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16中國企業網際網路化指數釋出 “新兩化”加速

2016 年是我國“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深化制造業與網際網路融合發展》與《“十三五”國家資訊化規劃》連續釋出,國家在戰略層面通過深化工業化與資訊化融合,建構基于網際網路的“雙創”體系,推廣網絡化生産新模式,培育平台化服務新業态,營造跨界融合的新生态,基于企業網際網路化和金融化的“新兩化”正快速發展。

那麼,2016年中國企業的網際網路化程度如何?相比2015年而言,企業網際網路化程度是否提高了?近日,由中國兩化融合服務聯盟攜手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用友”)、工信部電子科技情報所共同研究,反映中國企業“網際網路+”風向标和晴雨表的“企業網際網路化指數”釋出。根據4萬多家企業調研而成的“2016中國企業網際網路化指數”表明,我國企業網際網路化轉型雖然仍然處于起步階段,但是發展加速,正在進入快車道。

企業網際網路化提速,一帶一路網際網路化水準差異大

企業網際網路化名額體系包括企業互聯、使用者主導、資料驅動與管理創新等四個一級名額,在四個一級名額下共有12個二級名額,衡量企業網際網路化水準。2016年,中國企業網際網路化指數研究組對企業網際網路化名額進行了優化,對一級名額進行了微調,并對二級名額進行完善。研究小組調查了4萬多家企業,這些全國規模以上企業的行業分布、區域分布和規模分布更合理,更具有代表性。

結果顯示,2016年中國企業網際網路化指數達到了30.2,四個一級名額中,加速最快的是資料驅動和管理創新。指數标明,我國企業網際網路化轉型雖然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并且剛剛開始,但是企業網際網路化加速發展,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并呈現以下幾個發展特點:

第一,企業網際網路化發展水準與各區域經濟的開放程度和活躍程度明顯呈正相關。從區域分布來看,東南沿海指數高,西部内陸指數低;從經濟帶來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比絲綢之路經濟帶高。

第二,消費品和裝備行業網際網路化增速更為明顯,與消費端相關的企業網際網路化程度高。從細分行業來看,食品、紡織行業的網際網路化水準提升非常快。

第三,大型企業網際網路化水準更高。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企業網際網路化水準高,基礎更好,小型企業非常活躍。從大中小型企業網際網路化速度來看,中型企業最低,大型和小型企業更快。在四個一級名額上,大型企業和中型企業在企業互聯和資料驅動方面優勢比較明顯;而小微型企業在管理創新方面确實有亮點,相對來說,小微企業管理創新難度低,對新理念捕捉、把握,并不比大型企業弱。

第四,企業網際網路化階段越高的企業,網際網路水準也越高。不同類型企業在不同的階段發展階段,在使用者導向、資料驅動方面,小微企業走得更快,大型企業的領先優勢并不懸殊。未來,小微企業的發展方向應該是加強使用者導向、管理創新,大型企業未來重點更多的是管理創新。

資源協同優化成為企業網際網路轉型的一大方向

通過對企業網際網路化的四個一級名額和分名額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規模企業的網際網路化程度不同,現狀呈現出不同的特點。為此,我們也可以看出中國企業網際網路化的發展趨勢。

提升基于網際網路的協同能力尤其是資源協同優化,成為企業網際網路轉型的一個重要的方向。從企業互聯協同水準的三個名額——企業內建、産業鍊協同、價值網絡共創來看,價值網絡共創水準明顯偏低。企業内內建方面,綜合內建發展營運是重點,其中管理與營運是短闆。從企業營運來看,雖然出現了很多好的做法和成效,但是企業動态協同優化的比例明顯偏低。從跨企業協同來看,社會化服務意識提高,跨企業協同是先進企業的共同選擇。在兩化融合的進階階段,企業産業鍊協同水準和價值鍊共創水準發生了質的飛躍。在價值網絡共創方面,總體水準比較低,仍處于探索階段。有47.3%的大型企業搭建并營運協同設計的創新平台,但是隻有13.6%的企業通過建立或者使用網際網路的開放社群或者平台有效的開展了價值網絡共創。

同時,使用者導向的模式創新是推動企業加速網際網路轉型的一個重要切入點。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使用者導向引領的模式日漸清晰。在網絡化精準營銷、産品生命周期服務、個性化定制三個方面,個性化定制水準明顯偏低,不同行業模式創新的表現也不大相同,如消費品主要是以網絡精準營銷和個性化定制為主,電子裝備行業主要關注産品生命周期服務和個性化定制。未來,企業應依托網際網路,加強與使用者多管道精準對接,做到使用者服務貫穿研發生産全過程。

管理創新水準制約企業網際網路轉型落地

資料已經成為驅動企業網際網路轉型的核心要素和最基本的潛力來源。從資料驅動的角度來看,有三個重要的名額:一是資料管理,二是關鍵業務資料化,三是資料價值的挖掘。目前,業務資料化成為激發資料潛能的關鍵環節,而目前企業網際網路化在資料驅動環節表現最差的就是關鍵業務資料化;在資料自動采集方面,管理環節的資料自動采集也是一個薄弱環節,同時生産經營資料自動化擷取水準也亟待提升;資料價值挖掘水準仍然難以滿足企業網際網路化轉型的迫切需要,大多數企業在生産、風險預警等方面主要靠管理者的經驗,缺乏資料的支援。

管理創新是激發企業網際網路化轉型的動力和潛能的前提,應該得到空前的重視。沒有企業的管理創新,企業網際網路轉型就很難落地,也很難真正最終取得質的突破。在企業管理創新方面,雖然說企業的探索初見成效,但是戰略轉型基于管理賦權、柔性管理方面還沒有形成共識。戰略轉型是企業網際網路化轉型的首要任務,未來企業不應隻關注提質、降本、增效等傳統方面,關鍵是明确戰略方向和戰略的執行落地。目前企業優化、閉環管控能力還是缺失的。

進入“十三五”,2017年是決勝階段,企業網際網路化轉型又是目前企業發展共同的選擇。是以,企業網際網路化隻有順應新趨勢,把握新規律,才能真正抓住新機遇,實作新的突破。未來,企業應該落地管理創新,讓企業網際網路轉型加速發展。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