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操父親曹嵩用兩大“絕”招,當上了太尉,最後下場悲催

作者:曆史解密坊

曹操号稱是“世之奸雄”,其奸詐心機與陰狠手段,在三國的各位軍閥中都是佼佼者。其實,曹操的這一點,可謂是遺傳了他父親曹嵩的基因,曹嵩可不是一個普通人,靠着兩個絕招就當上了東漢的太尉。他究竟用了哪兩個絕招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曹操父親曹嵩用兩大“絕”招,當上了太尉,最後下場悲催
曹操父親曹嵩用兩大“絕”招,當上了太尉,最後下場悲催

(本文所有圖檔,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号作者删除。圖檔與内容無關,請勿對号入座)

曹操的父親曹嵩,字巨高,是沛國谯縣人,曾是東漢末年中常侍大長秋曹騰的義子。對于曹嵩的身世來說,一直有很多說法,在《三國志》中,陳壽認為曹嵩是西漢丞相曹參的後代,可是他又沒有十足的證據來證明此事,專家們卻認為,曹嵩并非曹參的後代,這隻是曹操往自己的臉上貼金,跟後世的朱元璋說自己是朱熹後代是一個道理,其實就是想讓自己有一個光彩的出身。

曹操父親曹嵩用兩大“絕”招,當上了太尉,最後下場悲催

關于曹嵩身世的說法,最多的還是“曹嵩本姓夏侯說”,不過在2013年11月時,複旦大學曆史學家和人文學聯合課題組,釋出了關于曹操家族dna研究的最新成果,推翻了曹嵩與夏侯家族的血緣關系,證明了曹嵩本來就姓曹的說法。

曹嵩曾經憑借着曹騰的關系,被安排在河南荥陽當縣令,雖然此時的曹嵩沒有什麼政治資本,可是他卻心機滿滿,非常想巴結當地高官,甚至擺出一副“任性”的姿态。

在當時,有一個人非常出名,此人就是趙咨。他是東海國相,手中握着很大的權柄,就在趙咨走馬上任的時候,曹嵩得到了趙咨路過荥陽的消息,于是便想跑去參拜,要給這位大上司留下一個好印象。

曹操父親曹嵩用兩大“絕”招,當上了太尉,最後下場悲催

他選了一匹上好的快馬,連幹糧都沒有帶,把所有要處理的事務都交給了下屬去做,揚鞭奮蹄直奔趙咨必經之路而去。不過曹嵩的運氣似乎不太好,當他氣喘籲籲趕到的時候,人家已經走得老遠。曹嵩不想失去這麼一次難得的機會,故此在後面一直追個不停,直至追上趙咨的時候,他才發現已經跑出了自己的荥陽地盤。

在東漢時期,官員是不能随意離開自己管轄區域的,否則必然會受到罷官的處置,而此次曹嵩因追拜趙咨而丢官,無疑讓趙咨感動的一塌糊塗,在心裡對其留下了好印象,也為曹嵩的升遷打下了基礎。

曹操父親曹嵩用兩大“絕”招,當上了太尉,最後下場悲催

曹嵩的丢官隻是一個過場,丢官沒幾個月,他馬上被召回,在趙咨等人的舉薦之下,曹嵩搖身一變,居然成為了大司農。大司農可是一個肥差,是專門把持國家财政的官員,如此便利的條件之下,曹嵩也沒少向自己的兜裡撈銀子。

升官之路到了這裡,曹嵩也應該有所知足,可是他卻想财政軍政一手抓,天天想着做個太尉過過軍界長官的瘾,也許是上天眷顧曹嵩,這樣的機會很快便來了。

中平四年(187年)十一月,太尉崔烈被罷免,太尉這個官職便空閑了下來。此時的東漢已經完全被宦官掌握了大權,連朝廷重臣都要看閹人的臉色行事。

曹操父親曹嵩用兩大“絕”招,當上了太尉,最後下場悲催

大司農曹嵩的錢袋子很鼓,他拿出不少金銀珠寶賄賂中官(宦官),并且給當時的西園捐了一大筆錢,這才當上了太尉,成為了古代“三公九卿”中“三公”的一員,由此曹嵩的政治生涯也達到了頂峰。

曹嵩的這兩手“絕招”,可謂是環環相套步步為營,先是靠着巴結上司積聚政治資本與錢财,接着不惜錢财一鳴驚人直登高位,不得不讓人感歎“曹氏滿門盡是人才”。

可惜曹嵩最終的命運卻不太好,自己的兒子曹操不老實,在陳留起兵後總是到處征伐,也種下了不少仇恨的種子。眼見着自己的兒子勢力越來越大,曹嵩恐怕惹出是非,于是便想着回到琅琊避禍。

曹操父親曹嵩用兩大“絕”招,當上了太尉,最後下場悲催

興平元年,在琅琊避禍的曹嵩日感危險,又改變主意想投奔曹操,準備含饴弄孫享幾天清福。可就在他帶着兒子曹德行至泰山郡時,跟曹操有私仇的徐州牧陶謙早已趕到,二話不說便将這對父子砍死,算是出了一口惡氣。不過曹嵩也并非白死,起碼給了曹操一個攻打徐州的借口,算是為兒子曹操的霸業鋪了最後一段路。

曹操之是以能夠起兵成事,正是因為曹家龐大的勢力和财力,而這些資本都是曹嵩留給他的,然而這僅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原因,對曹操幫助最大的,還是從曹嵩那裡繼承的經世手段與鬥争智謀,毫不誇張的說,曹操之是以能“起步”成功,百分之八十都是靠曹嵩的“奮鬥”所賜。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曆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