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誕下“雙黃蛋”

作者:澎湃新聞

第7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将于8月31日拉開帷幕,日前主辦方依慣例提前公布了本屆影展終身成就獎得主:法國影星讓-保羅·貝爾蒙多(jean-paul belmondo)與波蘭導演傑西·史考利莫斯基(jerzy skolimowski)。

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誕下“雙黃蛋”

法國影星讓-保羅·貝爾蒙多(jean-paul belmondo)。 視覺中國 資料

兩位人選經由電影節主席阿爾貝托·巴貝拉(alberto barbera)提名,再由以保羅·巴拉塔領銜的威尼斯雙年展主席團拍闆最終決定。同時,主席團宣布,由今屆開始,威尼斯影展今後每年都會頒出兩座終身成就獎金獅,由導演、編劇等電影制作人員和男女演員各居其一。

威尼斯影展終身成就獎最初創立于1970年,首位獲獎者便是《公民凱恩》(citizen kane)導演奧遜·威爾斯(orson welles)。此後,此獎因各種緣故時斷時續,直至上世紀80年代中期才正式成為固定項目。近年來,榮膺這一獎項的有蒂姆·伯頓(tim burton)、吳宇森、馬可·貝羅奇奧(marco bellocchio)、弗朗西斯科·羅西(francesco rosi)、威廉·弗萊德金(william friedkin)、塞爾瑪·舒恩梅克(thelma schoonmaker)、弗雷德裡克·懷斯曼(frederick wiseman)、貝特朗·塔維尼耶(bertrand tavernier)等人,其中除斯科塞斯禦用女剪輯師、邁克爾·鮑威爾(michael powell)的遺孀舒恩梅克外,剩餘均為導演。如今改為“雙黃蛋”模式,增加演員一項,似乎也是為了擴大影展的影響力。

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誕下“雙黃蛋”

年輕時的讓-保羅·貝爾蒙多。

本屆威尼斯影展将于7月28日公布參賽影片名單,目前已宣布鐵定參賽的作品包括“石頭姐”艾瑪·斯通(emma stone)和瑞恩·高斯林(ryan gosling)主演的懷舊歌舞片《愛樂之城》(la la land),而由裘德·洛(jude law)主演、保羅·索倫蒂諾(paolo sorrentino)執導的8集電視劇《年輕教皇》(the young pope)也将在影展上全球首映。

今年的終身成就獎得主讓-保羅·貝爾蒙多1933年4月9日出生于巴黎近郊一個藝術之家,父親是著名雕塑家保羅·貝爾蒙多,母親也從事繪畫等創作。年輕時,貝爾蒙多便熱衷于舞台表演,是法國話劇界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之後,他跨界出演電影,當時還在《電影手冊》雜志任影評人的戈達爾(jean-luc godard)對其演技十分欣賞,于是在自己首度執導長片《斷了氣》(À bout de souffle)時,便力邀貝爾蒙多飾演男主角米歇爾,就此寫下一段法國電影新浪潮的光影傳奇。

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誕下“雙黃蛋”

波蘭導演傑西·史考利莫斯基(jerzy skolimowski)。 視覺中國 資料

戲路寬泛的他既演過黑色電影大師梅爾維爾(jean-pierre melville)的傑作《神父萊昂莫漢神父》(léon morin, prêtre)和特呂弗(françois truffaut)向希區柯克緻敬的懸疑愛情片(la sirène du mississipi)《騙婚記》,也拍過從喜劇片、警匪片到古裝片等諸多類型的主流商業電影。用威尼斯電影節主席阿爾貝托·巴貝拉的話來說,“他擁有一張迷人的臉龐,有着讓人無法抗拒的魅力和異乎尋常的表演多樣性,憑借這些優勢,貝爾蒙多飾演了劇情片、冒險片甚至是喜劇片中各種各樣的人物,令他成為一位全方位的電影明星,受到各路導演與各種電影類型的尊敬。”

上世紀80年代中期,由貝爾蒙多領銜主演的多部法國電影作為譯制片引入國内,《王中王》(l'as des as)、《亂世冤家》(les mariés de l'an deux)、《恐怖籠罩城市》(peur sur la ville)和《陰謀的代價》(professionnel, le)等片讓當時的中國觀衆看得如癡如醉,貝爾蒙多也成為繼阿蘭·德龍(alain delon)後又一位在神州大地家喻戶曉的法蘭西影星。

從影60年來,貝爾蒙多已演過各類影視作品近百部,2011年,戛納電影節曾授予他終身成就獎。2015年,年逾八旬的貝爾蒙多宣布徹底息影。

而今年的另一位終身成績獎得主傑西·史考利莫斯基于1938年5月5日出生在波蘭洛茲,從小便經曆戰亂之苦,從事建築設計的父親因為參加抵抗運動早早死在納粹手中;這些成長經驗日後也都反映在他的作品與世界觀之中。長大後,史考利莫斯基入讀著名的洛茲國家電影學院,結識了瓦伊達(andrzej wajda)等一大批志同道合者。1962年,年長五歲的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拍攝的處女作《水中刀》(knife in the water)的劇本便出自史考利莫斯基之手。

他自編自導多部優秀作品,1967年時還憑借《出發》(le depart)榮膺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此後,他因新片被禁而告别祖國,定居倫敦,與吉米·亨德裡克斯(jimi hendrix)做起了鄰居。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史考利莫斯基自編自導了《早春》(deep end)《死神的呼喚》(the shout)、《月光》(moonlight)、《燈船》(the lightship)等作品,也是歐洲三大電影節的常客。但時至今日,對于年輕觀衆來說,他的這些佳作已蒙塵,倒是2012年客串出演《複仇者聯盟》(the avengers)裡拷打“黑寡婦”的俄國将軍一角,讓人記憶猶新。

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誕下“雙黃蛋”

《複仇者聯盟》中的傑西·史考利莫斯基。

近年來,史考利莫斯基已回到祖國波蘭定居,先後拍攝了《與安娜的四個夜晚》(four nights with anna)、《必要的殺戮》(essential killing)和《11分鐘》(11 minutes)三部作品,依舊保持了強烈的個人印迹和挑戰自我的年輕心态。威尼斯電影節主席阿爾貝托·巴貝拉對他的評價是:“上世紀60年代,法國電影新浪潮風起雲湧,現代電影就此誕生,而史考利莫斯基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同一時期在波蘭出現的新電影運動裡,貢獻最多的便是他與羅曼·波蘭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