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慧長沙發展總體規劃(2016—2020)》釋出

長沙是幸福之地,多年來幸福指數在全國排名前列,就連國足也在此力擒南韓隊,長沙“福地”主場不敗。

長沙是快樂之都,因為有湖南衛視等傳媒湘軍崛起,因為長沙人豁達大方,天天開心,凡事“圖個了别”(化繁為簡)。

凡事化繁為簡,幸福指數快樂指數當然高!3月28日從長沙市政府辦公廳、市經信委獲悉,《智慧長沙發展總體規劃(2016—2020)》已印發,長沙正在實施669計劃,打造智慧之都。669計劃包括:提升資訊基礎設施等6大任務,實施寬帶長沙工程等6大工程,建構民生雲等9朵雲,實作系列智慧化應用。

什麼叫智慧長沙?手指輕點,可以交黨費、交稅費、交水電氣費、繳交通罰款;手指輕點,可以預約辦理證照、預約挂号、預約借閱;手指輕點,可以進行投訴建議、民意測評、報警求助;手指輕點,可以進行求職登記、就業失業登記、小額擔保貸款、民生救助……你若是普通老百姓,可以通過智慧長沙工程買票辦卡、找保姆月嫂,搞網購做促銷,解決衣、食、住、行等生活服務問題;你若是老闆高管,可以通過智慧長沙工程做大買賣,比如長沙市正把三一、中聯等2000多家制造企業的工業物聯網整合到一個平台——長沙工業雲平台上;你若是志願者、辦事人員,長沙市正在把公安、交警、綜治、城管、律師服務等逐漸延伸到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上,讓你指尖一點,輕松辦事。

“長沙市出台《智慧長沙發展總體規劃(2016—2020)》,搶抓了國家實施‘網絡強國戰略’‘中國制造2025戰略’‘大資料戰略’和‘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的機遇,圍繞‘兩型社會’和長沙建立國家中心城市的要求,以‘四化融城、資訊惠民’為目标,建構寬帶泛在的資訊基礎設施、智能融合的資訊化應用、高端綠色的現代産業體系、可持續的創新發展環境和可靠的資訊安全體系;有效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居民幸福指數,營造‘惠民、興業、善政’的社會環境,力争把長沙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區域性智慧城市,國家創新創意、智能制造中心城市,率先實作小康夢、兩型夢、幸福夢。”市經信委負責人說。

一張卡

涵蓋社保、醫療、民政、公積金多個領域

根據規劃,到2020年長沙的資訊化水準将進入全國領先行列,智慧化應用覆寫經濟社會各個層面,智慧經濟成為經濟的主要形态,智慧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城市全面實作智能化運作。資訊化總指數達到90,建成資訊化促進“兩型産業”發展的先行城市、三網融合網絡覆寫城鄉的互聯城市、電子商務與數字文化繁榮的活力城市、智能化管理與高效政務的服務城市、數字化信用與資訊安全的可信城市,着力把長沙打造成中西部地區智慧之都、兩型之都、創新之都、綠色之都。智慧長沙建設包括六大目标:

資訊基礎設施全面更新。資訊感覺和智能應用效果突顯。實作城市1000m光纖到樓、100m光纖到戶,農村50m光纖到戶;實作統一的長沙市物聯監控網絡,資訊基礎設施智能化水準顯著提高。無線長沙、寬帶長沙、長沙大資料中心建成,三網融合全面實作。

資訊産業實作跨越發展。全市資訊産業總産值突破5000億元,資訊産業成為先導性支柱産業。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北鬥衛星應用等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分别達到千億級,大規模內建電路産業、大資料産業分别達到500億元。兩化融合綜合指數達到90,進入深度融合階段。資訊消費規模年均增長30%以上。

建成跨部門資訊資源共享的智慧政務體系。政府部門普遍實作網上辦公。城市管理100%實作網格化。推進政務雲平台等一批電子政務重點項目建設,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城市安全水準和應急指揮能力,使政府運作、服務和管理更加高效和智慧,長沙成為全國電子政務領先城市。

電子商務全國領先。以長沙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雨花現代電子商務産業園和長沙金霞經濟開發區三個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為基礎架構的電子商務産業體系形成,我市電子商務産業綜合競争力進入全國前列,電子商務年交易額突破7600億元。移動電子商務、電視購物及移動支付平台全國領先,市場輻射力不斷增強。

民生和社會事業資訊化水準顯著提高。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各領域資訊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逐漸實作辦事出行“一卡通”、居家生活“一點通”、學習工作“一網通”。業務涵蓋社保、醫療、民政、公積金等領域的社會保障卡持有人數突破700萬張,形成“一卡通用、一卡多用”的數字化民生服務體系。

資訊化和智慧化在解決交通、污染、食品藥品安全、資源浪費等城市化問題方面有重大創新和突破性進展。

智慧長沙實施669計劃。首先就是要完成6大任務,即:提升資訊基礎設施、建構市民數字生活、發展智慧産業、創新城市綜合管理、促進四化融合發展、推進兩型和諧社會等六個方面的任務。主要内容包括:

(一)推進無線長沙工程。圍繞重點行業和民生工程建設無線城市應用平台,實作移動政務、移動商務、移動民生應用等無線網絡服務,積極推動3g/4g等網絡全面深度覆寫;

(二)建構市民數字生活。建設安全、高效、便捷、綠色的市民數字生活,加快實施“資訊惠民”工程,圍繞服務型政府建設,推廣大資料應用示範,提升公共服務均等普惠水準。

(三)發展智慧産業。重點發展物聯網、雲計算、大資料、移動網際網路、北鬥衛星導航、大規模內建電路等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着力扶持智能終端、智能儀器儀表、金融電子、醫療電子、軍工電子、汽車電子等電子資訊裝置制造業;重點發展以麒麟作業系統為代表的基礎軟體、開發支撐軟體和資訊安全軟體。

(四)創新城市綜合管理。将城市運作和管理與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相結合,進一步提升城市現代化管理水準和承載能力。按照建設服務型政府和陽光政務的要求,進行電子政務網絡提速擴容,整合相關業務專網,實作市直機關各部門主要業務的資訊化全面覆寫。

(五)促進四化融合發展。堅持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資訊化,加速推進資訊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用資訊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産業,推進新型工業化的發展。

(六)推進兩型和諧社會。大力推進應用資訊技術促進節能減排。加快化工、電力、建材等行業的主要耗能裝置和工藝流程的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改造,加強對能源資源的實時監測、精确控制和集約應用,形成低消耗、低排放、可循環、可持續的綠色生産方式。推進長沙“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兩型示範城市建設。

一根帶

牽出資訊高速公路和多個工程

實施6大工程是整個規劃的重中之重,包括實施寬帶長沙工程、無線長沙工程、三網融合工程、長沙大資料中心工程、網絡和資訊安全保障工程、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培育壯大工程等六大工程。

寬帶長沙:為“智慧長沙”搭建資訊高速公路

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内容:首先,以國家實施“寬帶中國”戰略為契機,積極推動各大營運商加快建設“集ip化、寬帶化、融合化”為一體的“城市光網”,進而實作“百兆到戶、千兆進樓、t級出口”的網絡服務能力,實作全城光網通達,為“智慧長沙”搭建一條資訊高速公路,擴大業務應用,促進資訊消費。其次,推進城鄉寬帶網絡協調發展,到2020年,長沙城鄉基本實作寬帶全覆寫。

無線長沙:為市民提供高品質的民生服務

無線長沙工程力求通過網絡基礎設施、移動資料中心和平台及應用建設,實作到2020年無線寬帶網絡深度覆寫全長沙的目标。建設總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的移動資料中心,以滿足近期至2020年,遠期至2030年的移動資料應用、管理、營運和服務需求。建設“一個平台”“十大闆塊”“百項民生應用”。打造“無線長沙”應用平台,通過與長沙大資料中心的互聯互通,建設移動電子政務、公共服務、醫療、教育、金融、旅遊、生活服務、消費購物、就業、交通等十大應用闆塊,推廣百項民生應用,向市民提供廣覆寫、多層次、差異化、高品質的民生服務,讓公衆分享智慧長沙建設成果。

三網融合工程:滿足市民多樣化的資訊服務需求

繼續推進三網融合示範工程,實作網絡互聯互通、資源共享。以廣電和電信業務雙向進入為重點,建構新一代智慧城市資訊承載設施。建構智慧長沙三網融合資訊基礎平台。發展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絡技術(ngb),建設以數字電視為核心,主幹光纖網與接入網實作三網融合的高清互動數字家庭業務商用網絡,保障人民群衆對品種多樣、快捷經濟的資訊和文化服務需求,使市民切實享受到内容更豐富、價格更低廉、形态更多樣的資訊化服務。

長沙大資料中心工程:系列智慧應用服務于民

長沙大資料中心工程是實作智慧長沙的基礎,它依托國家超算長沙中心和雲資料基地,建設長沙大資料中心,旨在建構一個資訊共享、交換、開放的資料樞紐,逐漸形成聚合、分析、決策的智慧核心。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内容,即依靠建立雲計算中心、雲存儲中心、雲資料交換共享中心、雲安全中心、以及大資料挖掘與分析平台來實作與九朵雲資源的共建共用,成長沙綜合資料資源池,消除“資訊孤島”,減少政府自建資料中心。

網絡和資訊安全保障工程:為智慧長沙提供資訊安全保障

網絡與資訊安全保障工程旨在建設和完善網絡與資訊安全防護體系、安全責任體系、應急與救援體系和服務體系,有效保障資訊采集、存儲、傳輸、處理等各個環節的資訊安全,着力加強資訊安全管理和能力建設,建設全市統一完善的智慧城市網絡與資訊安全保障體系。其中包括建設集約化的災難備份與恢複系統,建立一整套安全防範機制,制定應急預案應對突發性的安全事件。建構網絡與資訊安全事件應急防範綜合支撐平台,提高對網絡運作故障、網絡違法犯罪、網絡失洩密等的監控、執法與應急處置能力。

資訊技術産業培育壯大工程:建構智慧城市産業生态體系

為推動智慧長沙項目的發展,應要大力發展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等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推動各技術産業的深度融合,建構智慧城市産業生态體系。進而形成規模化應用和可持續發展的營運模式,着力推動長沙産業高端化。大力發展移動網際網路産業,加快發展物聯網産業,着力扶持北鬥衛星導航産業,力争到2020年,形成一個新的千億級産業。重點培育內建電路、軟體和資訊服務産業,以內建電路設計産業為核心,帶動制造、封裝等內建電路産業鍊的發展。另外,培育發展大資料産業和3d列印産業,充分發揮骨幹企業的帶動作用,形成大中小企業互相支撐、協同合作的大資料産業生态體系也是實作智慧城市産業生态體系的一個重要方面。

九朵雲

士農工商各得其便

了解到此次規劃主要分兩個階段實施:一是重點突破、整合提升階段(2016-2018),基本完成寬帶長沙、無線長沙、三網融合、長沙大資料中心等資訊基礎設施建設,充分整合現有資訊資源,重點突出民生應用,将全面提高網絡和資訊安全保障能力,開展試點示範工程和應用,基本形成智慧長沙架構體系;第二階段是深度應用、全面推進階段(2019-2020),在這一階段中,應基本實作資料資源深度開發應用、智慧化成果普惠全民、城鄉數字鴻溝縮小、智慧産業高端發展。完成民生、政務等“九朵雲”平台建設,深化經濟和社會各領域的智慧化應用,全面提高長沙市現代化水準。

民生雲:旨在整合社群服務、醫療衛生、旅遊、文教等民生類資訊資源,通過智慧社群、智慧醫療、智慧旅遊、智慧文教和資訊便民服務平台建設,優化提升民生服務,提升公共服務水準。

政務雲: 力求加快網際網路與政府公共服務體系深度融合,推動公共資料資源開放,促進公共服務創新供給和服務資源整合,建構面向公衆一體化線上公共服務體系。

惠農雲: 利用物聯網、雲計算、大資料、衛星遙感等技術,整合三農資訊資源,與大資料中心對接,推進涉農資料資源的共享開放。

工業雲:以工業園區和重點企業為雲節點,促進産業縱向與橫向聯合,推動工業創新協作,共享産業資料和資訊資源,開展工業大資料研究和應用,提高資料資源整合能力和服務水準,促進兩化深度融合和智慧園區建設。

商務雲:依托長沙大資料中心建設,整合物流、資訊流、資金流等商務相關資訊資源,為園區、企業、市民提供反應快捷、服務便捷的雲服務,推動電子商務産業體系建設,提升長沙市物流業管理水準和物流輸送能力。

創新創業雲:整合創新創業資訊資源,依法開放政務有關資料,面向創新創業主體、服務機構、高校及科研院所等,提供政策咨詢、技術服務、創業教育訓練、創業論壇、法律服務等綜合性線上雲服務。

警務雲:充分利用長沙公安現有資訊化資源,建立資訊化标準體系,實作長沙公安資訊化資源的大整合、大共享。

交通雲:整合長沙市交通領域資訊資源,推動“網際網路+交通服務”。開展陸路、水運、空港、地鐵、城際軌道等交通資訊協同聯網,完善智能交通管理。

城市建管雲:利用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整合城市建設、管理、環保、水務等資訊資源,建構城市建設管理雲,實作城市建設管理類資料資源的交換與共享。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