,但成績喜憂參半。在這當中就包括了香港西部規模龐大的數位港開發。這項1999年未經公開招标、由李嘉誠之子李澤楷負責的投資項目,投入資金達港币130億元(約合17億美元),旨在吸引科技公司入駐。

根據香港數位港官方網站提供的最新年報顯示,能夠遠眺南海的該數位港,提供了會議場地、一座零售和娛樂綜合體、一座五星級的酒店、以及豪華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擁有660個社群成員。

政府的努力

成立于2000年的香港特區政府投資推廣署,旨在吸引海外資金對香港進行直接投資。該部門表示,截至2015年8月,香港已擁有1558家初創公司,以及3721名從業人員。去年,香港的初創公司數量增加了46%。

投資推廣署下屬的初創業務部門startmeuphk負責人傑恩·陳(jayne chan)表示,“數位港目前相當的活躍。他們不得不擴充自己的孵化空間。”投資推廣署的統計資料顯示,盡管有一部分初創公司的創始人來自于香港,但比例仍從2014年的60%,降至去年的57%。

香港政府已開始着手解決缺乏風投資金的問題。今年1月,香港特首梁振英宣布成立一隻規模達20億港币的基金,以鼓勵私有資金對初創公司進行投資。

保持節拍

在向企業家推銷香港時,投資推廣署采用了不同的做法。他們不會談論香港對uber或是yelp等應用的潛力,而是談論香港與世界工廠--中國大陸廣東省的距離。傑恩·陳表示,“我們一直在傳輸香港将是一個擁有潛力的中心的理念。因為毗鄰深圳,香港在硬體領域特别具有優勢。”

soundbrenner開發出了使用者可以戴在手腕上的智能節拍器。這家公司的創始人弗洛萊恩·西蒙丁格(florian simmendinger)在德國創辦了公司,後來又決定把公司搬遷至香港,因為作為一家硬體公司,此舉能夠讓soundbrenner節省大量的資金。

“把公司搬遷至香港,能夠讓我們進入到中國大陸的供應鍊,”西蒙丁格說。“這裡到深圳隻需要兩個小時時間。”

兒童智能手表開發商doki technologies同樣也把總部設在了香港。這家公司為6至12歲的兒童開發能夠進行視訊和語音通話、擁有gps追蹤和警報等功能的智能手表。這家創辦于香港的公司已經獲得了衆籌和私有投資。該公司創始人、香港本地人卡帕斯·錢(casper chien)表示,“香港人變得越來越實際,每個人都在尋找能夠立即獲得回報的投資項目。在香港創業确實需要大量的勇氣。”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