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思訓唐代著名書畫家,我國繪畫史上“金碧山水”畫科創始人

作者:藝術檔案網
李思訓(651年-716年,一作648年-713年),字建睍,一作建景,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人,唐代傑出畫家。唐朝宗室,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王李叔良之孫,原州都督府長史李孝斌之子,奸相李林甫的伯父。以戰功聞名于時,唐玄宗時期晉封彭國公,卒後追贈秦州都督。曾任過右武衛大将軍,世稱"大李将軍"。
明代董其昌推其為山水畫"北宗"之祖。此派的山水風格,在初唐的章懷太子墓和懿德太子墓壁畫中亦可看到。

李思訓《江帆樓閣圖》▼

李思訓唐代著名書畫家,我國繪畫史上“金碧山水”畫科創始人

說到李思訓首先想到的肯定不是畫家,李思訓是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王李叔良之孫,原州都督府長史李孝斌之子,著名宰相李林甫的伯父,唐高宗時任揚州江都令。武則天執政時殺戮李姓宗室,他棄官隐匿了起來,直至唐中宗李顯神龍元年才公開露面,此時已年過半百。因為李思訓是幸存不多的李唐正宗,是以直接被授予宗正卿,封隴西郡公,實封二百戶。唐玄宗開元初,李思訓被授予左羽林大将軍,晉封彭國公,加實封二百戶,不久又任右武衛大将軍。開元六年卒,贈秦州都督,陪葬橋陵。因其地位顯赫,戰功顯著,書法家李邕為他寫了一個著名碑文《雲麾将軍李思訓碑》。

李邕《雲麾将軍李思訓碑》▼

李思訓唐代著名書畫家,我國繪畫史上“金碧山水”畫科創始人

李思訓不僅是唐代著名書畫家,也是我國繪畫史上“金碧山水”或“青綠山水”這一畫科的創始人,但居然被董其昌“貶為”“北宗”之首。李思訓善畫山水、樓閣、佛道、花木、鳥獸,尤以金碧山水著稱。其山水畫主要師承隋代畫家展子虔的青綠山水畫風,并加以發展,形成意境隽永奇偉、用筆遒勁、風骨峻峭、色澤勻淨而典雅,具有裝飾味的工整富麗的金碧山水畫風格。在創作上,李思訓除了取材實景,多描繪富麗堂皇的宮殿樓閣和奇異秀麗的自然山川外,還結合神仙題材,創造出一種理想的山水畫境界,為五代和北宋時期的山水畫奠定了基礎。其作品均散佚。《宣和書譜》記載尚有《山屆四皓》《春山圖》《海天落照圖》《江山漁樂》《群山茂林》等十七幅,《九成宮纨扇圖》。

傳李思訓《懸圃春深圖》▼

李思訓唐代著名書畫家,我國繪畫史上“金碧山水”畫科創始人

流傳至今的《江帆樓閣圖》據記載是他的作品,但現仍存有争議。《江帆樓閣圖》,絹本,縱101.9厘米,橫54.7厘米,青綠設色,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後世一般認為《江帆樓閣圖》是他的傳世之作,而《明皇幸蜀圖》則是他的兒子李昭道的扛鼎之作。在《江帆樓閣圖》中 ,作者以工整細緻的手法 , 描繪了嘉陵江春天松嶺掩映,碧廊曲折,長天遼闊,江水浩淼的秀麗景色 , 畫面極 富立體感和裝飾性。而《明皇幸蜀圖》表現的則是唐明皇于安史之亂時,倉皇逃離長安,入蜀避難而艱難行于蜀道的情景。畫面同樣青綠設色,明麗典雅,山勢突兀奇峻,白雲缥缈峰端,帝王嫔妃,跋涉其間,人困馬乏,窘态盡現。

李昭道《明皇幸蜀圖》▼

李思訓唐代著名書畫家,我國繪畫史上“金碧山水”畫科創始人

不知道董其昌是否看到過更多李思訓父子的真迹,如果僅憑李思訓父子這兩件作品,董其昌居然能夠把他們父子劃為北宗,并封為北宗之祖,特别是與南宗之祖王維的作品比(王維的傳世作品在董其昌那個年代應該也沒有真迹可看),有點不可思議。董其昌的理論根據是認為南宗是文人之畫,而北宗是行家畫,崇南貶北,提倡文人畫的南宗,貶抑行家畫的北宗。這個我覺得有道理,但僅憑這幾件作品就對畫家“南北宗”的認定和劃分是否有失公允。

淵廬作品欣賞

李思訓唐代著名書畫家,我國繪畫史上“金碧山水”畫科創始人

《複翁筆意》

淵廬話畫

汪淵,字淵之,号小廬、淵廬,藏家,書畫評論家

李思訓唐代著名書畫家,我國繪畫史上“金碧山水”畫科創始人

往期回顧:

「第八十一期」其實所有的天才屁股後面無不崛起一幫“蠢才”

淵廬話畫「第八十期」清朝“體制内”最重要的畫家——董邦達

繼續閱讀