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資料精準營銷三部曲

第一步:知己,意味着知道自己産品的定位是什麼,産品賣點是什麼等等。

建構産品标簽+内容标簽。

第二步:知彼,簡單的說就是清楚競争對手的情況、清楚目标使用者的情況。

建構使用者标簽,識别自身競争力,選取切入點。

第三步:作戰,對不同的對象采取不同的政策,直擊痛點,實作轉化。

序言

大資料時代下,企業如何駕馭資料,利用資料驅動、支援決策,是形成差異化競争優勢的關鍵所在。這聽起來不錯,但如何真正落地,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尤其是傳統企業。

對于企業來說,營銷是關鍵的一步,也是資料驅動作用比較顯性的一步,如何通過對資料的采集、處理、分析,洞察使用者需求,精準找到目标使用者群并提供相應的方案,進而實作企業盈利、使用者體驗雙赢,是順應時代大勢。

什麼是精準營銷

大資料精準營銷三部曲

精準營銷的概念是科特勒在05年的時候提出來的,科特勒是現代營銷學之父,他寫的《營銷管理》非常經典。 這個精準營銷的概念是這麼定義的:在精準定位的基礎上,依托現代資訊技術手段建立個性化的顧客溝通服務體系,實作企業可度量的低成本擴張之路。

簡單來說就是:5個合适, 在合适的時間、合适的地點、将合适的産品以合适的方式提供給合适的人。 這就跟我們人際交往中的男女戀愛是比較相似的。必須是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

精準營銷怎麼做

大資料精準營銷三部曲

  營銷三部曲:知己、知彼、作戰

1、 知己

意味着知道自己産品的定位是什麼,産品賣點是什麼等等。建構産品标簽+内容标簽。

2、 知彼

簡單的說就是清楚競争對手的情況、清楚目标使用者的情況。建構使用者标簽,識别自身競争力,選取切入點。

3、 作戰

在這個基礎上,對不同的對象采取不同的政策,直擊痛點,實作轉化。

精準營銷核心:使用者畫像

在對企業自身情況和産品情況分析這個環節,重點就是,可以根據産品特征,定位出我們的目标使用者。接下來,我們就要對目标使用者進行分析。怎麼分析?這就需要對使用者進行畫像。

1. 什麼是用畫像?

大資料精準營銷三部曲

使用者畫像,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一系列簡短、精煉、易識别的語言來描述一個人/物。

比如說,範冰冰,性别:女;職業:演員;年齡:30多歲;婚姻狀态:已婚/未婚;收入情況:高;大家可以從自己關注的角度去了解,這裡就不多說了。

但是要強調一下: 使用者畫像不是一個數學問題,也不是技術問題,實際上是一個業務問題。 關鍵在于我們希望從哪些角度去了解我們的使用者,這個是跟我們的目的相關的。

比如,我們想追求範冰冰,那關注點應該是婚姻情況/戀愛情況,喜歡吃什麼,有什麼愛好;那如果我們是希望給她推薦化妝品,那關注點可能就是,皮膚是不是敏感、油性還是幹性這些了。關鍵還是業務問題,但是 使用者畫像的實作更多是技術問題,主要是給使用者打标簽。

2. 使用者畫像怎麼做?

大資料精準營銷三部曲

這裡的标簽,就是剛才我們提到的觀察的一個角度,比如,性别、年齡、愛好、家庭情況、購買能力等。

具體來講,當為使用者畫像時,需要以下三個步驟:

第一步:資料采集,因為我們使用者畫像是為了了解使用者,是以需要收集使用者所有的資料,主要包括靜态資訊資料、動态資訊資料兩大類,靜态資料就是使用者相對穩定的資訊,如性别、地域、職業、消費等級等,動态資料就是使用者不停變化的行為資訊,如網頁浏覽行為、購買行為等;

第二步:分析這些資料,給使用者打上标簽和指數,标簽代表使用者對該内容有興趣、偏好、需求等,指數代表使用者的興趣程度、需求程度、購買機率等;

最後将這些标簽綜合起來,我們對使用者就有大概的了解了。

3. 使用者畫像怎麼用?

大資料精準營銷三部曲

在完成使用者畫像之後,我們就可以用來精準營銷,當然使用者畫像還有其他的應用場景,比如使用者洞察、個性化推薦之類的應用,或者直接進行資料變現。具體的應用場景需要根據公司、業務的具體情況進行應用場景設計。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