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國雲計算發展呈現三大趨勢

“雲計算發展正呈現出三大趨勢。”在日前舉辦的2016中國通信行業雲計算峰會上,中國通信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新生抛出了這一觀點。他指出,未來5~10年,我國雲計算将向着三個重要方向發展。一是資訊處理的集中化、雲化、網随雲動。二是大資料的發展對雲計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雲計算需要具備擴充性、彈性、資源池化、自助服務、可度量、低成本、按需支付和故障容錯等能力。三是混合雲的發展受到重視,雲端的融合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在技術上這不僅需要一個深度軟體定義的雲計算管理平台,還需要雲和端的良好感覺,同時雲計算技術一定要适應各行各業的應用開發需要,大衆可以通過不同的終端使用豐富的雲端應用。

張新生認為,目前在推進資訊化的過程中,出現了“水井越來越多,煙囪越來越密”的情況, 也就是一個又一個孤島式的it系統的出現。雲計算使得消除這些孤島成為可能,因為雲計算讓it資源變得彈性、可排程、可按需使用。

雲計算發展正在從第二次浪潮走向第三次浪潮。張新生表示,雲計算發展的第一次浪潮是在2006年到2010年,這被認為是雲計算概念的探索期,這個階段全球雲計算主要以公有雲為主,業界主要研究和探索的是計算資源的虛拟化;第二次浪潮是2011年至今,這被認為是雲計算技術的拓展期,私有雲開始興起,傳統it系統逐漸向雲服務遷移,雲計算呈現出快速發展的勢頭。

張新生說,我國雲計算産業生态系統已經初步建立,形成了開源和軟體共同發展的格局,但是仍然缺乏标準,同時企業使用雲服務的積極性還不夠高。他認為,判斷雲計算市場是否成熟主要看企業,隻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願意使用雲服務,同時雲計算企業的實力不斷增強,在開源社群的影響和貢獻不斷增大,才代表雲計算市場具備了成熟度。我國目前和美國等發達市場還具有一定的差距,在看到不足的同時,我們還需要看到未來的發展空間。

對于我國雲計算未來發展,張新生提出了幾點建議,第一要真正做好雲端融合,做好協調管理和善用終端。第二,未來雲計算的發展一定是軟硬體分離的,同時還要做好控制。第三是paas的發展需要面向移動網際網路、大資料、人工智能、服務業以及智慧城市。第四是要用深度的、有能力的軟體提高計算、存儲、網絡、安全等能力。

營運商在發展雲計算上具備優勢。張新生表示,目前營運商在雲計算業務上取得了一定成果,在我國雲計算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放眼未來,資料業務和雲服務将成為營運商業務收入的兩大重要組成部分。不過,“網際網路+”戰略對于營運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營運商未來不能停留在帶寬服務和it資源的出租上,而要緻力于為各行業提供“雲+大資料+idc”的一體化營運和服務。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